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在小學數學的應用
時間:2022-03-03 09:36:39
導語:創新教育在小學數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小學數學教學中針對素質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推行創新教育理念,落實創新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新階段數學教育的主方向。創新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培養孩子形成獨特的數學思維,使其具備一定的數學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成為勤學善思、力求上進、個性鮮明的新時代英才。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積極推行創新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近年來一直從事小學數學一線教學工作,特別關注創新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學實踐中非常注重創新教育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一、創新教育的現實意義
創新意識是指在人的思維活動中,針對客觀事物的不斷變化,內心產生的強烈改變客觀事物現狀的精神欲望。創新教育是指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注重創新、追求創新和以進行創新為目標的現代教育理念,具體來講就是要通過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培養孩子形成獨特的數學思維,具備一定的數學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成為勤學善思、力求上進、個性鮮明的新時代英才。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推行創新教育理念,落實創新教育要求,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思想,踐行素質教育理念,提升實踐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二、創新教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思考
(一)巧妙設置懸念、激發創新興趣
人們常講“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學生對某一學科的深入學習常常是從初步的興趣開始的,興趣產生欲望,欲望激發動力,動力產生探索,探索促進成功,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才能激發孩子們內在的學習動力,隨著學習的不斷進步,孩子們在一步一步地成功中,逐漸體會到數學的奧妙所在,體味到成功的喜悅。那么如何才能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悅,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體會到要想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巧妙設置懸念,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立足教材內容,巧妙設計教學方案,改進授課形式,關注導入方式,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全面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和深層次的求知欲望,讓孩子們帶著好奇心來學習,帶著疑問去逐步探索。其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抽象難懂的數學推理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孩子們,使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全面掌握章節重點內容。例如,筆者在小學高年級“圖形的面積”教學中就通過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形象地展示了“割補法”的推理過程和應用實例,通過在關鍵處巧妙設置疑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勇于進行探索,積極應用實踐,才能全面激發孩子們的創新興趣。
(二)學習貴在有疑、引導創新教育
人們常講“學習貴在有疑,進步源于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疑問才能有思考,有思考方能促進學習的進一步深入,才能對所學知識有所感悟,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對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優良品質至關重要。在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中,筆者體會到要想使學生勤學善問,培養學貴有疑的良好品質,教者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例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俯下身子和學生建立平等友愛的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耐心傾聽學生的意見,在教學實踐中改變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巧妙發問,把課堂實實在在地交給學生,教者只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引路人和組織者,鼓勵孩子們大膽進行質疑、巧妙進行發問、小心探索求證、勇于實踐應用。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促進了創新教育理念的踐行。
(三)積極進行引導、拓展數學思維
巧妙設置疑問是教師激發學生數學興趣、開發學生智力、培養數學思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生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在此過程中,教師可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拓展,使其建立自己的數學基本認知,逐步補充完善的知識體系。例如,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引導,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一是逐步引導。在小學四年級“四邊形的性質”部分學習時,采用逐步遞進、慢慢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設問的:四邊形有哪些基本特點?生活中常見的四邊形有哪些?平行四邊形是否完全具有四邊形的特點?平行四邊形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不同?讓學生自己去思索、去比較,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了章節知識的正向遷移;二是以疑激思。例如,在小學六年級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問題的實踐應用環節中,在教學實踐中分層設置這樣的問題:題干中有哪些有用的基本信息?題目中的未知量是什么?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如何找到題目中存在的等量關系?通過以疑激思的模式,引導學生正確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通過巧妙的提問,逐步遞進的引導,以疑問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線性的活躍狀態,全體學生都處于積極思考的境界之中。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挑選難易不同的問題,進行分層提問。通過巧妙設疑拓展思維,學生很快掌握了章節的基本內容,有效突破了學習難點,在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這些難點又逐漸成為孩子們學習的“亮點”。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時,學生的數學基礎得到鞏固,思維得到拓展,創新意識得到增強,運用數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通過精講巧練、夯實創新基礎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不能脫離基礎知識的鞏固。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章節內容的“精講巧練”,“精講”的目的在于用有效的時間,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高效率的掌握章節基本內容,“精講”是厚積薄發的基礎。“巧練”是學生由淺到深熟能生巧逐步提升的過程,“巧練”模式突破了以往多講多練題海戰術的弊端,“講”和“練”的效果得到了提高和深華,教師通過精要知識點的講解,指導學生通過典型例題的練習,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數學課堂,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逐漸勤學善思,孕育了數學創新精神的生成。例如,筆者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的教學中,就非常注重通過“精講巧練”來夯實學習基礎,提高綜合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基本知識點的講解之后,對知識點和解題技巧進行“精講”,不要求學生做過多的題海練習,而是選擇典型例題讓學生練在關鍵之處,對“多講多練”的教學形式進行徹底革新,讓學生“巧練”教師精心選擇的典型例題,在控制數量的前提下,使質量和效果得到了更高層次的提升。通過立足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緊扣章節要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適量練習,使學生找準了解題的最佳突破口,取得了舉一反三以少勝多的學習效果,從而全面達到通過“精講”降低教師工作強度,通過“巧練”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提升課堂效率,夯實學生創新基礎,成功構建高效課堂的多贏局面。
三、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生成創新意識的搖籃,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把數學課堂變成創新教育的主陣地,補齊創新教育的短板,踐行生本理念,更新教育教學手段,讓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動手、主動探索,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呵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逐步樹立創新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者:劉宏偉
- 上一篇:初中語文整體閱讀教學探討
- 下一篇: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運用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