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研究
時間:2022-03-04 01:58:19
導語: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中,由于城鄉二元制經濟體制的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留守鄉村兒童的出現。關于如何讓這些孩子共同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落實“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助推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參與式觀察法、邏輯分析法,結合“舞蹈公益百校行”活動,解析了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必要性,進而嘗試性提出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動力是源自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里的尊重及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其合作機制應該是政府主導掌舵,社會力量劃槳、政府搭臺,社會力量唱戲的協同治理。以期推進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讓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得更加完善。
關鍵詞:留守兒童;社會力量;關愛;動力;合作機制
歌星韋唯在《愛的奉獻》中有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當前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問題的治理上,需要家庭、學校、政府及社會力量共同獻出這份愛,讓留守兒童彌補缺失的愛。那么,是什么樣的動力及合作機制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中來,文章對此開展了研究。
1個案素描:舞蹈公益百校行活動簡介
為貫徹《湖南省兒童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切實關愛留守兒童、促進兒童全面健康成長,由湖南省婦女聯合會指導、湖南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主辦,湖南省部分高校體育、藝術學院和各地方藝術培訓學校等社會力量承辦、發起的“溫暖微行動•舞蹈公益百校行”活動,該活動旨在通過舞蹈實踐學習、比賽觀摩等,讓留守兒童全方位認識、學習舞蹈,培養感知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其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自2017年1月1日啟動該活動以來,由省內部分體育、藝術學院及其他40多所藝術培訓學校的100多名教師組成的社會力量,深入到全省27個縣(市、區)100所中小學,完成了近1000學時的免費舞蹈培訓課程,惠及1萬多名農村留守兒童,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
2大勢所趨: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必要性分析
結合舞蹈公益百校行活動的分析,讓社會力量參與到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中來,是非常有必要的。2.1有限職能政府呼喚社會力量政府職能的有限性,政府不是萬能的,追求有效的治理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參與。術業有專攻,政府在某些領域的服務職能可以沒有社會力量做得好,比如說舞蹈,讓更加具備舞蹈專業資質的企業或者機構去彌補短板。故而,需要整合社會力量這一治理主體的參與者,實現多元化的治理,但是政府占據主導地位。2.2差異化需求需要社會力量。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宗旨是滿足公民的合理化需求,實現為人民謀福祉的目標。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政府難以一一應對,而此時作為替補角色的社會力量,能夠較好地履行這一角色,故而,滿足人們差異化需求上,社會力量具有一定的優勢。2.3家庭離散化治理對社會力量的需要不可或缺。在當前中國的農村,學術界流行著這么一句話,農村號稱993861部隊,99指老人,38指婦女,61指兒童,而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家乃小小國,國乃萬萬家。作為政府治理的最基本單元,家庭的離散化問題,給社會的穩定帶來了隱患,而留守兒童的數據比較大,故而,需要借助于政府之外的治理力量,社會力量的介入,可以有效地緩解政府治理的困境。
3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動力
通過對舞蹈公益百校行活動中的社會力量參與關愛留守兒童的動力進行分析,試圖嘗試性歸口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3.1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內涵。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指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求是呈現出金字塔的形狀,總共分為5層,最底層是人的第一層次需要,生理需求,即對衣食住行的需要。第二層次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正如陳奕迅那首《穩穩的幸福》歌里所唱,想要“穩穩的幸福”,滿足了第一層次的衣食住行了,就有了穩穩的幸福。第三層次的需求是對親情、友情、愛情的需要。第四層次的需求是對尊重的需要,第五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馬斯洛指出,人類的這5個需求可能由于個體的出身、文化差異等因素,可能出現跳躍進行的現象。3.2尊重需求刺激社會力量的行動。類似雁過留名,有個人或者組織傾向于自己做過某件公益的事,內心挺滿足,在當前追求知名度與美譽度的營銷氛圍下,有的組織機構進行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公眾會對這個組織產生好感,在消費的時候,進行品牌選擇時,會選擇這種有愛心的品牌。這是出于一種尊重。亦或者有的個人或者組織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后,進行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類似于給自己打造了良好的形象。3.3自我實現的需求吸引社會力量。有的個人或者組織思想境界非常高,不求名不求利,就是想為這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量力而行,既不宣揚也不知聲,默默無聞地奉獻,類似雷鋒精神。即使個人或者組織不是很富有,但是仍踐行著“如果我有一桶水,我就給人一碗水,如果我的財富是一條河,那必須得滋潤這條河流淌過的每一個地方”。
4協同治理: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合作機制
社會力量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中來,主體之多,何以進行有效合作,文章認為,政府就是那條串起所有珍珠的線,而社會力量就是那個每一個珍珠。4.1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協同治理。政府在治理中的地位必須保證是主導角色,而社會力量是協同、參與,政府扮演者搭戲臺子,社會力量進行唱戲的角色安排。當然追求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關愛留守兒童,助推其追求美好生活。4.2追求公益而非利益。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服務的行動中的多元化主體,其追求的是公共利益,即留守的兒童,讓其體會到缺失的愛,享有出彩的機會。任何個人或者組織在合作中,不得夾雜其他目標。4.3圓桌協商,平等對話。在合作中,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參與的社會力量不管是單兵行動還是團隊協作,均要有所協商,主體與主體之間開展的是平等對話,不存在上下級之間的關系。4.4項目化運作。多種社會力量參與關愛留守兒童,推薦以項目的形式驅動,便于治理,項目化運作,政府扮演項目經理的角色,其他社會力量是項目的參與方,項目的計劃、執行、檢查、反饋等,可以遵循SMART原則進行。
5結語
在13.74億人口的中國,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有效的治理工具。文章嘗試性以舞蹈公益百校行活動為個案研究,做點狀研究,解析了尊重及自我實現是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動力,而其合作機制是政府主導、公益導向、圓桌對話、項目化運作,在面狀的研究還有待更深一層次的探尋,以推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中來,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為進一步完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提供理論啟迪。
參考文獻
[1]黃誠.關愛和服務留守兒童研究述評[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3(6):1-7.
[2]黃誠.責任倫理和關懷倫理對構建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啟示[J].理論觀察,2014(8):73-75.
[3]黃誠.如何構建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幾種社會理論的啟示[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4,12(2):86-90.
作者:周振乾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 上一篇:留守經歷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 下一篇:獨立學院思政隊伍繼續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