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8-28 03:17:15

導語: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一、普通高等院校政治經濟學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傳統主流地位喪失,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政治經濟學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發揮了巨大的理論指導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西方經濟學理論在我國也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實踐領域,開始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對政治經濟學的主流地位造成了沖擊;而在普通高等院校,對于政治經濟學的重視也日趨下降,西方經濟學思想理論大行其道;一些媒體評論,面對社會經濟現象時更多地應用西方經濟學理論來進行分析,政治經濟學領域大家、名家效應不足。因此,使得部分學生對政治經濟學存在錯誤劃分,更多地將其同《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等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等同,對其經濟理論地位理解、應用不到位,甚至認為政治經濟學是邊緣化、過時了的學科,思想上缺乏對政治經濟學的正確認識,學習積極性不高。1.2教學模式手段單一,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由于政治經濟學理論性強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采用純理論教學模式,即傳統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課堂上仍然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處在從屬地位,課堂參與性不高,課堂內容枯燥,缺乏師生間的互動,即使加194InternetEducation互聯網+教育入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仍然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由于政治經濟學的優勢地位下降,政治經濟學的專業教師數量下降,部分高校師資隊伍良莠不齊,一些新進老師對課堂的駕馭和把握能力相對較弱,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缺乏學習政治經濟學的興趣。三是市面上政治經濟學的教材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部分教材知識體系不清,存在混亂、重復等現象,使學生在學習容易產生困惑,難以開展深入的學習。四是政治經濟學作為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學科,相較于其他專業科目來講較為孤立,其資本主義理論部分同西方經濟學理論存在交叉,社會主義理論部分又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部分有所重疊,易使學生低估政治經濟學學習的必要性,缺乏學習的動力性。1.3師生學科背景存在差異,教師授課難度大。在當前的高考制度下,我國大部分省份在高中教育階段仍然采用文理分科的模式。文理分科在使學生掌握基礎學科理論的同時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特長,針對自身的不同需求與能力選擇所擅長的學科,使學習更具針對性,避免學習資源的浪費。但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階段則是按照專業選拔人才,尤其是經管類專業,既招收文科背景的學生,也需要理工類學科基礎的人才。這就造成了政治經濟學授課時的矛盾:首先是在一些基礎理論的講解上,文科背景的學生在高中時已經有所涉獵,再次講解難免有所重復;而對于理科學生來講,這些仍然是新鮮的知識概念,亟須老師的講解;其次是對于政治經濟學基礎公式,如產業資本循環條件等,理科學生理解較為容易,文科學生則需要老師花費更多地精力來講解;最后教師的學科背景也會影響授課效果,尤其是其所帶班級以對立學科為主,極易產生教學矛盾。綜上所述,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科背景的差異使得授課難度無形中加大,不利于政治經濟學學科的教學工作。1.4部分理論與現實問題脫節,缺乏應用性。我國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當前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在馬克思的社會階段理論中,社會主義社會是最進步的社會階段,是生產力高度發達,是物質資料極大豐富的社會,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滅忙階段后的產物。我國的社會主義是直接建立在封建社會的基礎上,跨越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然而社會形態可以跨越,生產力發展水平是不能夠跨越的,因此在共產主義實現之前,我國仍將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將仍然存在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并存、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方式并存的情況。這就使政治經濟學中的部分理論與實踐產生了矛盾的情況,例如,“利潤”的概念,在非公有制企業中按勞動要素分配的工人的勞動該如何界定,倘若授課教師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支撐的話,極易造成學生的混亂,使學生難以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應用性。

二、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對策探索

2.1堅持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地位,提高思想認識。堅持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地位,提高思想認識是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索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前提條件。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堅持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地位。與西方經濟學思想不同,政治經濟學具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堅持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地位,即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都有著重要意義。堅持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地位,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政治經濟學這門學科,既要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政治經濟學這門學科,更要形成有利于政治經濟學發展的學術氛圍,提高政治經濟學的地位,提高思想認識。2.2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索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科技不斷向前發展,技術手段不斷進步,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也應該要不斷地創新。針對政治經濟學偏重理論的這一特點,可以引入互聯網+模式,例如“藍墨云”等線上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度;在授課的過程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用政治經濟學理論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進行分析,將生活中的具體案例引入課堂教學環節,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分析具體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采用“第二課堂”等形式,帶領學生赴當地企業參觀,同一線工人、企業管理者進行交流,豐富課堂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3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探索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探索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索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院校師資水平的高低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決定了該校的教育水平。因此,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對于普通高等院校探索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至關重要。

三、結束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索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提高政治經濟學地位,創新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大學生更好地掌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更好地運用政治經濟學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專業性、實踐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顧海良.新發展理念的新時代政治經濟學意義[J].經濟研究,2017

[2]洪遠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J].經濟研究,2017

作者:盧麗艷 王小琬 單位:黑河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