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探析
時間:2022-04-13 10:14:09
導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制定與實施,構建高效課堂,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成為當下課堂教學的關鍵,然而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可謂是促進教師授課與學生受教良好互動的最佳切入點。通過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介入,不但可以轉變學生對語文枯燥學習的陳舊觀念,還重新燃起了對語文學習和探究的激情,讓整個語文學習充滿藝術氣息。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研究
注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性的提升,不僅能讓教學技術得到更高層次的升華,還能豐富教學元素的新穎化和多元化,讓語文教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育人之材”。真正褪去應試教育封閉化、模式化、死板化的教學硬殼,最終讓語文課堂的感染力來融化大家,讓學生真正能夠體會到獨立思考、親身歷練以及釋放本性小宇宙的那份熾熱之情。本文就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藝術的引入、探究、展現和升華進行自我觀念的探討和分析。
一、注重情境藝術的創設,來導入藝術
情境藝術的導入讓語言、事物、環境、氛圍等一系列的課堂元素發生了質地的變化,換而言之,即教師用一種能夠引發學生共鳴的方式來進行語文教學的開展,從而讓學生在情境環節的推動下順理成章的愛上語文課堂并積極的投身到學習中來。例如在進行《山中訪友》一課的教學時,老師可預先搜羅一些美輪美奐的自然風光視頻,并借助多媒體教學平臺在課堂上進行音樂風光的播放,讓學生們被天然美的大自然氣息所吸引,進而老師可進行《山中訪友》一文的導入,讓學生們和李漢榮先生一起去山中訪友,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等這些句子所描繪的意境美。通過這樣的藝術情境導入法,一方面通過視頻情境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和見聞,激發了學生們對自然景色藝術氣息的探究,另一方面,還為課堂美文教學的開展做好了鋪墊。除此之外,如《巴東三峽》、《濟南的冬天》、《觀潮》、《雪》等與之類似的散文類文章,也可進行與之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創設,來進行藝術性的導入式教學,讓語文課堂的教學審美意境更加的豐碩。
二、注重實踐性藝術的創設,來探究藝術
注重教學中對學生親身實踐活動的開展,是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的催化劑,也是提升實踐藝術價值的有效途徑。例如在進行《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一說明文的教學時,老師可讓學生們在課前預先準備一些喇叭花、肥皂水和醋,在課堂授課中老師可適時根據文中對花兒變紅的幾個原因進行分小組探究實驗,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親自實驗的機會,如“將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其會馬上變成藍色,進而再放入醋里,其又變紅了”,通過學生的所見、所感、所探,來引出他們新的思考,讓空氣充滿思想。甚至有的學生會從花的顏色變化聯想到當下的環境污染對花也可造成影響等等,那么一篇枯燥乏味的說明文通過實踐探究藝術的介入,而變得生動多彩,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們在快樂的學習中得到成長。
三、注重角色的轉化與嫁接性藝術的創設,來展現藝術
在教學中通過對文章不同角色的轉化與嫁接,來更深層次的讓學生走進文本作品,并體會和理解當時人物的心理活動。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比較有代表性且深受大家喜愛的小說、童話、寓言等作品中就包含了各色各樣的人物形象,老師可通過角色的轉化與嫁接,和學生們共同飾演當中的角色,共同體會作品的藝術氛圍和表達色彩。例如在進行《變色龍》一文的教學時,在學生們進行初讀課文后,師生可共同分角色進行課堂表演,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轉變,可將奧楚蔑洛夫的形象直觀、具體的呈現在大家面前,通過一脫一穿,一熱一冷的細節動作,很好的反映了當時奧楚蔑洛夫復雜的心理活動,同時也更深層次的挖掘了作品藝術背后所揭露的沙皇統治的黑暗社會。可見,通過角色轉化與嫁接,能夠充分展示藝術作品的人物形象,同時也讓學生們在這些小說、童話、寓言的精粹之作中釋放自我。
四、注重文本作品的“延伸”藝術創設,來升華藝術
文本作品的“延伸”性藝術創設,是對文本內容的進一步剖析,繼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奇問與觀念進行作品人物、事物的延續性生活與發展,讓原作品更在每個“小創作者”心中得到升華。如在學《范進中舉》一文時,文中通過胡屠戶和岳父這兩個人物對范進中舉前后的不同形態,從側面刻畫了范進這個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的典型形象,然而文中卻沒有提及范進中舉后的詳細情況,這也正給讀者們留下了懸念和遐想空間,老師可借用此處讓學生們進行續寫,將對作品的無盡回味和想象,通過文字傳達出來。總之,課堂教學藝術性的創設歸根結底,通過另一種教學方式,來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真正釋放自我,從而達到學習與快樂互融互促的效果。用藝術氣息來為中學語文教學增添更多審美元素,讓教壇中的花朵都絢麗開放!
作者:李凌 單位:南寧外國語學校
參考文獻:
[1]裴慶霞.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藝術[J].黑河教育,2015(08).
[2]金曉花.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探討[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2013(10).
[3]黃麗霞.淺談語文課堂教學藝術[J].學周刊,2011(13).
[4]石永文.語文課堂教學藝術實踐反思[J].學周刊,2011(11).
-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提問環節的教學藝術
- 下一篇:新生代農民工繼續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