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研究

時間:2022-11-30 10:48:31

導語: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研究

【摘要】大學生是具有創新創業潛力的一個重要群體,大學生創業教育也是各個高校擺在突出位置的一項工作。如何提高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效性,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的長效機制,值得我們思考。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貫穿于職業生涯規劃之中,將會更好地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從而培養出大批的創新創業人才。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

經濟社會的轉型促使我國出現了創業的熱潮,國內外大量的實踐也證明了,沒有全社會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精神,就不會有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和祖國的昌盛興旺。黨和政府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報告中共有54處提到了創新,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少年強則國家強,國家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也促使高校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方面有所思考,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建立已然成為高校研究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高校創業教育開展地如火如荼,但是更加傾向于將創業當作一門必修課程來進行教育,著重于學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但是真正從喚醒學生創業意識,到進入社會實現創業夢想,讓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實踐中落地生根與開花結果,這其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的創業教育開展形式雖然起到了普及創業知識的作用,但是還不能滿足當前大學生創業實際的需求。當前的創業教育只在某一個學期開設相應的課程,這樣“滴水”教育是短暫的,效果也是不顯著的。創業教育應該是“流水”教育,從學生進校伊始的入學教育中就有所體現,直到學生畢業以后,創業教育應該細水長流般慢慢滲透其中。更應該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指導,從而真正實現創業教育的目的,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1職業生涯規劃概述

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一般認為是指結合個人自身情況、眼前的機遇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教育計劃、發展計劃,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生涯規劃教育與輔導是從幼兒園開始的,在進入大學之前,學生已經經歷了相對完整的生涯認知、生涯探索、生涯準備等階段的教育。步入高校以后,基本上對于自己想從事什么職業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而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中缺乏生涯規劃的內容,因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幾乎是從零開始。大學生年輕充滿激情,敢想敢夢,敢打敢拼,很多人都將創業作為生涯規劃的第一步。但是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與創業教育課程又不是一致的,甚至在有些學校的課程安排中,他們是可以互相替代的。這樣的課程設置與教育方式顯然是不合理,因為二者既相輔相成,又缺一不可。因此,在職業生涯規劃視角下進行大學生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的內容貫穿于生涯規劃的始終,既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開展了創業教育,又對學生的生涯規劃進行系統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學生獲得個人全面發展的同時也有助于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制的建立。

2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容

2.1點燃學生創業激情,培養創業意識要想取得創業的成功,創業者必須具備自我實現、追求成功的強烈的創業意識。強烈的創業意識,能夠幫助創業者克服創業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將創業的目標作為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而且,創業的成功也是思想上長期準備的結果,事業的成功總是屬于有思想準備的人,也屬于有創業意識的人。我國基礎教育中忽視了對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和創業指導的教育,因此高校必須承擔起這一重任,通過課程建設和實踐活動等相結合的方式,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讓學生對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對創業的基本要素、概念與特征有進一步的認識,掌握開展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2.2培養學生創業素質,提升創業能力創業能力是一種特殊的能力,這種特殊的能力往往影響創業活動的效率和創業的成功。創業能力一般由決策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專業技術能力與交往協調能力等組成。大學生創業教育從培養未來創業者的角度來說,應該解析并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洞察力、決策力、組織協調能力與領導力等各項創新創業素質,不僅要注意在教育和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培養,更要注意優化學生素質的整體結構,使學生具備必要的創業能力。創業是一個充滿創新的過程,這就要求創業教育必須培養出創業素質高、能夠因地制宜及時提出新方案、不斷拓展新路子的創業者。2.3引導學生創業認知,認識創業環境創業是一種社會活動,從本質上講,創業與環境的關系就是人與社會的關系。因此大學生創業也是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古語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為了培養合格乃至優秀的創業者,高校創業教育必須扛起引導學生認知當今企業及行業環境的重任。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教給學生學會分析創業環境的方法,抓住機遇,避免風險,掌握商業模式開發的過程,從而進一步創新商業模式。目前國家政策與社會發展掀起的創業大潮,給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強勁的支持,只有指導學生對創業環境進行全面的認識,才能為其創業奠定更堅實的基礎。2.4鼓勵學生體驗創業,模擬創業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應該在創業實踐,只有真正把創新的點子轉化成創業的實踐,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大學生創業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課堂上,也不僅僅是理論的學習,更應該通過創業計劃書撰寫和創業實踐模擬大賽來開展。這樣不僅能深化學生的理論學習,更能讓學生對創業準備的各個環節有體驗性的認知,包括創業市場評估、創業融資、創辦企業流程與風險管理等,從而真正孵化出能夠落地實踐的創業項目。

3生涯規劃視角下創業教育的途徑

3.1以創業教育課程為依托,完善教育載體因為國家的重視,將“創業基礎”課納入本科必修,這也意味著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大力開展與實施。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基本能夠掌握創業的概念與內容。但是目前高校創業教育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比重很少,只有一個學分,在具體落實中也未進行分層指導與教育,僅僅將其作為一門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業知識普及課程。從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講,每一位大學生對自身的規劃不同,面向就業的同學占大部分,只有少數同學面向創業。也正是這少部分同學有著更為強烈的創業意愿與潛質,對他們進行創業知識的普及課程是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創業需求的,因此需要針對其開設更為深入的創業教育課程。在全校范圍內,開設有關創業教育的選修課程,進一步強化創業知識學習和創業技能的獲取。在課程體系之外還要多開展提高創業能力的講座與培訓,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多層次全方面地接受創業教育。3.2以職業能力測試為依據,展開個性指導“認識你自己”是鐫刻在德爾菲神廟上的一句箴言,也正是人不容易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所以需要借助心理測驗來幫助人們認識自己。為了更好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教育,高??梢越柚殬I能力測試,幫助學生科學、理性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與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創業的,因此通過職業能力測試可以讓學生能夠從分工日益精細的社會中尋找能夠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職業,努力使自己成為高素質綜合型人才。也可以讓有意向且適合創業的學生認識到自己具備了從事創業的基礎,可以邁出其創業生涯開始的第一步。從能力層次和范圍來講,只有具備了創業的基本能力,才能將自己的所學所思側重于創業之中,以項目、活動為引導,使自己在創業實踐中有所建樹,在眾多創業者之中脫穎而出,進而達到自己職業生涯的成功。3.3以校園環境建設為保證,構建培育系統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光靠一兩門課程的開設就能實現的,還需要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建設完善的創新創業培育體系。這一良性循環的完整體系應該包括政府、高校、家庭、學生等多方面的要素。作為高校來講,要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業環境,打造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同時以“挑戰杯”等創業設計類競賽為載體,促使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全方位對渠道地加強對學生創業過程的指導。另外高校還要將創業教育滲透到各個年級,從新生進校伊始進行全程跟蹤教育。政府作為一個重要的主體也要在政策制定、服務體系等方面為高校創業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家庭也要在學生的創業和生涯指導上給予支持,為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只有這樣形成一個全方位的立體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培育體系,才能使大學生創業教育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張成聯 單位:鹽城工學院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薛浩,陳萬明,張兵,陳桂香,韓雅麗.高校創業教育中的誤區反思與對策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16(2):74-78.

[2]楊積芬.職業生涯規劃課與大學生就業軟實力關系的實證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2):69-73.

[3]嚴建雯.大學生創業心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21):180-181.

[4]溫晶.從心理激勵視角探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J].才智,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