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技巧解決方法和關系
時間:2022-07-03 03:30:36
導語:鋼琴教學技巧解決方法和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是聲樂的藝術,法國著名鋼琴家瑪格麗特•隆則這樣強調手指的意義:‘要能夠清晰明了,意義就清楚,表情豐富的說出音樂要說的話,鋼琴家應有會說話的手指’。而擁有這樣的手指必須要有良好的手指基礎技巧——獨立、均勻、靈活、有力和快速跑動?!?由于每個人的十個指頭天生長短不一,各具特點和弱點,所以針對各自的長處與不足十分有必要進行訓練。一切基礎技術訓練要貫穿為音樂表現服務的宗旨,筆者針對技巧大概分為15類:五指運動、手指獨立、重復音、雙手協同/交替、伴奏音型、左右旋轉、連奏與斷奏、裝飾音、音階、半音階和琶音、雙音、三和弦轉位、分解和弦、八度音、4-5音的大和弦、左手練習、速度等。在這些演奏技巧中,涉及到教學全面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單純的局限在于鋼琴技巧練習曲,有些奏鳴曲或大型樂曲中都存在。
一、解決方法
這15種技巧需要層層漸進,慢慢地一步一步克服并解決,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進行解決,但首先是教師要找到學生這一地方演奏不正確的錯誤點在哪里?才可以對癥下藥,進行解決,也要求教師腦子里有很多的作品或練習曲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布置作品,從練習中解決技巧問題。1.耳朵聽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又稱聽覺的藝術。我們可以理解為,讓音樂通過聽覺浸潤心靈,才可能使心靈迸發創造性的音樂,這是學習音樂的重要途徑,學會用耳朵聽則是最關鍵的。15中技巧都需要耳朵去聽,去辨別聲音的好與壞,旋律的美與丑。如譜例1,旋律在左手聲部,右手是和弦伴奏,這就需要耳朵去聆聽旋律的走向,和弦的整齊等方面的內容。譜例12.手指的支持能力同人體的站立一樣,手指在鋼琴上也要學會單獨站立,就像螃蟹走路,一只鉗子落地,其他鉗子可以離開地面,讓手指學會像人走路或螃蟹走路一樣。在鋼琴入門、初級和高級中都需要很好的支撐能力,這樣,才能使手指在將來繽紛復雜的技巧中自如的完成各種支撐任務。解決手指支撐問題可以有3種解決方法:第一我們可以讓每一個手指進行獨立的單音落指練習;第二以不同的手指組合進行雙音落指練習;第三選用三和弦做落指練習。單音-雙音-和弦的落指練習,有易到難,有單指到三指或5指,利用手臂自然下垂地重量,從一定高度自如下落,具有較大的重力,使手指支撐環節(第三關節)得到強化訓練,對于技巧的訓練也是非常有幫助的。3.二分練分練習即分手和分句、分段練習。這種訓練方法作為鋼琴學習者,無論初學者還是高級別專業學習者甚至鋼琴家,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練習。分手練習:鋼琴演奏是多聲部結構性質的,會遇到復雜的聲部層次、旋律走向等問題需要處理,兩只手或一只手的不同手指擔任著完全不同的演奏任務。如:不同的節奏關系,不同的強弱關系,不同的奏法和音色的處理等等。這就需要兩只手或兩個以上的手指做完全不一樣的動作,沒有分手練習作為基礎,就沒有高質量的作品,分手練習能夠更集中地注意到每個手指、每個動作的要求,同時又能兼顧手的輪換休息,效果比雙手同時練習更好,見譜例2。譜例2分句、分段練習:對于一首新作品來說,演奏音響是陌生的,相關作品演奏技巧還沒有習慣,如果從頭到尾通篇去練習要花費很多時間,并且印象也不深刻,而用分句、分段的辦法,可以更快的形成音樂旋律記憶和動作記憶,有利于迅速熟悉新譜。針對難度較大地篇幅較長的作品,教師先分析一下作品,一提起理解分析作品,可能很多人會皺眉“這是音樂理論家做的事情,我們學鋼琴的研究這個干什么?”其實不然,對于曲目難度的理解一直是一個有難度的問題。所以分句、分段練習可以解決通篇彈的毛病,有些簡單的地方會彈的很好,難的地方就斷斷續續,分段練習是更好地彈好整首作品。4.慢練慢練最大的優勢就是來得及去思考,來得及去準備,大腦通過視覺、聽覺的反饋信息來調整手指的觸鍵。從練習的角度講,欲速則不達,開始的慢練是為快打好堅實的基礎。從技巧的角度講,技巧的正確和規范靠意識支配和修正,只有在慢速練習的過程中才能做到。開一首新作品需要慢練,值得注意的是,作品成熟后更不能忽略慢練,從音樂表現來看,慢練可以彌補演奏的說服力,表現力和感染力,通過慢練感受音樂的美,感受慢練中細膩和精巧,熟練后慢練,就比較輕松,當人演奏一輕松,就會發現更多音樂特點,這就是慢練的精髓,尤其在比賽或演出前,慢練是最好最有效的經驗。5.教師海量技巧作品庫針對15種鋼琴演奏技巧訓練,或多或少都會在演奏作品中出現,基本功練習、樂曲練習、復調作品練習、中外大型樂曲、流行鋼琴作品、即興演奏等都相互存在。當學生遇到其中一個技巧無法解決時,就需要教師腦里有大量的作品或練習曲出現,由簡單到難地來解決這一計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海量的作品庫,是每位老師的必備條件,只有一個技巧解決,再慢慢延伸到下一個技巧,積累更多的作品去解決問題,這才是教師應該做的功課。
二、音樂與技巧的關系
為什么音樂與把技巧列的關系列出來,關于這個問題,歷來就有兩種對爭議:一是認為技巧是首要的,沒有技巧哪來談音樂;一是認為音樂是一切,技術可以從音樂中獲得,過分強調技巧會妨礙音樂的發展。在但昭義先生發表的論文——《論鋼琴教學中的若干關系》里,論述了音樂與技巧的關系、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循序漸進與跨程度躍進的關系、縱深程度與橫向廣度的關系、數與學的關系五個方面進行論文,其中,先生把音樂與技巧放在第一層關系里,用四種表現:第一種是在某些時候,技巧訓練具有相對對立意義,它可能暫時離開音樂而存在;第二種是技術訓練與音樂獲得具有一致性;第三種是二者的關系在訓練中表現為不一致;第四種是技術訓練有時,表現為一種同音樂目標相反的矛盾性。這四種表現闡明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處理音樂與技巧的關系,必須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和二者多姿多彩的變化形態去具體分析處理。筆者認為,演奏中沒有技巧,音樂內容的表現僅僅只是一句空話,但在鋼琴演奏中,技巧的運用和練習,必須服從音樂作品風格和思想內容出發,在練習時,音樂與技巧需要保持清晰的頭腦,針對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確定技巧方向和練習目標不變,就能在教學中實現我們想要得到的初心,相互統一地更好表現音樂。
參考文獻:
[1]但昭義.但昭義鋼琴教育文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
[2]石叔誠.石叔誠鋼琴講堂[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曾穎 單位:楚雄師范學院
- 上一篇:器樂伴奏在舞蹈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鋼琴教學黑箱方法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