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兒童美術教育思考

時間:2022-10-08 03:51:28

導語:新時期兒童美術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兒童美術教育思考

摘要:美術教育在對兒童人格的塑造、智商的開發以及促進個人全面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兒童美術教育作為傳統藝術教育當中的一類,對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當下的兒童美術教育卻存在有功利化、利益化等現象,對我國兒童的美術教育起到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本文就基于現代的兒童觀,對當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議,希望能讓更多的人重視兒童美術教育,讓少兒的藝術修養回歸本真。

關鍵詞:兒童教育;美術教育;新時期

一、現代兒童

兒童可以說是人整個一生的初級階段,是對這個世界探索與求知的階段,這個時候的人不管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在迅速的成長。兒童是國家、是社會的未來,所謂少年強則國強。特別是當前社會獨生子女居多的情況下,不管是社會還是家庭,對于兒童的關注程度變得前所未有的高,在很多家庭當中,兒童被當成“小皇帝”,這既是現代社會對兒童重視的表現,同時也包含了社會以及家庭的教育態度與價值取向的變化,這種對兒童的態度與看法即是兒童觀。兒童觀受到歷史角度、文化背景、民族以及生長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且,人類的社會對于兒童的態度是不斷認知與變化的。從歷史上來看,路徑是由輕慢到尊重、由強制訓誡到規律引導、由成人為中心向兒童為中心轉變。現代的兒童觀就是基于以上幾點內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我們的兒童美術教育必須基于現代的兒童觀,這樣才能獲得對人性尊重的內涵。

二、現代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在我們的兒童觀與現代兒童觀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出現的顯著問題就是兒童美術教育與現代兒童觀出現背離。其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家庭對于兒童的溺愛,將兒童當做實現成人理想的工具,不尊重其興趣愛好。使得兒童成為了成人社會競爭的犧牲品。不僅在家庭方面,學校以及外界的培訓機構也嚴重偏離了現代的兒童觀。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只是將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兒童,讓其模仿與學習。甚至還會出現,教師修改學生作品去參加比賽這種謀取虛榮的現象,使得本來應該夸贊的事情變的浮躁、虛假。尤其是一些民辦校外的美術教育機構,它們遍布大江南北,并且競爭激烈,以至于出現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一)虛假成果吸引家長

許多美術培訓機構為了能夠吸引家長的眼光,不惜用成人化的教學效果放在家長眼前,以這種虛假的方式來表示自身機構的教學水平。

(二)家長對培訓機構的期望過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當前絕大多數家長的心理,家長只憑自身的理想強制兒童去接受美術教育,兒童自身并非自愿。并且,由于當前社會浮躁等現象,許多的家長希望能夠在極短的時間看到孩子的“成果”,對于孩子的學習往往比孩子自身還緊張。

(三)社會導向錯誤

社會導向的錯誤催生出各種美術比賽,由于許多比賽主辦方自身專業素質的不高,以及對兒童美術理解的錯誤,最終誤導了兒童美術的自然取向。

(四)教師對美術教育缺乏正確認識

兒童美術教育行業“井噴”現象,導致大量的美術教師進入這個行業當中來。這些教師來源復雜、有些甚至根本就沒有經過專業的職前教育,自身對于美術的認識也不到位。在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以原有的知識從事教學,使得兒童美術教育變得扭曲。

三、如何讓少兒美術教育返璞歸真

在新時期的大背景下,要使得兒童美術教育步入正軌,還原真正的美學,要從學校以及校外培訓機構兩者進行把握。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校園環境創設

對于美術課程的教學而言,校園是主要的場所。校園環境創設的優劣能夠直接的影響到美術教學的質量。我們在進行校園環境創設的過程中,主要體現在裝飾與環境的布置上,讓更多的文化特點表現在其中。于此同時,學校也要建立“立足根本、著眼未來、面向世界”的基本理念,讓兒童能夠從小就接受多元化的美術教育。具體措施我們可以將各種文化融合進地圖、墻體繪畫、貼畫等中,這樣既可以豐富兒童的知識、開拓兒童的視野,也可以讓他們熱愛生活與藝術。

(二)創立多元美術教育

由于美術作為一門藝術本身的特性,僅僅依靠課堂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真實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對培養兒童的審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我國擁有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蘊,這些底蘊當中包含有多種多樣的民間藝術形式。我們對于美術的教育不能局限于美術,而是應該吸取多種藝術的精華,創立一個多元化的美術教育。以我國的傳統節日來說,這些節日的背后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故事,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再比如傳統的花燈、年畫等,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的探索這些具有我們中華民族特色的藝術,適當的引導兒童參加民俗活動,使得兒童能夠自覺的了解相關的知識,促進兒童的藝術文化生活。除此之外,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要創設相關的審美情景,盡可能的做到提升兒童對世界各種文化經典藝術的感悟,感受文化藝術的多樣性。美術教育并不能單純的認為是畫畫,它是多元化的,是包含一切的。

(三)返“本”歸“真”

什么是“本”?什么是“真”?在不同的學科當中都有不同的解釋。而在我們所說的美術教育當中,所謂“本真”就是幫助兒童美術教育回到真實與自然的狀態,“本真”即是真實;即是自然。對于美術教育工作者而言,他們應該首先意識到,本真并不是靜態的,更不是永恒的,不然那種沒有經過任何教育創作出來的兒童畫作也只會是短暫的。因此,所謂返本歸真拒絕的不是教育,而是不合適的教育。在進行兒童美術教育的過程當中,應當以充分認識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前提,并在這惡搞基礎之上實施適當的教育,而不是諸如許多美術培訓班那樣,將成人畫的樣式過早的融入兒童畫樣式當中,甚至出現不問美術本質,專為虛榮而進行美術教育。這從本質上就違背了美術教育的意義,也違背了兒童天性與自然發展。我們應該讓“本”與“真”攜手共行,智慧的平衡表現與表現什么,只有將本真兩方面都照顧好的兒童美術教育才是高明的兒童美術教育。

作者:趙俊卿 單位:平定縣文化館

參考文獻:

[1]陸明.校外美術教育對學生美術學習的重要性[J].南昌大學學報,2009(11).

[2]惠中.高等教育體系中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的思考[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2).

[3]齊文靜.淺談美術學習心理與教學特點[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1).

[4]劉明來.論美術教育中的創造力培育[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