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狀況淺析
時間:2022-01-20 11:39:15
導語:大學生就業狀況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主要的問題及產生原因
1.待遇低,流動性大。雖然從連續的4年就業統計數據來看,就業率的總體趨勢是增加的,但是從畢業學生反饋的調查問卷顯示:學生普遍反映就業待遇偏低,穩定性不高。這是由于黑龍江省用人單位提供的就業崗位薪酬偏低,處于全國下游水平。由于在企業供職的大學生在各項社會保障待遇上缺乏保障,導致了人員流動快,既不利于企業發展,也影響大學生們的就業態度。此外,黑龍江省的地理位置也是制約大學生就業選擇的重要因素。在就業地域的選擇上,33%的學生選擇沿海地區,18%的學生選擇北京、上海等直轄市,僅有5%的學生選擇到我國中西部地區就業。因此,本省大量的優秀畢業生背井離鄉去省外就業,而省外的畢業生卻極少來我省就業,這種人才外流的局面,已存在多年。不僅造成了地方的人才匱乏,也制約了地方的經濟發展。2.就業與專業的關聯度分布不均。從總體來看,工科類和服務業類專業就業形勢較好,此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與專業的關聯度優于文科類和財經類專業的畢業生。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幾方面。一方面是專業的供需不平衡。從目前看,在學科專業上,社會對通訊、電子、土建、自動化、機械、醫藥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旺盛,而對哲學、社會學、經濟學、藝術、體育等專業的畢業生需求較少。在學歷層次上,博士、碩士供不應求,本科供需大體持平,而專科(高職)畢業生卻是明顯的供大于求。另一方面,目前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專業設置、教學模式及課程設置上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此外,由于招生的計劃及專業的設置與社會的需求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致使各專業的需求量相差懸殊。例如高校畢業生中的社會工作、音樂表演、朝鮮語、公告安全管理、運動訓練等專業就業率最低,連續4年的就業率均不超過7%,就業形勢嚴峻。這是導致大學生就業與專業的關聯度部匹配的深層原因。這也同時會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進而影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3.用人單位滿意度不高。被調研的162家企業中的17家表示畢業生質量下降、水平降低,不能勝任工作崗位。從用人單位反饋的調查問卷顯示:對所招畢業生比較滿意的單位占了49.5%,但“一般滿意”的占了相當大一部分,比例為38.8%,比較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比例為4.1%,該數字表明仍然有四成多的用人單位對所招的應屆畢業生評價一般。這主要是由于用人單位與大學生之間存在嚴重的需求矛盾: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最缺乏的素質是實干精神、專業水平、人際溝通。而大學生自我評價認為所缺乏的是英語、計算機和專業水平。另外,職業道德也是用人單位較多提及的一方面。近年來“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逐漸被廣大大學生所接受,部分的大學畢業生契約意識薄弱,頻繁“跳槽”,另外,畢業生缺乏在基層實干的精神、違約現象、誠信現象也是導致用人單位對近年所招應屆畢業生滿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對策建議
大學生就業需要多方面的資源整合。這需要充分發揮教育部門指導、協調和服務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的就業態度;鼓勵畢業生主動面向基層就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對有創業意愿的學生提供項目引導、技能培訓、專家指導、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服務和扶持,組織創業實踐,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此外,更要不斷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督促各高校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豐富多樣的網上招聘活動;引導高校加強就業市場建設,依托企業資源、行業資源和校友資源建立穩定的省內外就業基地和工作網絡;堅持“重點關注、重點推薦、重點服務”的原則,建立困難畢業生等特殊群體就業數據庫,安排專人負責,有針對性地開展“一對一”幫扶;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相對穩定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
作者:王戈張世明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 上一篇:財政局依法理財安排意見
- 下一篇:財政局支部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