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兒園教育管理有效性探索

時間:2022-09-08 03:17:22

導語:提升幼兒園教育管理有效性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幼兒園教育管理有效性探索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工作者對教育問題的探索也在不斷細化,其中對教育管理的探索也是解決教育問題,提高教育質量的一條途徑。筆者結合在幼兒園的工作經歷,發現幼兒園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對教育管理有效性進行探索,最后有針對性的對“以師為本”的幼兒園教育實踐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對提升幼兒園教育管理有效性有所助力。

關鍵詞:教育管理;以師為本;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重視,學前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大量普惠性幼兒園的建立,公辦園數量的增多,目前幼兒園教育正處于轉型的陣痛期,教育管理問題也在日益凸顯。解決發現并解決教育管理問題,是提升學前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一步。

一、幼兒園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者需要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問題進行剖析。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提出幼兒園的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一)教師能力薄弱。才轉型的公辦幼兒園,存在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平均學歷較低的現象,教學經驗豐富但缺少一定的理論素養,在教育教學的理念上不先進,在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的思想情感上不過硬,與現在社會上輿論廣泛關注的“虐童事件”緊密聯系。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要求教師們也要進行快速的成長,不論是教學過程中的教育教學能力,還是教育管理下的領導能力,時代在進步,教師的能力在時代的追趕下不斷提升。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重,沒有能力,卻要扛起相應的責任,是目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二)教師培養單一。幼兒園對教師的培養類型、培養途徑單一,教師缺少感知幸福的途徑。將教師以復合型人才進行培養,先是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指導、鼓勵與改進。在有一定教學成果之后,對其進行管理組織能力的鍛煉,復合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一方面解決了現在缺教師的難題,但是卻忽略了教師發展各異的特點。單一的培養模式,沒有在管理中以教師為本,在教育管理上容易遇到教師們難以解決的難題,阻礙幼兒園教育管理的發展。(三)組織管理生硬。多數普惠性幼兒園,是由民營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園,在教育管理上多沿用舊制,管理方式單一。特別是對教師的評價制度,以懲為主,以獎為輔。用懲罰條例來約束教師的行為,過分關注于教師的工作業績,關注教師是否符合領導者、工作單位的期望,并將評價結果直接用于做出晉級、加薪、獎勵或降級、解聘等人事決策。由于組織管理并沒有站在教師的角度,考慮教師的利益與感受,在管理形式上細致,便于落實,但過于嚴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數字,使得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受到挫傷,不利于教師奉獻精神的培養,直接影響到教育管理的效果。

二、幼兒園教育管理有效性的探索

針對目前幼兒園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對幼兒園教育管理有效性的探索下,提出“以師為本”的理念,強調“以師為本”對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性。(一)“以師為本”增強教師工作責任感。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本質特征。這是教師們都明晰的責任,在教育管理中堅持“以師為本”,不斷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感,促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耙詭煘楸尽币皇强梢栽鰪娊處煂ψ陨砉ぷ鞯呢熑胃?,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將教師放在主體地位考慮,通過民主的管理,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主人翁意識增強,對自身的工作積極性也就越高;二是可以增強教師對學生教育的責任感,一個有歸屬感的教師,更容易將發展的關注點從關注工作到關注學生,從單一的關注教學效果轉移到關注幼兒心靈成長的多個層面;三是“以師為本”可以增強教師對回報社會的責任感。教師在工作中感受到重視,獲得強烈的歸屬感,從而增強工作的動機與內驅力,提升工作的責任感,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的進步力量,從而促進幼兒園的發展。(二)“以師為本”提高教師工作幸福感。“以師為本”強調人人平等,每一位教師也是平等的。我們需要明確,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特性,不管是在智商、情商,還是工作內驅力、工作動機上都有不同。因此,“人人平等”下的教師們更容易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長處,激發自己無限的潛能,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感受幸福,擁抱幸福。(三)“以師為本”激發教師工作奉獻精神?!耙詭煘楸尽敝匾暯處煹淖饔?,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價值。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根據心理學家榮格的“內驅力理論”,以提升教師的發展內驅力為切入點,重視教師的作用,明確教師的自我認知,提升工作內驅力。由內而外散發出對工作的熱情,由喜歡到熱愛,由工作到事業,不斷為熱愛的事業奉獻力量。

三、幼兒園教育管理“以師為本”的實踐

(一)人性管理制度,規范教師行為。比起生硬的數字管理條例,有彈性、柔和的管理制度更受教師們的青睞。更富有自尊心、更需要尊重和理解的職業,非教師莫屬。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采用剛柔并舉的原則,在制度化的運作過程中,把激勵和引導相結合,把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一,對教師融入人文關懷,激發成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一種既有活力又有壓力的工作環境中,有利于教師心情愉悅地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有利于教師齊心協力地進行創造性的勞動。(二)樹立人本理念,關注教師需求。1.尊重信任,平等關愛。幼兒園的管理者尊重、關愛每一位教師,尊重每一位教師的尊嚴和價值。相信每一位教師的師德師風修養,在教師感到疲憊時及時調節;在教師感到迷茫時及時溝通;在節假日以及平時力所能及之時,給予教師應有的關懷。管理者與教師形成教學合理,最終促進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長足發展。2.全面關注,激勵潛能。政治上鼓勵、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幫助,在“以師為本”的理念面前是人人平等的,管理者應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對于處于弱勢境地的教師,管理者更要尊重他們,何況他們也有不少長處,有很大的潛能有待開發。而他們的潛能長處一旦被發現、被激發,將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的進步力量,以此促進幼兒園的發展。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指出兒童至少有八種智能,而在教師身上也有不同的智能存在?!耙詭煘楸尽本鸵髲慕處煹奶攸c出發,根據不同教師的類型布置不同的任務,管理能力較強的老師,可安排組織活動的任務,擅長寫作的教師可跟進活動,并引導其從活動中有所總結與發現。發揮教師的多種潛能,在激發潛能的過程中,發揮激勵的作用,增強教師能力的同時提升幼兒園的教育管理水平。3.搭建平臺,引領成長。在幼兒園,需要看到的不只是幼兒的成長,也有教師的成長。促進教師的成長,需要領導者從教師角度出發,多提供教師發展進修的機會,提供教師發展多樣平臺,從專業技能、文化素養到政治素養等多方面的成長。還可以多提供教師展現自我的平臺,有特色有組織的比賽可以促進教師成長,相反流于形式的比賽只會讓教師疲于應付。搭建合適的平臺,引領教師專業性的成長,以“連帶效應”帶動幼兒園教育管理的發展。(三)實施民主管理,激勵教師熱情。調動教師參與幼兒園管理,既是教師的基本權利,也是對教師人生價值的尊重。充分發揮每一位教師的聰明才智,凸顯管理智慧,引導他們參與教育管理,才能實現管理的全員化,帶來教師個人的成功和學校管理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屠力.以師為本的小學教育管理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8):130-132.

[2]陳培.以師為本助推成長——幼兒園新教師培訓有效性的探索[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8(4):52-55.

[3]孫志毅.以師為本內涵發展——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一中的辦學之路[J].內蒙古教育,2006(10):4-6.

[4]鐘勘.以師為本,促進教師健康成長的學校管理藝術[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6):80-82.

[5]仵功有.學校管理應當注重“以人為本”[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5):16-17.

作者:彭朝敏 單位:渝北區兩江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