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硬筆書法教學方法論文

時間:2022-07-19 01:53:00

導語:中學硬筆書法教學方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硬筆書法教學方法論文

從推行《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以來,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美術教師積極投入到美術教育改革中,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作為硬筆書法來說它是美術教學必不可少的補充。古人云:“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日:如其人而已?!?/p>

可見書法往往反映一個人的學識、性格、氣質和風度等。的字奔放、豪邁、龍飛鳳舞、氣吞山河,足以表現出他那博大的胸懷和宏偉的氣魄。的字蒼勁、清晰、嚴謹,表現了他堅定而謹慎的性格和蒼松翠柏般的道德風范。書法是民族歷史文明的精粹,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就自己的淺陋之見,談幾點對硬筆書法教學的體會:

一、教師的字是學生的活字貼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有共同感受,一個教師若能在第一堂課中板書寫出漂亮的字體,一定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迅速地提高威信,從而課堂效果非常好。這是因為教師寫出美觀、大方、清晰的字,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精力集中到講課的內容上來,提高了課堂效果。同時,好的板書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從而會自覺不自覺的摹仿,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嚴肅認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從老師的板書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總之,教師的字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不但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還應練出一手漂亮的字,并掌握一定的書法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修養,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啟蒙,使之終身受益。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培養書法審美情操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越高,求知欲望越強,學習就越主動。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指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從野心或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客觀事情的愛和熱忱產生,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梢姡瑢W書的興趣深植于藝術的、審美的土壤之中。因此,引導和激發這種興趣必須從藝術的、審美的角度出發,才能奏效。怎樣才能激發學習興趣,陶冶審美情操呢?

首先,定點要準,取法要高。書法有實用和藝術雙重性質。寫字是基礎,書法是升華。書法不僅要求正確的書寫,更重于書寫技巧、章法、意境,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書法教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美育,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審美習慣和審美情操,才能使這種興趣經久不衰,甚至終生以之。古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p>

所以硬筆書法教學取法要高,在教學中將書法理論、書法史、書法美學等豐富多彩的內容融會貫通,就能更強的激發學生的興趣。

其次,書法學習要引導得法。初始階段,要啟發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只有學生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書寫水平與社會的需要、自我的精神需求發生強烈沖突時,才會對掌握知識寄以很大的希望??鬃诱f:“不憤不悱,不啟不發”。學書法不象學舞蹈、音樂、繪畫那樣生動、練久了會感到清苦乏味,會出現停滯,有的學生往往半途而廢。這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點破迷津,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蘇東坡在《柳氏二外生求筆跡》中寫道:“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币虼?,教師要引導學生讀一些書法理論,如:《青少年書法》、《中國鋼筆書法》等,以理論指導實踐,使二者有機結合。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書法欣賞教學,讓學生初步了解書藝延革、風格變化、書體特點等,使學生感悟中國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提高學生對書法藝術的審美鑒賞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在加上對繪畫、雕塑、工藝美術、音樂、文學等姐妹藝術的欣賞,使學生的文化素養得到全面提高。在練習過程中可穿插一些古人勤學苦練書法的故事和軼聞趣事,創造一種寬松愉快的氣氛,讓學生覺得學習硬筆書法很有意思。另外,對于課堂練習都應及時予以評點。評點時用劣中求優的方法,給予肯定和表揚,并指出關鍵不足,讓學生感到自己不斷進步,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勁頭。同時展示優秀作品,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形成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激勵更多的學生專心讀貼、臨貼,這樣的評價反饋,使得學生注意力充分集中,當堂動手改正、當堂樹立形象、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學書興趣,有益于迅速提高他們的書寫水平。

再次,創造機會,讓學生實現自我價值。人都有一種充分顯示個人存在價值的基本需要,都希望有創造性的生活,而中學生這方面的表現欲則顯得特別強烈。我們應給予熱情的支持。如組織校園書法展覽和書法比賽,鼓勵學生參加市、省乃至全國舉辦的書畫展,在去年九月縣文聯和墨怡社組織的“向陽杯”少兒書法現場比賽中我校一位同學榮獲一等獎,其余幾位同學獲得了優秀獎,通過這次參與,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激發了學生學習書法的濃厚興趣。在讓學生走出去的同時,我們還要充分利用社會各界的藝術力量來進行教學。3月中旬學校領導邀請了另一學校的張老師來我校進行書法講座,預計一個小時的講座,延時到一個半小時,尤其在師生互動時,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提問,那種對書法藝術求知的欲望深深感動著在場的每一位老師,講座結束時大家還意猶未盡呢!通過此次講座學生學書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三、學書必先求法

第一,選貼。書壇對選什么貼入門眾說紛紜,一般主張先臨平穩的字體。如篆書、隸書、楷書,因它講究筆法,點畫清晰,橫平豎直,易于掌握,行、草結體變化大,運筆復雜,初學者難于掌握。就個人的看法認為,對于中學生應考慮其實用性,最好先練楷書。目前鋼筆書法字貼很多,因此,學生在選貼時可因人而宜,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規范、工整的貼作為練字的范本。

第二,以臨為主,心手并用。臨摹字貼是練好字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今任何一個書法家無不是臨貼上用功的。他們之所以成為一代藝術大師,都是初臨一家,后臨百家,將眾家之長熔為一爐而自出新意,寫出自己的風格面貌。因此,要練好字除勤學苦練之外,還要講究臨習的方法。即臨貼四多:(1)多讀;(2)多思,就是邊讀邊琢磨每個字的用筆結構特點或作品的神韻;(3)多臨,在細心觀察和動腦思考之后,做到意在筆先,對筆畫的長短、粗細、各部件的比例位置,作品的氣勢、神韻等都做到心中有數,才落筆臨寫;(4)多對照,每臨完一個字或通篇作品時就和字貼對照反復比較,查出差距,然后再臨寫。黃庭堅的《論書》說:“佳貼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法,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笨梢娕R摹時一定要神采為上,以形傳神。

第三,精讀熟背,重在應用。所謂精讀熟背,指練字不能貪多求快,每天臨貼要少,逐漸增加,反復臨寫達到背著貼能默寫的程度,為了鞏固記憶要養成“空臨”的習慣。同時要使書法練習和實踐運用相結合,突出書法教學的實用性,配合語文及其它課程的教師抓好作業書寫。

第四,練習是書法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一步。就教學而言,學生終究是教學的主體,沒有數量的變化也就談不上質的飛躍,學生進步的快慢取決于他們的練習量,正是這一點在課堂上教師應采取“精講多練”的原則,使學生在教師講解示范完后留存在大腦中的新鮮形象立刻得到強化。在此基礎上,布置一定課外作業,讓學生積少成多,從而真正掌握書寫法度??傊袊鴷?,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遺產,是計算機不可替代的,現在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硬筆書法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審美情操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的積極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為美術教師我們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努力踐行新課標,不斷創新求變,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師生互動——與生共舞、與美交融、與時俱進,積極引導好校園書法熱,,充分發揮藝術學科的魅力,從而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