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

時間:2022-10-20 04:30:37

導語: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

摘要: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因此,大學生創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完善大學生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強化管理制度,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培養出全新型的創業復合人才。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教育模式

最近幾年,我國對于大學生創業型復合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了,很多學校已經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進行積極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完善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利用各種創業活動促進創業教育,形成全新的教育模式,培養復合型人才。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觀念教育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個全新的理念教育,更是一種素質教育。創業觀念教育不是立竿見效,需要循序漸進,是長期教育的過程。只有將創業觀念深入到每個大學生的意識當中,才能對大學生創業有實質性的幫助。

(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

當今社會,大學生只擁有創業想法是無法取得成功的,必須具備應有的專業素質。比如:創業技能、創業專業知識、基本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團隊協調和團隊管理的能力等等。由于大學生是高端人才,所從事的創業行業是高新技術產業,也就是說,大學生必須掌握非常專業的技術,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加上創業的原動力,才能在創業之路上展現頭角。創業是一項團隊合作的工程,單純的依靠某個人是不能創業成功的,需要團隊中每個人分工合作,目標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三)實踐教育

大學生創業教育需要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才能發揮真正的用途。學校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與企業合作建設實踐基地,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安排有經驗的老師給予指導,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的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模式

(一)課程管理

課程管理是大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我國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這方面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急需建立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在大學4年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按照3個層次設置課程,主要包括:第一個層次,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的課程體系,在大學4年教育中,將這項素質貫穿其中;第二個層次,對于有很強意愿、有很強潛力的學生,開設專門的課程,為他們講解各種實際案例,提升他們專業技術水平;第三個層次,設計各種實踐課程,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他們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這三個層次相互關聯、相輔相成,以培養學生素質為基本,以專業知識為指導,實踐作為媒介,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為他們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教育質量最主要的任務。創業培養模式主要有幾種:第一種,縱向擴展型模式,安排專業的技術課程、經濟管理課程,使學生能夠全方位的掌握專業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第二種,橫向擴寬型模式,開設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擴寬學生的專業面,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第三種,基礎加模塊模式,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社會的需求選擇自己未來創業的方向。通過教學模式的變革,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創業型的綜合人才。

(三)完善管理模式

很多學校對于創業教育管理模式是在社會相關力量的扶持下,依靠校內不同系統的緊密合作,形成了高效優質的服務和管理體系,對不同時期進行全程跟蹤和精細化管理。在籌備期,訓練學生的基本品質、精神和能力,完善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創業初期,為大學生提供各種政策和技術上的支持,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引導他們循序漸進走向成功;在中期,幫助他們做好全程的跟蹤和服務,引導他們成長,幫助他們賺取經驗,形成自我成長的模式。

三、為大學生營造創業文化和環境

(一)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環境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其教育模式不僅需要學校的支持,也需要社會、政府共同的支持,才能取得想要的結果。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處在初級階段,仍然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幫助大學生面對困難,降低風險。因此,政府可以對他們給予支持、鼓勵,完善自身的權限,使他們成為當代大學生創業的主體。有效的規范大學生創業,提供給他們擔保基金、小額貸款;規范他們審批手段,簡化審批過程;開辟新的通路,避免亂收費現象的出現,維護他們自身的合法權益;完善市場經濟法制的環境,使他們擁有公平競爭的平臺。很多成功人士和政府人員可以組成一支專家咨詢談對,提供各種咨詢活動,為他們提供咨詢幫助,形成一種以政府為引導者,高校為啟蒙者,社會為重要參與者的創業體系。

(二)加強學校文化建設

高校形成大學生創業的氛圍,設立大學生創業指導機構,引導大學生做全方位的統籌。創業指導機構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些鍛煉的機會,比如:承擔社團的管理工作,大學生創業的信息,為大學生提供考核的工作。創業指導機構作為學校和外界社會連接的渠道,與當地社會緊密聯系,爭取相應的優惠政策和信息,提供各種政策支持。創業指導機構搭建交流平臺,建立學生團體,舉辦各種交流報告會,形成良性的學習氛圍;加強創業教育的宣傳工作,推廣成功人士的各項經驗,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四、總結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項長遠的任務,需要培養全能型的人才,需要循序漸進,才能取得成功。高校推出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需要政府、社會和企業共同的支持,同時,遵循學校自身的發展需求,不斷的探索創業教育模式,建立符合當代社會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培養大學生創業型新人才。

作者:賈晶 單位:長春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童力,王雄.淺談大學生創業教育[J].寧夏社會科學,2008(05).

[2]曹劍輝,周合并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J].21世紀實驗與創新,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