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探討
時間:2022-12-21 03:15:44
導語: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它和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農村小學實現網絡化教育管理,對提高農村小學教學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從當前農村小學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出發,討論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措施。
關鍵詞: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
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國的核心問題,我國社會發展中始終堅持“人才強國”戰略。提高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是當前提高我國整體教學質量的核心,主要是因為農村經濟水平偏低,教育教學中存在基礎設施建設不健全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形成阻礙作用。網絡化環境下,實現農村小學教育管理與網絡化有效結合,充分發揮網絡化的優勢,營造網絡化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模式,對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當前農村小學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農村教學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專業水平不高,農村經濟發展程度比較低,教師的發展空間比較小,大部分擁有專業水平的教師都不愿意在農村教學,使得農村小學師資隊伍力量比較薄弱。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經常會見到教師身兼數職的情況,教師專業水平不高成為制約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
2.教學設施、設備配置不齊全教學設施和設備配置不齊全成為影響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原因。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化技術等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所有城市學校都實現了網絡化教育教學。而農村小學由于缺乏足夠的教育經費,難以配置計算機、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對于實現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形成了不利影響,不利于農村小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農村小學加強網絡化建設,有利于提高辦學水平。實現網絡化與農村小學教育管理有效結合,可以營造出良好的網絡化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配置相應的硬件設備,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重要作用,創新教學模式,增強小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注意力,根據教學內容要求,拓展教學內容,使小學生可以從網絡化環境中獲取更多教材書本中沒有涉及的知識,拓展小學生的視野,對提高小學生學習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在教育管理中充分發揮網絡化的優勢,對學生進行網絡化管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科學評價,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管理水平,對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當前農村小學建設工作中,應該加強網絡化建設,實現網絡化教育管理的重要目標。
三、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1.提高對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
重要性的認識,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目標難以實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充足的教育經費,難以配備相應的硬件設備,不利于構建網絡化環境。因此,加強農村小學網絡化建設工作,應該提高教育部門對農村小學網絡化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對農村小學的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幫助農村小學建設網絡化環境,不斷提高農村小學辦學水平,實現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的重要目標。例如,加強農村小學校園網建設,實現農村小學教育管理網絡化,為學生進行網上學習創造條件,在校園網絡平臺中及時更新學生信息,促使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動態,增加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制訂出科學的教學規劃,逐步提高農村小學教學水平。
2.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網絡素養
農村小學教學與教育管理中,教師尚未意識到網絡化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農村小學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在教學中習慣用傳統教學模式和教育管理模式,對新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管理模式認識程度不高。因此,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應該著重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網絡素養,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化的優勢,彌補“粉筆+黑板”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使小學生可以從網絡化環境中獲取更多教材中沒有涉及的知識,拓展小學生的視野。總之,農村小學網絡化環境下,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網絡素養要求比較高,教師必須會正確使用網絡化教學手段和教育管理模式,這就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網絡素養。
四、總結
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中的當務之急就是提高農村小學教學水平,實現農村小學教育管理網絡化是重要任務。因此,必須加快農村小學網絡化建設,實現農村小學網絡化教育管理的重要目標。
作者:趙婷 單位:甘肅省慶城縣慶城小學
參考文獻:
[1]王功嬋.新課程下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讀與寫(上,下旬),2015,(9):317.
[2]張金玉,劉鐵馬,高婧.注重實用豐富資源追求本真——花園村第二小學信息化發展核心特征和運作模式[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7):125—126.
- 上一篇: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優化措施
- 下一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