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管理

時間:2022-03-04 08:20:48

導語:職業學校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學校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管理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重難點,且“單親家庭的學生”這一特殊群體規模比其他學校更大。本文就單親學生的教育管理問題進行了分析和闡述,提出要通過多種形式,幫助這些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單親學生;教育管理

中等職業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學生管理工作又是一大重點和難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正值十六七歲,他們和所有同齡的高中學生一樣,對世界充滿好奇,想通過各種方法和各種渠道去探索。然而他們與普通高中學生有著很大差別。在初中他們是學業的“失敗者”,是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的確,他們的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態度不端正,行為不規范,經常違反學校有關規定。而中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思考更多的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學生成為現在這個樣子?針對不同的原因,應該采用什么方法去引導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報以積極的心態走向社會?筆者在中職院校一線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就中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做了一些了解和分析,下面就中職院校班級中單親家庭生的教育管理,闡述一下教育管理方法。

一、單親家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特性

1.性格孤僻,獨來獨往,不善交流

單親給這些學生心靈的創傷是很難撫平的,表現為:平日很少與其他同學交流,總是一個人出現在食堂、圖書館、教室,在寢室也不愛和別人交流,總是一個人早早就睡了。更有甚者,很難和班主任、家長溝通,沉默寡言,不愿意參與班級組織任何活動。

2.暴躁易怒,做事極端,以自我為中心

有的單親家長過分溺愛孩子,為了彌補孩子精神上的創傷,在物質條件上無原則地滿足。導致這類學生做事以自我為中心,自由散漫,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經常發生矛盾,而且后果往往較嚴重,甚至出現過離家出走等現象。

3.自卑內向,敏感多疑,厭學嚴重

多數單親家庭的學生認為,父母離異或者傷亡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他們的自卑感較強,不信任別人也缺乏自信。另外,他們總懷疑別人是否在說自己的壞話,別人是否信任自己。他們學習成績不理想,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缺乏主動性,厭學心理嚴重。

二、單親學生性格、行為習慣的成因

從心理學角度講,這些學生性格、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家庭環境密切相關,單親家長的愛太過極端,要么溺愛,要么少愛。另外,他們還沒有形成是非觀,評判事物往往參考周圍人、媒體等等。這樣周圍的一些評論就會影響他們,使他們對單親這件事情產生恐慌、恥辱等感覺。這樣的原因造成了他們孤僻、暴躁易怒、自卑內向,敏感多疑、厭學等性格特征。教育工作者要針對成因、表現,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

三、中職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確教育引導單親家庭學生

1.多談話、多關心、多交流、多鼓勵

中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在與單親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應做到“四多”,即多談話、多關心、多交流、多鼓勵。要想清楚學生的狀況,就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那么課余時間多找其談話交流是最有效果的。同時教師也應多給予鼓勵,使學生有信心,要用信任、理解和尊重打開他們的心扉,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消除他們的疑懼心理和對抗情緒,從而架起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

2.談人生、談理想、談追求、談未來

在與單親學生相處過程中教師應做到“四談”,即談人生、談理想、談追求、談未來。中職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技能,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3.忘過去、忘悲傷、忘壓力、忘負擔

在與單親孩子相處過程中,教師應使學生做到“四忘”,即忘過去、忘悲傷、忘壓力、忘負擔。父母的離異或傷亡對學生的影響那是不言而喻的,單親學生往往忘不掉過去,不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思想包袱重、壓力大。那么中職教育工作者就要多與他們交流,借助其他方式使他們忘記過去的種種不快,重獲動力,輕松前行,沒有負擔,沒有煩惱,快快樂樂地成長。

4.有熱心、有耐心、有真心、有愛心

對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管理,往往要比普通學生更困難些,常常會不被理解,有時甚至被學生惡言頂撞。但是教育工作者為了學生的成長、為了學生的未來,就應該具備“四有”,即有熱心、有耐心、有真心、有愛心,為他們付出更多的愛,就能醫治他們內心的創傷,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相信他們會生活得快樂、幸福。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已成為教育工作的一個難點,中職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勢下必須肩負起教育單親家庭學生的責任,要幫助單親家庭學生擁有良好的心態,自強自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其他學生一樣健康成長。教師要成為一盞能夠照亮單親學生未來人生的明燈。

作者:王瑩 單位:承德技師學院、承德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