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手段探索
時間:2022-01-27 10:50:00
導語: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手段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講課比賽青年教師教學設計多媒體教學
論文摘要:以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作為特殊的教研活動,既滿足了青年教師展現自我的要求,又實現了對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的集體輔導。青年教師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快,教學設計、多媒體教學都有長足的進步.
近年來引進的青年教師大多具有博士學位,專業知識基礎較深厚,但沒有經過系統的高等教育理論學習,缺乏教學上的嚴格訓練,在教學實踐初期存在許多不足。中國計量學院與其他高校一樣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也十分重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對新教師實行崗前培訓,建立了導師制,健全了學校和分院兩級教學督導機制,開展生評教活動等。這些措施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在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教育理論培訓的內容過于理論化、抽象化,不能解決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老教師因教學科研壓力也難抽出很多時間與青年教師進行交流。因此,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近三年以來中國計量學院以講課比賽的形式讓青年教師進行講課演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學校每年組織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都能抱獎而歸,學生評教的得分也穩步提高,在測評優秀的名單中,青年教師已超過一半,有三分之一的青年教師獲得了教學質量優秀獎。
一、講課比賽成為鍛煉新教師的有效形式
學校每年舉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比賽分預賽推薦和決賽兩個階段,從報名到決賽大致需三到四個月,持續時間較長,這有利于我們借講課比賽鍛煉年輕教師。學校要求每位年輕教師至少參加一次講課比賽,并做好動員工作。青年教師參與積極性很高:生評教中得分高的教師滿懷信心爭取獲獎,而得分低的教師渴望通過比賽改變自己的形象。在推薦、選拔和決賽前學校會組織多場講課演練,每次演練年輕教師都要參加,并安排老教師點評指導。每次選手講完課之后,討論都十分熱烈,從開場白到結束語,從選手不經意的口頭禪、不太優雅的小動作,到聲音語速的控制、跌宕起伏的情節設計,從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巧到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無所不談。青年教師們每次比賽前都投入大量精力,賽前找導師或學生演練。因此,講課比賽結束后,參加比賽的選手在教學技能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
講課比賽也讓未參賽教師從講課比賽活動中受益。選手在試講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可能同樣存在于其他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好的方法、技巧也可借鑒。每次講課演練都有老教師參加,老教師現身說法,針對本堂課的內容,講解“啟發式”怎么用,“以問題為中心”怎樣講,等等。老教師的示范授課提示年輕教師,不僅要注意表面的、細節性的東西,也要思考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思想等深層次問題。
與一般教學觀摩或集體聽課不同,講課比賽變成了一種特殊的教研活動,實現了對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的集體輔導,青年教師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高,真的下了工夫動了腦子,收獲較大。
二、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按照講課比賽規則,參賽選手應當是講授課程的主講教師,只有學生反映良好的選手才有資格最終獲獎。這就促使選手們充分重視學生的意見,主動與學生溝通,樹立起以生為本的基本教學理念。我們光學與電子科技學院涉及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等專業的教學工作,學生生源結構復雜,生源質量相差很大。因此要讓學生聽懂就需要了解學生,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時常聽到教師抱怨現在的學生不愛學習,基礎太差。其實,學生在接觸課程的初期,新鮮感較強,一般都愿意聽課。但隨著內容的深入,新鮮感、神秘感消失,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降低。理工科的課程,前后內容相關性較強,如果前面有部分內容未搞懂,則后面的內容學起來會感到很困難,甚至使學生產生懼怕心理,而這種心理容易在學生中蔓延。所以,教師要通過作業、課堂提問、輔導、答疑等多種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不能以師道尊嚴采用高壓的手段對待學生,任何可能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講課比賽的評分標準特別重視采用啟發式教學,所以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是試講演練的重點之一。青年教師應學會在課堂上調整課堂氣氛,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的思維始終圍繞著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還應注意盡量面對學生,視線隨時自然地關照學生,使學生思想不易開小差。理工科的課程內容比較單調乏味,概念抽象,過程復雜,離日常生活較遠,很難舉出生動的例子,學習的艱苦性遠大于文科專業。青年教師一方面要盡可能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抽象、枯燥的過程變得直觀、生動;另一方面要利用和學生的年齡差距小、比較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容易和學生交流的特點,課堂內外多與學生接觸,讓學生產生信任感。師生距離的拉近,會增加學生對所授課程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也會充分配合。
三、提高課堂教學設計能力
在講課比賽的評分標準中,教學方案的設計占20%。教學方案簡稱教案,是任課教師按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經過充分的準備和繽密的考慮所指定的實施教學的具體方案。對初次登上大學講臺的青年教師來說,教學方案的設計是教學活動的初始環節,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和基礎。教學設計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也就是通過本堂課要讓學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雖然這些在教學大綱中已有表述,但一般較為粗略,需要細化。這要求青年教師仔細研究大綱,從總體知識上了解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掌握課程的整體結構、知識體系及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從而把握教學的方向:并且要了解各章節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間的內在聯系,把握章節要領,確定教學重點;要熟悉全部教學內容,明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哪些知識是學生容易接受的。
其次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整理,設計邏輯主線,將各知識點合理地連接起來。條理性與邏輯性是講好課的基本要素,講授時條理清楚邏輯性強,則學生就能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理解課堂內容各個要點,又掌握內容的整體。一堂課的內容應合理地劃分成若干相關又相對獨立的段落,講授不同段落內容時用小標題等標記顯示層次性,并注意承上啟下。最好列一個提綱,或畫一個圖表,描述講課的總體思路。
接下來是細節設計,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技巧,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追求最佳的教學效果。板書設計要注意文字簡練,教師必須提煉出能夠高度概括相應的一段內容的一個或若干個關鍵詞。學生記下這些關鍵詞,能夠在腦海里再現有關知識內容的主要梗概。語言設計要注入一定的情感,語言要簡練,適當的抑揚頓挫才會生動,具有感染力,產生深刻印象,避免平鋪直敘。舉例一定要能夠說明問題,避免泛泛舉例。好的開頭和結尾也很重要,開頭可以以問題引入等方式引起注意,激發興趣;結尾應能概括本次課程的內容梗概,回應開頭提出的問題。
以講課比賽為手段,通過賽前的各種技能訓練,青年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高很快,一些教案被當作范本在校內交流推廣。
四、交流多媒體教學經驗
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表現三維結構、生動描寫運動過程、課堂信息含量大、節省板書時間、題材豐富形象、形式活潑多樣以及便于學生課后復習查詢,因此多媒體教學成為理工科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手段,是教師教學的荃本功。而講課比賽為多媒體技術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契機。青年教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往往各有所長,有的喜歡Authorware,有的擅長3DMAX,有的熟悉Flash制作。講課比賽時的交流與學習,不僅讓青年教師們相互學習了多媒體制作的技術,也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多媒體課件制作水平。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是很費時間的事情,要提倡資源、信息共享。不同課程有些素材是相同的,例如在專業基礎課中用到的各種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現象原理分析圖,各種光的干涉、衍射圖樣,不同光學系統的成像示意圖、光路圖等,在一些專業課中也可能用到。各種光學儀器及實驗設備的結構圖、儀器及設備的實物照片,也可以共享。另外拍攝儀器操作過程,制作分解動作圖等都需要各位教師通力協作。網上也有許多信息資源可以利用,相互告知并交流下載方式。
如何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也是演練的重點之一。多媒體技術節省了教師的板書時間,可以增大課堂教學容量,增加課堂教學密度。但是理工類學科的特點則是在某些抽象或晦澀的知識點,教與學雙方都必須耐住性子,細心體會,“細嚼慢咽”。如果教師不注意控制節奏,信息量太大,學生“進食’,會阻塞,更不要說“消化吸收”。用多媒體講解公式推導是一個難題,需要仔細考慮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用適當的連線表示邏輯關系,不同顏色顯示相對重點,流程速度與學生的思維速度一致。教師仍需把講臺當作舞臺,需要形體語言,需要聲情并茂,需要與“觀眾”的眼神接觸與碰撞。
講課比賽促進了多媒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學校近年舉辦的多媒體課件制作比賽中,光學與電子科技學院的青年教師兩次拿到一等獎。經過幾年努力,青年教師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已逐漸成為教學、課程建設的骨干力量。特別是在近兩年開展的教師教學工作業績考核中,成績為A的有三分之二以上是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有三位只有講師職稱的教師獲得學校“教壇新秀”、“青年園丁”、“三育人先進”等榮譽稱號。
- 上一篇:銀行科工作人員個人小結
- 下一篇:教育局完善招生管理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