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29 02:59:39
導語:小學數學創新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教育的發展中,我們不需要書呆子,我們需要的是創新。因此,創新教育已經成了目前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小學生的大腦還是處于發育起點,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非常強的,想要為以后多培養優秀人才就要從現在開始訓練,為此提出了以下幾點問題以及改善的措施。
關鍵詞:創新教育;學習能力;創新精神
在教學中,學生可以是主體,但不能讓學生占為主導地位,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避免直接左右學生的決定,而應該適時地加以引導。
在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還沒有意識到學生具有創新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在傳統教學的影響下,教師認為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把課講完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學生是否能夠接受[1]。他們以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完全和教學模式沒有關系,把所有責任都推向學生,覺得是學生上課思想不集中,下課不認真寫作業的原因造成的,從來不在自身上尋找原因。因此,想要把以前的傳統教學模式轉換成創新教育,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以下就是對課堂教學方法創新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目標不明確,太過于盲目
大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照抄照搬的給學生講解課本上的知識,讓學生的思維被局限在書本上,或者是老師的想法里面,教師從來不考慮如何去傾聽學生的想法[2]。大多教師都是以命令的口吻去告訴學生,這個你必須給我記住,那個你必須掌握,學生也就只有靠死記硬背的方法去記住,根本沒有掌握到學習的方法,這樣不但不會提高學生成績,還會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厭惡感。
2、教學方式太過單一,毫無創新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不能讓學生當一個很好的聽眾,從來不問學生有沒有聽懂,有沒有什么疑問,恨不得一口氣把所有知識全部裝進學生的大腦里。這樣不但不會提高教學質量,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學生對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厭倦了,他們已經不愿意只當一個聽眾,更多的時候是想當一個提問人[3]。每天上課所灌輸的知識還沒有消化完,下課又被堆積如山的作業壓的喘不過氣來,這樣不但會打擊到學生的積極性,還會抑制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擴,因為學生除了去應付這些作業之外,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擴散自己的思維,只會應付差事罷了。
3、師生之間溝通太少
很多教師都只在乎一個數學答案,也就是只在乎結果不在乎過程,從來不會詢問你這個答案是怎么來的[4]。教師根本不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不會的題寧愿去抄同學的,也不愿意去問老師解題的思路或是過程。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從而出現隔閡,這樣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淡,創新精神也就不復存在了,那又何來的創新教育呢?4、對數學沒興趣,沒有創新意識數學本來就很枯燥,對于初次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來說,那更是無聊。完全沒有任何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數學也只不過是完成學習任務而已,對于數學完全沒有興趣,更不要說是創新意識了[5]。這樣很難讓創新教育在教學中展開。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實施的措施
1、明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不能一味的照抄照搬,要結合課本的知識,然后根據自己的所學的創新教育觀念,把兩者合理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時就不僅僅是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了。例如:10的22倍是多少?如果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去解出這道題,那么可能有學生真的會在本子上列出一長串的加法算式,這時教師就應該讓學生發揮他們的創新精神,用最簡便的方法計算出這道題。這樣讓學生在思考中去得出答案,刺激他們的腦細胞,讓他們對數學慢慢的產生興趣。
2、改革教學方法,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隨著教育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雖然沒有被淘汰,但是已經開始慢慢的替換他的陳舊性。教師在教學上不能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這樣不但會阻礙小學數學的發展,還會讓學生的創新能力被遏制。只有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才有可能為創新教育工作的展開奠定基礎[6]。教師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教育方式。例如:教師提問12個14相加的的和是多少?算是怎么列?這時學生就應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才更簡便。教師也可以給予一定的提示,然后讓學生上黑板列出算式,12個14相加,可以列出算式:12×14=168《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
3、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除了教師的正確引導之外,其次就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一個無拘無束的學習環境,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無止境的去思考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7]。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教師不能一口就否定,這樣很容易打擊到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修改錯誤。
三、結論
數學雖然是一門不那么被學生待見的學科,但是數學也有很多的樂趣。只有依靠教師的創新教育模式來改變學生對數學的厭惡感,數學不僅僅是學習簡單的加減乘除或是一些計算公式,更多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自己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學會舉一反三,這樣不管在遇到什么方面的難題時,學生都能主動的去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雖然創新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中還存在這很大的問題,但是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教師積極的更換自己的教學方式,合理的引導學生,給學生創建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多提問,只有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疑問,教師才能更好的找到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方式,雖然這過程很辛苦很復雜,但是給創新教育方式的實施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從而讓我國的小學數學質量得到相應的保證。
作者:魏亮明 單位:重慶市榮昌區雙河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季加良.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2007,01:437-440.
[2]陳保睿.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06:70-71.
[3]郭春堂.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初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
[4]楊薇.韋特海默的數學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5]王婷.基于教育游戲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寧夏大學,2015.
[6]李美玲.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的調查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5.
- 上一篇:小學音樂創新教育研究論文
- 下一篇:小學信息技術生本教育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