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癮的危害與策略探索

時間:2022-09-19 11:31:00

導語:大學生網癮的危害與策略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網癮的危害與策略探索

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在給人們溝通信息

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讓一些人受到極大的傷害。在大學校園內,互聯網已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徑。但部分大學生上網成癮,不僅對其身心的健康、正常的學習、人格的發展等產生了極大的危害,而且對學校的學風、校風的建設以及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大學生網絡成癮已經成為當前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網絡成癮對大學生危害的主要表現

1.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據研究,網絡游戲的畫面是上下左右跳躍式的,變化十分迅速,玩游戲的人長時間盯著屏幕就會使眼睛過度疲勞,患網絡成癮癥的大學生極易患眼科疾病,輕者引起近視,重者導致視網膜脫落;同時,不斷地操作鍵盤和鼠標,也會給手帶來患肌腱炎的可能;而久坐于計算機前,重復、機械的運動和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及全身不適,并可引起以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為多發部位的關節無菌性炎癥。可見,網絡成癮對大學生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2.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習

部分大學生由于長期沉溺于網絡,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受網絡中不良信息的影響,導致他們喪失學習目標,學習興趣下降,頻繁遲到、早退、逃課,因此而學習成績下降,多門課程不及格,畢業時拿不到學位證、甚至無法畢業的學生比比皆是。據統計,在考試科目數門不及格的大學生中,因沉迷于網絡而導致成績急速下降的幾乎占80%,網絡成癮已經成為摧殘大學生的罪魁禍首。

3.大學生人際關系嚴重惡化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不善于與人溝通,如果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與人交流就會更加缺乏人際交往能力。患有網絡成癮癥的學生一般都會產生與老師、同學的交往障礙,與家長產生較深的“代溝”問題。另外這部分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在人際互動中常表現為不尊重他人、以自我為中心、過于功利、過于依賴、妒忌心強、自卑、有敵意、偏激、退縮、不合群等等,甚至產生自閉傾向,并有可能埋下人生悲劇的種子。

4.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導致人格異化

長期迷戀網絡游戲的大學生在心理上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其主要表現是:首先,長時間玩游戲之后會產生幻覺,注意力下降,反應能力變差,影響智力發展,影響學習,如果過不了某一關,在心理上還會產生焦慮情緒;其次,大學生玩網絡游戲成癮后,一旦停止網絡游戲活動,便無心做其他事情,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記憶減退,食欲不振,形成精神依賴和相應的生理反應;第三,網絡游戲成癮還會使大學生變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長的信任,人格發生明顯改變。

5.不良網絡信息誘發大學生犯罪活動

網絡是個信息寶庫,但也充斥很多黃色信息、暴力信息等垃圾信息。據有關專家調查,網上的非學術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而接觸過黃色信息的大學生90%以上有性犯罪動機或行為。這些不良信息嚴重污染了大學生的思想,導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道德感弱化,甚至扭曲了大學生的心靈,誘發了大學生網絡犯罪。另外,一些大學生受游戲的影響,

誤認為通過傷害他人而達到自己目的的方式合情合理。一旦形成了這種錯誤觀點,就會不擇手段,欺詐、偷盜甚至對他人施暴。目前,因為網絡成癮而引發的道德失范、行為越軌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

二、防治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對策

1.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構建心靈“防火墻”

1加強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自律能力、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他們建立起心靈“防火墻”,完善其人格。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更好地利用網絡便利的功能,抵御網絡的各種不良信息的侵害。

2加強網絡安全及案例教育,把沉迷于網絡游戲、無節制上網聊天所帶來的危害,通過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展現給他們,特別是有網絡成癮傾向及已患有網絡成癮的學生,讓他們從思想深處認識到網絡成癮的嚴重后果,盡早改變這一不良行為,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專業學習中去。

3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對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要及時進行網絡知識教育和網絡道德規范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使他們正確區分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能夠在發生心理沖突時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平時,利用報刊、網站等宣傳陣地提醒學生要規范上網行為,通過邀請專家作主題講座、舉辦漫畫展、張貼警示語、播放教育影片等活動,使學生意識到過度上網的危害,時刻提醒學生要合理安排上網時間。

2.重視對網絡成癮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心理調適和咨詢活動

1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對大學生上網心理、網絡人際交往的心理特征、網絡性心理障礙等網絡心理問題的研究,培養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自我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適應和扮演能力,學會正確地處理網絡世界和現實社會的各種關系。

2在學校里全面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咨詢和輔導,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心理咨詢室和心理檔案的建設工作,在充分利用傳統的門診、電話、信函、現場等咨詢方式的同時,大力開展網上心理咨詢,引導大學生學會調整不良交際情感,要提升大學生的情感境界,維護其心理健康。

3學校心理健康中心應加強對網絡成癮問題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幫助,對個別陷入網絡太深的同學,應注意采用個別輔導的方式對其進行循序漸進的心理疏導、治療。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前必須充分了解原因,對癥下藥。輔導員要認真傾聽學生的訴說,通過談話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情況,當學生能夠把自己沉迷于網絡的原因訴說出來的時候,他也會對自己上網的行為有所醒悟。學生傾訴的過程也是自我醒悟、自我教育的過程。對已經產生網絡成癮綜合征、情感冷漠癥等嚴重問題的大學生,則應該請專家做行為治療,必要時配合適當的藥物控制,避免產生更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傷害。

3.加強對自控能力較差的大學生的教育引導

網絡成癮的大學生往往自制力差,學習基礎薄弱,性格內向,不善于和別人進行交流溝通。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和學生家長要配合起來主動干預,加強對網絡成癮者的教育引導。

1建立家長陪讀制度,對于自制力差的網絡成癮者,學校要和學生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溝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家長在校陪讀。家長要幫助網絡成癮的學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幫助其制訂學習計劃,監督其學習過程,使其學習生活逐漸轉變到正常軌道上來。

2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作用。針對經常出入網吧的學生,學院可以安排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班干部對他進行監督,以“一幫一”或“多幫一”的形式,進行幫帶。如陪同他自習,給他做必要的輔導,同時可督促其按時休息、按時上課,在學生中盡量營造一種團結互助的氛圍,做到以情動人。另一方面,班干部可在班級活動中有意識地給其安排一些任務,積極帶動其參加班級活動,使其增強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逐漸融于班集體。

3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大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條件讓學生展示才能,把學生的興趣吸引到健康向上的活動中來。通過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教育和引導,教會他們正確認識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人際交往的樂趣,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幫助他們克服壓力,正確面對挫折和挑戰,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4.加強網絡的法制化管理,建立網上監察機制

1通過加大網絡立法力度、完善法規來治理網吧經營秩序混亂的問題。提高網站主持人、軟件生產商、網頁制作人的社會責任感,凈化網絡環境。對違反法規、提供不良信息網站和網頁的,要依法嚴懲。要逐步建立網上信用制度,增強大學生網上交際的責任感、安全感。有關技術部門應承擔起保護青少年的重大職責,要利用技術力量,加強對網上不良信息的過濾,對網上不良交際渠道進行封堵,為大學生輸送科學、正確、健康的信息,規范網絡市場,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

2健全網絡游戲行業的協會組織,規范網絡游戲企業行為,使網絡游戲企業依法經營。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對可能誘發網絡游戲成癮癥的游戲規則進行技術改造。同時,開發網絡游戲產品身份認證和識別系統軟件,對其中依靠PK來提高級別的游戲應當通過身份認證登陸,實行實名游戲制度。

3加強校園網絡的監督與管理。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大學生進行網絡活動的地點逐漸由校外網吧轉向學生宿舍。加強校園網絡監督和管理,是干預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利用技術手段,在網關處對非法數據包(如游戲網站、色情網站、暴力網站以及反動網站發送的數據包或者從這些網站接收的數據包進行屏蔽,不斷凈化網絡環境,將IP地址和網卡MAC地址綁定,對訪問非法網站的計算機進行準確定位,加強對大學生瀏覽網絡信息的監管,對瀏覽、觀看、傳播不健康信息的學生進行警告,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另一方面,學校要出臺校園網絡管理相關規定,倡議低年級學生在學習基礎課階段不要購買電腦,引導高年級學生合理、文明使用網絡,增強大學生上網的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規范網絡秩序,嚴肅網絡紀律。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網絡成癮給當代大學生所造成的危害。但我們相信,只要正確地認識網絡、對待網絡,科學構建適應網絡化時代教育的新模式和新管理體制,大學生一定能自覺抵制有害的網絡信息,消除網癮,以良好的姿態去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