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實踐活動與實踐能力研究

時間:2022-10-30 10:56:41

導語:中小學生實踐活動與實踐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生實踐活動與實踐能力研究

【摘要】社會實踐屬于一種內涵豐富的活動形式,而中小學的實踐活動,則需要他們走出校門、接觸社會,自己動手操作。所以,社會實踐活動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促使他們得到健康成長。針對中小學生實踐活動實踐能力的關系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生;實踐活動;實踐能力

一、中小學生實踐活動和實踐能力之間的關系

(一)社會實踐活動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中小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了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將中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分為幾個部分:創新實踐、思考能力、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學習能力。這些能力要求學生參與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不但要在活動中進行思考和探索,而且也要在實踐中進行價值判斷、選擇。最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二)社會實踐活動能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在新的時代,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越來越重要。過去學校和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其他能力。而社會參與能力作為實踐能力中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將來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學生不能積極的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那么對社會的關注也會降低,甚至不利于學生將來的工作和發展。隨著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渠道越來越多,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參與進行正確引導,增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促使學生通過合理的渠道來行使權力、參與實踐。(三)社會實踐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實踐能力的構成中,團隊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社會實踐活動大部分是集體參與的活動。而且社會實踐活動里的參與者必須圍繞統一目標來完成,這樣一來,學生不但要以個人的形式完成團隊任務,也要保證團隊目標的完成。所以,社會實踐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四)社會實踐活動能幫助學生了解社會。中小學生將來不可避免的會走上社會,離開學校,因此對社會的正確認識非常重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能促使學生參與、動手、思考、解決問題,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且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會引發一些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促使他們形成自身的理解。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群眾和社會,正確了解社會。(五)社會實踐活動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因為社會實踐是現代教學的一部分,主要以學生的個人參與為主。同時,社會實踐活動也是鞏固所學知識、吸收新知識的途徑,其不受教學大綱的限制,學生可以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自由發揮,自己動手操作。從而真正的磨煉學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如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擁有了興趣和動力,才能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發揮出無窮的力量。為此,教師要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進行正確的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索。舉個例子,在向學生講解“我們身邊的動物”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觀察各種形態的魚,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菜市場去觀察。在觀察的時候,學生對魚的體態進行了思考,并且向教師提出了問題:魚是用什么呼吸的?如何知道魚的年齡?魚一分鐘呼吸多少次?教師可以因勢利導,以興趣導入知識。先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然后再鼓勵學生向他人詢問。如果學生仍然沒有得到結果,則可以買一些魚帶回去觀察,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強調實踐活動的體驗性。在中學的政治教學中,有著很多和生活實際相連的內容,如經濟常識、政治常識等。在講述這些內容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舉個例子,一位教師設計了“職業生涯體驗日”的社會實踐活動。第一,教師通過調查問卷,讓學生選擇幾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職業,了解學生的職業傾向。第二,教師從調查問卷中選出學生最感興趣的10個職業,通過學校資源、家長資源聯系相關從業人員,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也要隨時和學生進行溝通,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第三,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當地的人才選舉會,促使學生體驗求職生活。而且也要讓學生了解自己想從事的職業的現狀,以及所需的技能和素質等。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能激發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三)促使社會實踐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中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動腦能力,從而更好地成長。為了更好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教師要促使社會實踐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而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和書本。舉個例子,一名教師組織班級學生,自愿組成了“雛鷹假日小隊”。這個隊里的同學們會在節假日里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的種類非常多,而且內容豐富。教師先召集小隊成員,向他們說明參與活動的性質、方案等。促使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用在實踐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雛鷹假日小隊”第一次開展了宣傳“青奧會”的活動,并準備了親自制作的小禮物。小隊同學在周末,來到了人流量較大的商場,向路過的行人分發青奧會的資料,并贈送小禮物。“雛鷹假日小隊”的第二次社會實踐活動,名為“春節平安教育活動”。由教師帶領學生前往超市、公交站臺等,再向路人講解交通規則、煙花燃放注意點、交通安全標志等。不但促使學生克服了膽怯心理,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社交能力、應急能力。同時,這也使得學生提升了實踐能力,獲得了更多交通安全知識。(四)通過學科定位來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圍繞學科核心來進行,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只有促使社會實踐活動與課堂進行了結合,才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將知識運用在社會生活中。舉個例子,我國軍隊目前處于改革的背景,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與“東方綠洲、體驗軍旅”的社會活動。在開展活動時,教師要使我國軍隊改革的背景和中學政治常識“人民軍隊屬于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基石”結合,幫助學生了解軍人的生活、背景。也可帶領學生到軍營進行體驗,觀察軍人的特質。再要求學生撰寫一篇感悟,選出質量最優的文章進行表揚。最后也要讓開設投票環節,讓學生選擇出軍人最重要的優秀品質有哪些。最后發現,學生對軍人優秀品質的投票,最多的有“責任感”“敬業愛國”“頑強不屈”這幾項。學生也感受到了軍人情懷,提升了綜合素養。

三、結語

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途徑,所以必須要進行教學改革,引導學生走出學校,對社會進行體驗和感知,從而提升他們的社會認知能力,為他們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曉倩.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赤子,2017,(04):225.

[2]劉繼宏.基于建立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5,(02):40.

[3]王桂亮,韓志亮,姚明華.中小學課程開發與創新精神培養[J].教育研究,2014,(09):139.

[4]孫彩霞,余群英.建構中小學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J].中國德育,2014,(16):25.

[5]閆龍,殷世東.論中小學社會實踐課程的特征、功能及實施模式[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04):102.

作者:林敏俊 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