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課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研究
時間:2022-09-07 10:40:16
導語:中學體育課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分析中學學生生理、心理特征,發現中學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對中學學生進行健康第一理念的教育,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學校作為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實踐基地,亟需落實課程標準的實施,加大體育教師培訓力度,重視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增加實施體育課與課外活動的時間,教學緊跟時展,合理運用科技手段,推動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的改革。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國民體質監測結果數據,發現我國青少年學生除身高、體重指標逐年增長外,其他體質指標逐年呈下降的趨勢。2016年我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針對我國整體教育而言,教育發展是國之大計,體育教育的發展是重中之重。學校體育依然是比較薄弱的地方,要增加實施體育課與課外活動的時間,加大體育教師培訓力度,建設學校活動場地設施等。
一、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中學時代是青春期的過渡期,他們在學校經歷成長磨煉意志后,漸漸成為家庭中的主要決策者,也將承擔起維護家人健康的責任,而每個家庭的自我健康意識與行為都會相互影響,中學學生是加快實施健康第一教育的主力軍。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對中學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未來成長有直接性的導向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意識。(一)中學學生生理特征。青春期是中學學生的重要必經過程,中學學生處于長身體、長知識及生長發育的階段,也是各方面充分發展的時期,同時也反映了身體的營養及健康狀況等。在這個階段學生的生理機能開始明顯成長和趨于成熟,并且在這個階段他們對外界事物具有很強的敏感性,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因此,中學教學階段是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的最佳時期。(二)中學學生心理特征。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受社會等環境的影響,并改變著他們的心理特征,如興奮性提高,自我意識開始發展等。在學習方面,其觀察、記憶、邏輯思維等能力有明顯的發展,能夠較專注地干一件事情,也能夠將一些社會準則納入自我評價中。因此,從中學階段對他們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加強健康第一的教育與引導,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對他們一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中學體育課程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必要性
(一)培養學生“樂于鍛煉、保持健康”的體育意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基礎知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將伴隨學生的基礎發展。體育教師可從培養中學學生良好的日常鍛煉習慣入手,首先需要體育教師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轉變智育至上的觀念。其次需要教師轉變學生對體育鍛煉存在的消極態度,使中學生熱愛體育、享受鍛煉,有效的釋放壓力,勞逸結合。根據學生對運動項目的喜愛程度,在合理的運動時間內,教師側重教會中學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提高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強化自己“天天鍛煉”有益健康的體育意識。在學校體育教育中,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是將生命安全與身心健康作為最基本的適應社會能力教授學生,體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目標是通過體育課或課外活動提高學生運動技能,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引導中學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終身體育是指人接受體育教育后,養成體育鍛煉習慣、樂于進行鍛煉,并終其一生進行體育鍛煉,日常生活乃至步入社會以健康第一為鍛煉目的,加強體育鍛煉的意識,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而在中學教育階段,體育課不僅僅是教授學生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最主要的是育人價值的體現,如通過體育鍛煉培養毅力、勇氣,在體育鍛煉中遇到困難、挑戰可以從容面對。(二)學校深化體育課程改革,落實課程標準實施。體育課程改革已經進行八次,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可以用“被動”變化到“積極”變化來詮釋,主要表現在課程理念、指導思想、教學要求與內容等方面。體育教學改革對學生整體素質要求嚴格,加強中學生的健康意識,重視體育改革教學的實施,以健康第一教學理念指導中學學生,更加注重培養中學學生的體育健康的意識。中學學校深化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注重國家課程標準的落實。
三、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下中學體育教育資源保障建設
(一)加大體育教師培訓力度。強國必先強師,要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亟需加大對體育師資力量的提升,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首先要在數量上滿足要求,達到學校應具備的優質體育教師的數量。其次,培訓體育教師轉變舊的教學理念,確保體育教師采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進行育人工作。(二)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學校體育場地是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物質基礎。中學的體育場地在數量上存在嚴重不足,并且大多場地被占用、改用和棄用情況較嚴重。在建設學校場地時,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建設場地,重視區域之間的差異,增加中學體育場館建設,豐富體育器材的種類。(三)增加體育課與課外活動的時間。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根據每個中學、環境、經濟、學生情況的不同,根據條件,保證學校體育課、課外活動的時間,使學生掌握一至兩項體育運動技能,有充足的時間樂享體育,促進身心發展。完善中學體育競賽機制,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讓學生秉承以健康第一比賽第二的理念參與,激發中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提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四)教學緊跟時展,合理運用科技手段。中學體育教學要緊跟中學生發展的時代特點,增加學生學習有關的健康知識,如體育課上,天氣適宜的情況下,遇到學生雙手冰涼,體育教師可以將體育和“養生學”的結合,告誡學生注意及時運動和飲食的合理搭配。對學生進行間接經驗的傳授,并合理運用科技手段進行教學,如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課堂與科技相結合,增進中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在觀看他人制作的視頻、微課程,使學生直面地了解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從而保障中學生的身心健康。
四、結語
如何在中學教育階段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筆者認為,教師教導學生在體育鍛煉活動中,將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放在首位,以增進學生的健康為主要目的,及時引導學生運動有“度”,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可以體會到其樂無窮。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僅是學校體育育人的體現,也是學校體育育德的集中體現,從而不斷推動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叢立新,陳薈.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問題研討[M].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4(1).
[2]季瀏.構建教、學、評三位一體的課程內容體系——關于《課程標準(2017年版)》課程內容的解讀[J].中國學校體育,2018(06):10-14.
[3]吳偉國,趙偉真.關于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9):27-29.
作者:胡詠梅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國有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互動健康教育在小兒肺炎護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