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育教學設計與應用

時間:2022-06-23 10:36:55

導語:計算機教育教學設計與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教育教學設計與應用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學校教學的重點,新課程的改革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變得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學設計也應該發生一些變化。計算機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信息時代也對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及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成為當下研究的重點,基于項目實操的計算機教育教學設計在這種背景下誕生并快速發展起來,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教學效果。由蘆靜蓉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的《新編計算機教程與實驗》(Windows7+Office2010版)一書,目前被眾多高校作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實踐表明,該書可以與項目實踐教學設計完美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綜合素養。

基于項目實操的計算機課程教學設計,要求通過相關培訓來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既要注重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又要注重學生通過實操來進行學習,信息技術與實踐課程的整合是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有效途徑。在信息技術與實踐課程的整合中,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可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反思、課堂評價四個方面不斷完善教學設計,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創新教學結構和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學生素質,提高教師信息素質,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及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將自己定位為教學的助手,也是對整個教學組織負責的不可或缺的推動者。另外,教學過程中要確定教學目標,特別是每一個章節項目實操教學目標的選擇。計算機課程具有理論性、思想性、系統性和邏輯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效整合課程理論體系、教材和教學體系及典型的代表性項目。項目選擇還需要師生之間的積極溝通和協商,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教師的隨意性。針對應用型高校“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以及應用型高校計算機項目教學法的研究與實施,根據項目內容的不同性質,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教學效果。

該書共分7個模塊,首先系統介紹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探究了計算機的操作系統———Win-dows7,然后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Office2010辦公軟件應用進行了講解,主要包括用于文字處理的Word2010、用于數據處理電子表格的Excel2010和演示文稿制作的PowerPoint2010,最后對計算機網絡基礎及應該建立的信息安全意識和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進行了系統的講解。該書包括的內容并不多,但是實踐性很強,教師在每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可選用特定的項目讓學生進行動手實操。如,在講授Word2010文字處理應用時,教師可選用一篇計算機相關論文讓學生進行實操練習,自己則作為指導者在一旁觀察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給予幫助,引導學生自己解決,讓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進而達到提高信息綜合素養的效果。再如,教師在教學演示文稿制作的Power-Point2010應用時,可在課上指導學生針對某一主題來設計PPT,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一對一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作品的優點及缺點,并做出改進。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人才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促使高校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重點。計算機學科為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此更應該為社會輸出綜合素養較高的創新型人才。時代的不斷發展迫使高校計算機教學作出改革,基于項目實操的教學設計為提升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提供了重要途徑,應該引起高校的廣泛重視。《新編計算機教程與實驗》(Windows7+Of-fice2010版)一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學過程中可以與項目實踐有效結合,適應高校計算機教學發展的新要求,以及國家對計算機的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深度探析了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項目實踐,為高校計算機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實例借鑒,有助于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以及高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信息素養。基于項目實踐的實操訓練結合該書的理論學習,學生不僅可以鍛煉計算機基本辦公技能,鞏固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而且可以培養日后從事計算機相關工作的基本能力及創新能力。因此,該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高校計算機學科的教師開展項目實操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作者:田怡 趙昌兵 單位:重慶市合川教師進修學校 重慶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