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鋼琴教學現狀及發展策略
時間:2022-02-06 10:49:11
導語:高師鋼琴教學現狀及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師鋼琴教育學的培養目標是為基層學習培養合格的音樂師資,在經歷了二十余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它與專業院系在諸多方面存在差異。隨著高校鋼琴教學的不斷發展,我們必須積極探索一種更加符合自身發展的全新教學模式,既遵循高師學科發展的內在規律,又要與高師鋼琴教學培養目標緊緊相扣,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
關鍵詞:鋼琴教學;現狀分析;發展策略
一、高師鋼琴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水平方面。隨著國家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高等師范學院音樂專業的招生比例也大幅度提升,在這種語境下,學生的背景必然存在者差異,因此在鋼琴演奏技術上也存在差異。高師的鋼琴課程分為兩類,一類是鋼琴主修,一類是鋼琴輔修,鋼琴作為主修的學生具有較為扎實的鋼琴技能功底,并且將鋼琴演奏定位其學習的發展方向,輔修的學生主要設計到學習聲樂與器樂專業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前并沒有進行系統的鋼琴技能學習,因而鋼琴功底相對比較薄弱。由此可見,這些學生都要對鋼琴技能進行學習,從現實角度來看,在鋼琴教學中將要解決的問題顯然也不一樣,教師只有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汆子的不同程度的問題,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
(二)教學形式方面。現代教學論認為:“人的發展最高目標就是主體性的發展。”也就是說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教學認識活動與教育實踐的主體,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具有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但在現實中,鋼琴教學并不能向現代教學論那樣得以實施,并且運用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授課。現如今有效的解決學生創造性的學習策略問題,以及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與教師共同合作進行教學難點的客服等問題,有待我們認真的思考與解決。
(三)課程設置方面。高師鋼琴教學在課程設置方面,主要體現的問題是音樂理論與鋼琴演奏實踐之間缺乏關聯性,換言之,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側重與演奏技巧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對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高師對鋼琴教學內容的設置中并沒有太多涉及鋼琴藝術史等方面的知識,沒有理論知識作為積淀,因此影響了學生在修養方面的欠缺,導致鋼琴的演奏技巧不能與理論完美結合,從而影響了學生對鋼琴的深入學習。
二、完善高師鋼琴教學的建議
(一)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高師的多數的學生在學習鋼琴后出現“能彈不能伴”的現象,雖然伴奏是音樂作品的有機構成部分,但在現實教學中其教學效果并不樂觀。正確處理好鋼琴基礎教學與伴奏教學之間的關系一直不容忽視,因此要跟家注重提升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鋼琴教師在確保學生掌握較好的演奏能力的時候,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伴奏方面的技能,正確的處理好鋼琴技巧學習與伴奏教學的關系,進而有效的保證鋼琴教學的質量。與此同時要讓學生學習并掌握與鋼琴相關的理論知識。
(二)豐富課程內容。首先要拓展教學視野,在教學過程中豐富和充實教學內容,可以引入巴洛克時期其他重要作曲家的優秀作品,以及將二十世紀的鋼琴作品安排到鋼琴學習內容中。其次要增加合作內同,將四手聯彈、雙鋼琴引入鋼琴學習中,還可以將室內樂、鋼琴協奏曲等形式填充到鋼琴教學中。第三可以逐步建立鋼琴藝術資料數據庫,借助信息技術廣泛的收集、整理、調用現有的一切資源,將鋼琴教學內同制作出形式各樣的電腦文件,逐步形成和建立起鋼琴藝術資料數據庫。
(三)加強教材建設。首先教材應具有師范性特點,應與招收學生的實際水平相匹配,要將高師鋼琴與音樂學院鋼琴系區分開來,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論知識結構,與高師實際培養目標緊密結合。其次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多線條交叉,不僅好注重基本技能的培養,除了彈奏音樂作品之外還要注重伴奏技能的培養,要縱向的對鋼琴文化進行深入學習。三是要注重教材中知識點的選擇,要準確認識到學生音樂文化整體素養的定位,從而改善知識結構,并在教材選擇與應用上創新突破。
(四)優化課程結構。首先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調整教學內容的安排,在鋼琴基礎教學內容部分加入和聲訓練,注重鋼琴理論知識的延伸與細化,在此基礎之上著重培養學生彈唱技能的訓練。其次要加強參與教學研究活動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文字表述能力,鼓勵學生多參與論文活動的交流。
三、高師鋼琴教學發展策略的側重點
(一)重視鋼琴基本功的教學與訓練。首先在技能技巧訓練上,要準確無誤的讀譜并認真彈奏,其目的是要提升學生的視奏能力,將譜子研究透徹之后要進行背譜,為了讓學生在演奏時可以前身心的投入到演奏中。還要注重基本技術的練習,在和弦、音節以及琶音等當面下功夫,同時要注重鋼琴伴奏的訓練。其次要提高準確把握作品的能力,對作品進行必要的分析,彈奏時要有控制力度和劃分樂句的能力,強調音樂的表現,加強聲音的控制力。
(二)重視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鋼琴伴奏是高師音樂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因此要結合音樂教育課程標準更加深入的開展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首先要選擇適當的教材,進一步提升鋼琴即興伴奏的創新能力。其次要加強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訓練,要更多的積累色彩濃郁的和聲功能運用,在實踐中掌握即興伴奏的能力,使得樂曲更加充實而生動。
(三)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首先要做到教學有方法,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客服單一的教學方式,科學地選擇教學方式方法。其次教師要善于提高和培養高師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學生的創新意識。第三,在音樂教學和鋼琴演奏實踐中提高創新能力,鼓勵學生自編旋律,教師要培養其良好的演奏狀態,在平日學習時還要派樣健康的心理素質。
作者:張夢晗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繆裴言,王安國,吳斌.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
- 上一篇:高校教育師范生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
- 下一篇:鋼琴教學中學生的音樂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