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學法指導
時間:2022-03-21 09:24:00
導語:談論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學法指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法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方法的總和,學法直接關系著學習效果的好壞,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保障,為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粗淺的探索。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法興趣習慣
學法,它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求知的過程中所積累的成功的經驗和方法的總和。它是保證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得以順利進行的有關學習活動的經驗系統。學法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當學生學會了怎樣去學習、怎樣去記憶、怎樣對自己的思維作出科學的判斷和分析,這樣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就會提高自己的自教和自學的能力。本著此目的,我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進行了一些粗淺的探索。
在探索研究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抓學生語文學習的常規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著重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背的習慣培養,進而探索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
一、建立常規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我給每位學生印發了一份《語文學習常規》。
學生的年段語文學習常規要求如下:
(1)備置《現代漢語詞典》和《成語小詞典》等工具書。課內課外,遇到疑難字、詞,要自覺勤查勤翻,做到積極掌握、熟練使用。
(2)制定讀書計劃。
(3)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學會勾、點、圈、劃、批的讀書方法。
(4)主動、專注、細心地聽話。在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發言,聽報告、聽廣播及平時交談等聽說環境中,訓練快速而準確地捕捉住對方說話要點的能力。
(5)積極、主動、大膽的練習說話。上課發言,音量放開,不僅敢說,更要能說、善說,努力把要說的內容用普通話準確、清晰地說出來。
(6)作業書寫筆順正確,筆畫清楚,字形規范,字體端正。作文書寫行款格式正確,卷面整潔。
(7)建立語文學習資料庫。
二、激發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積極趨近的心理傾向。如果學生對自己所學的某一門學科感到興趣,甚至入迷,就會抱著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愉快地學習,他的潛在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發揮,就會增強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信心。語文原本是集古今中外名篇美文于一體,融天文、地理、歷史于一身,將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等交織在一起的一門課,我們必須運用形式多樣,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并符合語文教學規律的眾多手段來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既全神貫注,又輕松愉快的上好語文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找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來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在學習了文言文后,學生對其中的燭之武、文種、鄒忌、觸龍等四人的口才非常佩服,于是我就抓住機會向學生說明口才在當代社會人際交流之間的重要性,并向他們推薦雜志《演講與口才》,同時我對學生要求,在班級中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開展辯論賽。學生根據各自的觀點,自動分成了正反兩方,找資料,想對策,在辯論賽中正反兩方的同學表現都非常出色,不時博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這樣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口才;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為了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在班中又模擬召開記者招待會,讓同學們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采訪,并請校報的小記者們也參與這一活動,講述他們平時采訪學校領導、老師和同學時的感受,這樣學生興趣很濃,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實際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培養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一種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給學生今后的學習乃至終生學習都帶來益處。因此,我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主要培養學生三方面的習慣。
(一)培養學生動筆的習慣
1.培養學生上課記筆記的習慣
我要求學生上課要做到“筆到”,聽課過程中要學會記筆記,將老師上課講的有關內容有選擇的記下來,并及時將聽課筆記加以整理,認真進行復習,過一段時間就要將聽課筆記好好翻一翻,以便鞏固記憶,掌握所學知識。
2.培養學生自建資料庫的習慣
我要求每位學生學習自建“語文資料庫”,并對學生“語文資料庫”的目錄作如下編排:
(1)容易讀錯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習慣性誤讀字)。
(2)容易寫錯的字(形近字、習慣性誤寫字)。
(3)容易用錯的詞語、成語(同音或近音異義詞語、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4)容易用錯的標點。
(5)文學常識:①古代;②近代;③現代;④外國。
(6)文化常識:①稱謂;②歷法;③職官;④地理;⑤科舉;⑥其他。
(7)中國名言、警句。
(8)語法知識:①短語;②單句;③復句;④句群;⑤病句。
(9)修辭知識(常見的12種修辭格)。
(10)常見的文言實詞。
(11)常見的文言虛詞。
(12)寫作知識:①精彩記敘文文段摘錄;②精辟論點集錦;③論據大觀;④應用文。
準備好本子,編好目錄,一個語文資料庫就建立起來了,我會要求學生源源不斷地往“倉庫”里裝“貨”,平時學生自己見到的知識,就按資料庫的分類進行整理,教師在適當的時候也進行檢查。這樣既充實了學生的知識水平,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3.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首先向學生講清寫好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根據學生實際,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自己抽出一定的時間,專門講解書寫的技巧,同時要求學生自備一本鋼筆字帖,每天讓學生抽出時間練字,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對學生進行書法過關考核。并組織展覽作業,開展書法比賽等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練字的興趣,又讓學生在練字的過程中感受到進步的快樂。
(二)培養良好的誦讀習慣
朱熹曾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篇,自然上口,便久而不忘。”可見誦讀的重要性。但現在因為學生學的科目較多,忙于應付各種作業,真正讀書的時間反而少了,誦讀的習慣更加欠缺。因此,我首先從課堂教學抓起,在課堂上加強誦讀的訓練,課課必讀,恬吟密詠,培養語感。讓學生通過讀去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通過讀去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通過讀去理解如何有條有理地去說明道理;通過讀去理解如何形象生動地描繪事物。此外還舉行詩歌朗誦比賽,以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另外還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特別是經典名篇,在課外開展讀書活動,帶學生走進圖書館、閱覽室,增強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
由于升學的壓力,學生普遍對社會生活缺乏了解關注,因而造成作文內容空洞貧乏。針對這種現狀,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敏感度、責任感,引導他們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首先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文以載道”,我們結合語文標準,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讓學生掌握分辨真善美的標準。其次要求學生勤寫觀察日記,對生活一有感觸就以文字的形式來加以表達,促進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意識的培養。同時我也不斷培養他們的生活情趣,讓他們走出校園,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四、指導方法
語文學習方法有著廣泛的內容,習慣的培養只是語文學習方法中的一種,我在重視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同時,也適當也介紹其它的一些學習方法,如課前預習法、課后提示法、比較學習法、總結鞏固法等等。引導學生吸收他人之經驗,取長補短,積極探索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每次大的考試后,讓語文考試成績較好或進步較快的同學談他們學習語文的心得體會,并請這些同學總結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以期對全體同學起到啟迪的作用。通過這些活動,使同學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成績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也使學習語文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
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學習目標就會有不同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也有著種種困難,但只要我們始終堅持循循善導,堅持對所有學生實行切實有效的學法指導和訓練,并正確引導和放手讓學生探索、總結、合理利用,將教師的教法改革和學生的學法探索相結合,就必定能讓學生學會學習,不斷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