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真正價值與實踐路徑

時間:2022-02-03 08:58:37

導語:美術教育真正價值與實踐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教育真正價值與實踐路徑

摘要:文章從美術教育的核心價值入手,從教育者自身素養和必須堅持狹義教育與廣義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兩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美術教育;價值;實踐路徑

一、美術教育的真正價值

教育是一種具有功能性的培養手段,包括個體性功能和社會性功能。美術教育的個體性功能是其固有屬性,社會性功能則是其衍生屬性。美術教育所蘊含的個體屬性和社會屬性都要求有與之相匹配的價值性。價值性是美術教育存在的重要前提,美術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才,直接面對的是個體,在促進個體成長的過程中推動社會文化建設。美術教育作為一種對價值選擇和期待的應然,是對生存價值、生命質量和美學意義的追尋與確證。“人作為有著自身需要、目的、追求、向往的活體,他總是為著某種目的而進行活動。因此,人所參與的活動總是涉及一定的價值傾向性和價值選擇的活動,都是追求價值、實現價值的過程。”①美術教育的作用,就是根據個體追求價值、實現價值的需要,賦予被培養的人才敬重美學、鉆研藝術、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價值功能,使其肩負起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的重任,承擔起傳承民族文化、連接世界文化的責任。美術教育的作用決定了美術教育的范疇,美術教育的形式決定了美術教育的廣泛性與研究性的結合,它既包括幼兒美術教育,也包括大學美術教育和成人美術教育,是基礎性教育與專業性教育的結合。但無論是基礎性美術教育還是專業性美術教育,其核心價值都是關于美的教育,其中既有關于研究美的學問,也關乎創造美的藝術技能。需要注意的是,過去,我國的美術教育尤其是中小學的美術教育,在以升學為指導思想的教育理念下,核心價值取向發生了偏差,輕視美的教育,重視美術技能,與美術教育的核心價值越行越遠。美術教育的核心價值應該也必須成為美術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只有堅持美術教育的核心價值,才能培養受教個體的想象力,引導受教個體建立起具有多重復雜美學情感的聯絡體系,奠定藝術創作的基礎。

二、美術教育的實踐路徑

雖然美術教育應從多角度、多層面著手,但必須確認美的培養是美術教育的核心規定性。換言之,必須超越現行的功利主義思想,從藝境的視角探索美術教育的內涵,提倡文化層面的美術教育觀,這樣才能凸顯美術教育獨特的含義,并使之在當下的美術教育實踐活動中發揮作用。一方面,必須確認美術教育的人文特質。誠然,高超的技藝、高標準的美術作品質量觀、認真負責的職業態度等均是美術教育的應有之義,但其本質規定性必須與藝術之境的美學維度相契合。對于真正的美術教育者而言,教育首先是自身充盈的生命力、創造力外化的活動,是人生價值大放光彩的展臺,是保持藝術自我、追求解疑釋惑的通道。唯有如此,才能使美術教育永葆本真,且彌足珍貴。另一方面,必須堅持狹義教育與廣義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所謂狹義教育,是指美術基礎性知識的教育。美術畢竟是需要手、眼、心互動才能產生的藝術,是將理想情感發展、進化為完整藝術品的手工作業。因此,在這個教育層次,堅持基礎性的美術技能(包括臨摹、素描、構圖、色彩、寫生等)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在這個教育環節,需要注意對受教個體的美術核心價值取向進行培養。取向是由事物特性所規定并選取的事物發展的應然傾向、趨向和向度,它屬于價值層面,體現了事物的目標價值與方向。教育者應該明了,今天的教育是為了給明天的社會培養德才兼備、明晰真善美內涵的、廣義上的美學鑒賞者奠定基礎,從而使受教者的美術思想的生成性與過程取向、能育性與實踐取向、價值性與超越取向、整合性與創新取向獲得基礎層面上的相互聯系、密切相關、辯證統一。廣義教育注重對正面美術作品感悟的培養。筆者認為,就藝術作品本身來說,是否具有正確與謬誤的區分,向來是藝術界眾說紛紜、爭辯不休的話題。因此,在美術教育尤其是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對“偽藝術”必須保持足夠的戒心。教育學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長”,是“經驗的改組或改造”內化生成的建構與發展的過程。美術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才的活動,是以過程的形式存在并以過程的方式展開的,既然過程屬性是教育的基本屬性,那么對于分辨能力尚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中小學生來說,把能夠弘揚正氣、培養品德的藝術作品以美育的過程引導到藝術作品核心價值取向的解讀上,比把那些充滿爭議的或者荒誕不經的藝術作品提供給涉世未深的受教育者解讀,更有益于他們的成長。美術的核心價值在于美的培養,其實現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素養,培養受教個體相應的藝術創作能力,以幫助受教個體獲得全面的美術教育,從而有利于他們的成長與成才。與成才。

作者:趙媛媛 單位: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教研室

參考文獻:

[1]李芳.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與路徑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15(11).

[2]楊培明.學校藝術教育的價值闡釋與實踐路徑.江蘇教育,2015(4).

[3]李彩彥.美學取向教學評價研究.西南大學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