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選修課課程狀況調研

時間:2022-07-01 08:26:37

導語:英美文學選修課課程狀況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美文學選修課課程狀況調研

一、研究背景

醫學院英美文學課邊緣化現象日益凸顯,醫學生快餐式閱讀比較普遍,學生較少花時間完整研讀文本內容,文學作品閱讀廣度與深度不夠理想。醫學院校普遍重視專業課程和公共課程質量監管,忽視選修課的規范化管理、從學生選課、到評估體系的完善、教師重視程度都存在輕視,學生蹭課混課現象大有人在,加之醫學院學生課程較多,校園缺乏常態大師級人文報告,醫學教育重技能、輕素質痕跡凸顯,老師普遍認為人文性質選修課很重要,但新校區建設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師疲于大量教學任務,沒時間讀或很少讀,教師閱讀的數與量也不容樂觀。教師不讀書從教就好比只懂理論不懂實踐的游泳教練。閱讀是輸入,輸入如果沒有質和量的保證,就無法感染和激勵醫學生大量閱讀,只有老師愛讀書了,學生們才會去讀書,這樣在校園才能營造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風尚。老師文學鑒賞角度與能力會感召學生愛讀書,讀好書,醫學院閱讀氛圍沒有建立起來,學生沒有閱讀的大環境熏陶。而醫學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精神的滋養。通過閱讀,可以實現文學與醫學的對接,文學可以使醫學教育具體直觀化。郭莉萍指出醫學的本質決定了人文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文學是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截止1998年美國有39%的醫學院文學課程屬必修課程。文學的學習可以培養醫學生的移情思維能力。現在的大學醫學教育的缺陷,就是太注重學生的專門知識,而太忽視整個人生修養。大學不僅傳授知識和技能,還在傳授思想和智慧。然而大學不是技校。中國的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忽視了醫學生的文學修養,為網絡時代里的現代教育培養了大量“有知識沒文化”的畢業生。醫學生不去閱讀,就無法透過語言進入到語言背后極其豐富的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思想世界。醫學生研讀英美文學作品,實際上多了通向了解另一個世界的途徑。通過閱讀可以實現生命的厚度。英美文學閱讀對于大學英語老師和醫學生來說既是職業需要,也是精神所需。書作為知識的載體,“讀書”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閱讀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其本身有著不可替代性。本論文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對象涵蓋西安醫學院臨床、檢驗、影像、全科、護理、藥學、英語7個專業191名全日制醫學本科生,收回有效問卷190份。授課方式采取八名文學方向教師分講兩個代表作家作品,教師混搭展開每周英美文學選修課教學。

二、學生聽課教學建議

導入文學影片視頻圖文并茂,更直觀凸顯人物性格;限制選課人數保證質量,盡量小班開選修課,將該課設為必選課或必修課或常態課開放式教學;文學課上可多些互動、多些交流、貼近大學生心理需求、可超越課本和ppt,讓學生融入課堂;上課內容(可選取最新的英美文學作品賞析、多講些與醫學有關的名著;教師多培養學生品讀文學原著能力、交代作品時代背景和創作動機、多分析人物形象、多比較時代主題、人物思想;改善授課環境,建議小教室授課;渴望影響精神和心靈的知識;多推薦更多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共同研讀;教師語言可更幽默、風趣、生動;可讓同學分組講解名著和片段表演,改編作品或給作品換個結局,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講出差異來。較多教師沿用文學史+作品解讀模式授課,可推廣思想關注+完整作品賞析模式,學生通過閱讀作品,主動參與意義的尋找、發現、創造過程,逐步培養醫學生對英美文學作品敏銳的感受力,使其掌握嚴謹的作品分析方法,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

三、結語

閱讀是提高大學生英語思辨能力的最佳途徑,各醫學院校只有切實改善英美文學選修課開課環境、限制選課人數、開課教師資質認證、合理評估、加大醫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活動(如圖書館新書介紹、每周師生讀書大講堂、書評等)和增開英語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加大人文素養課程比例,優化人文課程設置,使課程與活動形成合力,師生提高閱讀的質和量,在醫學院營造愛讀書、讀好書的氛圍,實現良性互動和共同進步,最終提升醫學生未來從醫服務質量、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