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

時間:2022-05-23 11:36:47

導語: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

摘要:音樂表現力既是鋼琴演奏的必然需求,又是鋼琴教學的現實需要,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從目前來看,有相當數量的鋼琴教師還不太重視對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這對于鋼琴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有鑒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首先分析了音樂表現力的基本要素,其次,深入探討了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培養措施。

關鍵詞:鋼琴教學;音樂表現力;培養

鋼琴演奏是一種“演”與“奏”相互結合的藝術,由演奏家利用旋律來將個人情感予以有效表達,演奏者只有充分理解音樂作品的意境與內容之后,再將豐富的感情投入到演奏中,唯有如此,方可演繹出令人驚嘆叫絕的鋼琴音樂作品,這實質上也就是音樂表現力。音樂表現力既是鋼琴演奏的必然需求,又是鋼琴教學的現實需要,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從目前來看,有相當數量的鋼琴教師還不太重視對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這對于鋼琴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本文就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進行研究。

一、音樂表現力的基本要素

(一)音樂的理解能力音樂的理解能力對于音樂情感的傳遞極為關鍵,演奏者只有準確地理解音樂作品之后,才能夠將作曲家的真實情感正確地表達出來,才能夠更好地提高音樂的表現力。與此同時,觀眾也需要對音樂作品有更多的理解,才能夠真正走到演奏者的內心,進而產生情感共通。

(二)音樂的想象能力音樂的想象能力對于音樂表現力的培養也極為重要,一首曲調優美的鋼琴音樂作品往往能夠給人帶來無窮的想象,進而讓人感同身受。當然,音樂的想象能力是來自于演奏者的內心,而并非空想得出。當前鋼琴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想象力,讓其成為音樂表現力“飛翔”的“翅膀”。

(三)音樂的感知能力音樂的感知能力實質上也是對于各種鋼琴音樂作品特征進行妥善把握的能力,有些音樂作品的特征是奔放、熱烈,那么音樂表現力要適當控制演奏尺度;有些音樂作品的特征是歡快、開朗,那么音樂表現力要適當控制節奏感。

二、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措施

(一)準確剖析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內涵鋼琴音樂作品往往是作曲家多年以來親生體驗和人生經歷的寫照,融入了大量豐富的真實感情,演奏者只有充分理解鋼琴音樂作品的意境與內容之后,才能夠對作曲家的真實情感予以深入體會,才能夠讓演奏出來的音樂作品帶有強烈的感染力。由此可見,鋼琴教學中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離不開準確剖析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內涵。首先,要讓學生深入地了解鋼琴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曲家的人生經歷,進而有效地掌握住其真實感情。其次,要讓學生正確處理表現技巧與音樂作品內容、音樂風格之間的關系,例如:海頓、巴赫的鋼琴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速度要盡量緩慢、演奏力度適當地小一些;莫扎特的鋼琴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要做到聲音流暢、富有顆粒性;貝多芬的鋼琴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則要做到雷霆萬鈞、氣勢恢宏,李斯特的鋼琴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要做到排山倒海,類似“交響詩”般的“王者風范”。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時代的作曲家的鋼琴音樂作品會有不同時代的風格;即便是同一作曲家,其不同時期所創作出來的鋼琴音樂作品風格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都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把握。當然,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與循序漸進。

(二)演奏技巧是提高音樂表現力的基礎鋼琴的表現力與演奏技巧實質上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密不可分,切記不可出現“輕表現力重技巧”的情況,有相當數量的音樂教師錯誤認為鋼琴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演奏技巧,而音樂表現力無足輕重,實際上并非如此,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始終貫穿于鋼琴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初學者首先要重視基本功的練習,基本功一定要扎實;尤其是在對連奏、斷奏進行彈奏時,務必要多下功夫,方可演奏出好聽的音色。第一,要練習手指技巧,演奏者的10個手指在演奏過程中要盡量做到準確、快速,要顯示出干凈利落、游刃有余之感,無論演奏速度過快,還是演奏速度過慢,都會對鋼琴音樂作品的表達效果造成影響。與此同時,手指技巧還需要與其它的演奏技巧統一結合起來,鋼殼將作曲者的真實感情和思想精髓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第二,要合理把握演奏力度,這就需要演奏者具有一定的耐力,尤其是在對最強和弦進行演奏時,需要在指尖凝聚全身力量,往往是在瞬間就將全身之力迸發,而且在整個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中都需要對這種力量進行有效維持,那么就不能單純依靠耐力,更需要演奏技巧來協助。其次,當學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演奏技巧之后,再對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進行培養,讓演奏技巧成為提高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基礎,當然音樂表現力還能夠讓學生感覺鋼琴演奏“走心”原來能夠煥發出如此魅力,無疑會讓他們能夠帶著較大的熱情去學習,也會讓鋼琴教學變得有滋有味。

(三)重視彈唱結合能力的培養能夠讓演奏出來的音樂作品抵達觀眾的內心,這往往就是鋼琴演奏的最高境界,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重視彈唱結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逐漸養成邊哼唱邊彈奏的良好習慣,既有利于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音準高低進行準確把握,又有利于學生對于內心情感進行有效釋放與表達,無疑能夠大大增強音樂表現力。

(四)開展內容豐富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往往離不開開展內容豐富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既可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來參與到鋼琴演奏過程中,又能夠為鋼琴教學提供最佳的實踐環節。一方面,教師可大力開展鋼琴藝術活動,尤其是要鼓勵學生能夠自覺自愿參與到社區演出、學校文藝匯演等活動中,讓學生的藝術修養能夠在鋼琴藝術活動中得到“錘煉”和“提升”。另一方面,學校要讓學生能夠有大量的舞臺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以鎮定、放松的心態來為廣大觀眾帶來較佳的音樂享受。

[參考文獻]

[1]魏敏.聚合思維在鋼琴教學中詮釋作品的應用—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4,11:84.

[2]馬麗.高等師范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轉變[J].藝術評論,2010,09:108-111.

作者:吳曉 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