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作業成因及策略

時間:2022-03-18 10:00:09

導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作業成因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作業成因及策略

一、留守兒童不愛完成作業的成因

(一)家庭監管不力。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由雙親變成了“單親”,更多的是隔代監護。不是監護人年邁體衰文化程度不高,就是家里農活繁重;不是家庭溺愛嬌生慣養,就是缺少較好的教導。長此以往,就造成學生的作業缺乏應有的指導和督促而不能按時完成或很好地完成,學生的學習水平也不能得到應有的發揮和提高,導致留守兒童學習興趣喪失、作業無人輔導、學習表現差等現狀。(二)家長與教師之間溝通少。因種種原因家長很少走進學校,就造成教師和家長零距離接觸的時間少,共同管理學生脫節。通常開學來到學校報名時,有的還是其他的家長代報,和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簡單的交流幾句,然后就把一切希望寄托于教師。即使有學生家長來到學校,只是和自己的子女簡單的交流幾句就離校而去,從來不利用好機會和教師交談。(三)作業樣式死板單一。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作業布置缺乏靈活性,機械、重復、單一的作業使學生感覺枯燥,失去了完成的積極性。學生每天完成的家庭作業中沒有太多的創新性、實踐性、挑戰性來激發學生的完成興趣,再加上學生不僅缺乏指導,而且不能完成還要受到教師的批評,使得學生對家庭作業既感到厭煩又不得不去完成,有的學生甚至達到了對作業產生恐懼、甚至逆反或厭學的情況。提起家庭作業就會反感,想盡各種辦法進行逃避,要么亂做,要么不做。

二、促進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有效完成數學家庭作業策略

(一)改變觀念,提高家庭監管力度。改變觀念有兩層含義,第一是要改變留守兒童家長的觀念,第二是改變留守兒童自己的觀念。1.要讓留守兒童養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家長的觀念,讓家長明白自己的立場,讓家長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家庭作業。兒童天生貪玩,而且自控能力很差,所以就要請家長督促學生完成家庭作業之后再玩耍。我相信家長對孩子負責了,這些留守兒童肯定會有所進步的!2.要讓留守兒童養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重點要做的就是改變他們的觀念。教師要多了解留守兒童的情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面對那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留守兒童,教師可以找他們個別談話,談談父母為什么那么拼命工作?談談農民面朝地背朝天的工作有多辛苦?談談那些比他們更艱苦的學生為什么還努力讀書?談話的目的只是想讓學生覺得讀書的重要性和父母的不容易,讓學生改變自己被迫學習的觀點,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二)改變形式,豐富家庭作業。1.棄多求精。給留守學生的作業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這對于當前泡在作業堆中的學生來說更有現實意義。單純強調多練是不行的,只有練得準,練得巧,練得及時,練在刀口上,才會有更好的效果。小學數學《口算訓練》是為了鞏固學生的計算能力,每一頁一般都有三片,每一片都設計20道計算題,也就是每一頁幾乎都有60道計算題目。經過觀察,我發現每一片的計算題目都差不多,完全可以讓學生三選一,完成其中一片,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檢測了學生的計算能力。2.棄難求易。經我觀察分析,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大多是留守兒童,而且他們都還是學困生。教師布置作業應該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所以我認為家庭作業不能布置很難的題目,有挑戰的題目可以放在課堂里進行,為留守兒童著想,家庭作業要棄難求易,這樣可以幫助留守兒童養成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3.棄死求活。這里的“死”是指死板,也就是家庭作業不一定就是書面作業,也可以是實踐作業。比如說學習了元角分,就可以讓低年級學生幫爺爺奶奶去商店買東西,通過付錢、找錢這一過程,再來學習購買商品的應用題,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三)生活上的照顧,促成情感交流。教師可以利用下午放學或節假日,走進基層、走進村子、走進農戶(學生家里),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進行家訪。只有深入到學生家庭,在生活上予以關心照顧,促成有效交流,才能獲取學生更多的情況,還能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只有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上傾注了更多的關心和愛,才能對學生對癥下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承剛.如何改善留守兒童家庭輔導缺失問題[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3(2).

[2]儲名方.對作業有效設計與評價思想的再認識[D].華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高達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界石鋪鎮教育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