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內部素質教育評價論文

時間:2022-05-27 09:10:00

導語:學校內部素質教育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內部素質教育評價論文

系統理論認為,結構是系統內部要素間穩定的聯系形式或方式。根據系統的結構功能原理,系統只有具備一定的結構,才能具有特定的功

能,在系統的發展變化中,系統的結構決定系統的功能。

學校內部教育評價是由多個要素組成的復雜系統,從結構上看,可分為以下幾個要素(即子系統):

1.評價目標。又稱為理想目標,是教育評價系統的導向系統。學校內部評價主要是為了改進教育者的工作過程和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因而

應把提高工作和學習的過程質量放在首位。

2.評價指標。是評價目標的具體化,它應充分地反映評價指標的要求。學校內部評價系統的評價指標的重點也應放在過程質量上,以便讓

評價對象隨時獲得工作與學習的有關信息,及時調整、及時改進、逐步提高。

3.評價主體與客體。學校內部教育系統的三大組成成分校長、教師、學生均應是評價主體,同時也均應是評價客體,這樣才能保證反饋信

息的全面性與準確性。

4.評價方法。學校內部評價系統的評價者一般不屬于專業評價人員,因而評價方法應兼顧科學性、可行性和教育性。

5.評價結構的處理方式。評價結果的處理方式直接關系著評價目標的實現,在學校內部,評價結果應主要作為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了解工

作、學習情況以及改進工作的依據,而不應作為經濟獎罰、提職晉級的直接條件。

(二)學校內部教育評價系統的功能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所謂功能,就是系統內部各個要素的組織形式在運動狀態下所發揮的作用。

教育評價是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運用科學的手段,對教育現象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因而教育評價功能總

是隨著教育價值觀的變化而變化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學的進步,教育價值觀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20世紀60年代以前,"世界各地的教育強調了一種選拔功能,教師和行

政人員的許多精力都用于確定在教育計劃的各個重要階段應淘汰的學生。"教育評價的目的是"選擇適合于教育的兒童",這時教育評價的功能主要表現為鑒定功能,即對教育成就、教育結果進行價值判斷,把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對象評定等級、區分優劣的依據。本世紀60年代以后,教育評價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育必須日益關心所有兒童與青年的最充分的發展,而學校的責任是尋找能使每個學生達到他可能達到的最高學習水平的學習條件,"教育評價的目的不再主要是鑒定和選拔,而?quot;創造適合于兒童的教育",教育評價的功能也相應地轉變為以導向、激勵和調控等教育功能為主。所謂導向功能,主要指評價目標和評價指標體系要具有方向性。我國的教育評價是以國家教育方針所確定的辦學方向和教育目標為依據進行價值判斷的;教育評價指標體系體現了教育目標和管理目標的要求,因而可為教師和學生指明教與學的奮斗目標。激勵功能,即教育評價具有激發行為動機,調動積極性的功能。評價可使被評價者看到自己的成績,找出不足,激發起改進和提高的內在需要與動機,增強信心,努力改進工作和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所謂調控功能,又稱改進功能,指在評價過程中運用反饋的原理,將評價信息及時反饋給被評價者,達到及時強化正確的教育行為,及時調整、矯正不當的教育行為的目的,從而使教育過程不斷地得到優化。

建立學校內部教育評價系統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質,調整教育者的教育行為,改進教育過程;對學生而言,不僅是鑒定學習成

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為了充分挖掘學習潛力,為學生接受終生教育、實現終生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學校內部教育評價的功能應以導向、激勵調控等教育功能為主,以鑒定功能為輔。

上述各個要素(即子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就構成了學校內部教育評價系統,這些要素在運動狀態下所發揮的作用,就構成了學

校內部教育評價系統的整體功能。系統組成要素的及組成要素聯系形式的變化勢必引起系統結構的改變,而系統結構的改變又必然影響系統功能的發揮。

二、目前學校內部教育評價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對評價目的認識不清。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1997年的一項抽樣調查表明,目前仍有13.4%的教師和31.3%的校長認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鑒定、考核。因而沒有把

搞好教育評價作為反饋信息,改進工作,提高質量的有效途徑,而僅僅作為一種管理手段。還有部分校長、教師認為自己工作很忙,根本沒時間搞評價,把日常工作與評價工作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認為評價是游離于日常工作之外的事情。

(二)評價系統結構不合理。

校內評價系統包括對校長、教師、學生的素質的評價及他們的工作、學習過程質量與結果質量的評價兩部分。目前,從結構來看,還主

要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的、鑒定性的評價,即校長(評價)→教師(評價)→學生,或者是校長(評價)→教研組長或年級組長(評價)→教師(評價)→學生。這種結構簡單、信息傳遞方向單一的評價系統,不僅未形成信息反饋網絡,而且也不可能充分調動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評價系統的功能未充分發揮。

系統的功能是由系統的結構決定的。由于目前學校內部評價系統的結構不合理以及對教育評價的目的認識不清,教育評價的整體功能未

能充分發揮,只是部分地發揮了評價的鑒定、選拔功能,而學校內部評價系統的主導功能即導向、激勵、調控等功能沒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地發揮。

三、學校內部教育評價系統的改進措施

改進學校內部教育評價系統應在明確評價目的和評價功能的基礎上,以優化評價系統的結構為重點和突破口。

(一)變鑒定式評價為交互式評價

即變原來的"上級"對"下級"的鑒定式單向評價為"上下級"之間相互評價的交互式評價。

首先,這種交互式評價應表現在系統內相鄰成分的相互評價上,即校長(評價)→組長(評價)→教師(評價)→學生,這樣,兩個相

鄰成分之間(校長、組長之間;組長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評價就形成了一個封閉回路,對于每一個個體而言,他就既是評價者,也是被評價對象,即他既是評價主體,同時也是評價客體。校長也不例外。而原來始終是被評價對象的學生也參與到教師評價中來,實際是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了。相鄰成分的相互評價應是校內交互式評價的主體,因為他們之間平時的聯系最多,相互最了解。

其次,這種交互式評價也可表現在非相鄰成分的相互評價上,即校長與教師之間、組長與學生之間、校長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上。從

理論上講,成分間間隔的距離越遠,評價的難度越大。如校長評價年級組長或教研組長比較容易,要準確地評價全校幾十位、甚至上百位教師就比較困難,而要準確地評價全校幾百、上千甚至幾千名學生就更困難,但并非不可能,只是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要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如校長通過聽課,評價教師的基本素質和教學質量;通過座談等形式評價有代表性的學生的質量。而教師可通過面談,學生可通過信箱等多種形式把自己對校長的評價反饋給校長,以利于校長改進工作,提高自身素質。這些評價方式盡管形式各異,有時卻能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二)學校內部評價應以自我評價為主

在自我評價中,"我"是評價者,同時又是被評價對象;"我"既是評價主體,又是評價客體,是一種主客體相統一的評價。自我評價可有

兩種情況,一種是為他人評價做準備的自我評價,即在他人評價前(特別是在領導評價前)嚴格按照與他人評價相同的標準所進行的評價;另一種是評價者依據評價原理、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可以自己確定)和評價目的主動評價自己工作或學習的過程或結果。我們更提倡后者,因為①它更能充分地調動被評價者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②標準和目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己確定,不受外界的控制和約束,同時又有較強的針對性。③不受時間和場合的限制,簡便易行。④可在較長時間內連續操作,機動靈活。⑤信息反饋迅速,便于及時調整、及時控制和及時改進。

北京市崇文區光明小學校長劉永勝認為:教師評價要以教師為主體,要強化教師的自我評價,從而通過評價變管理中的"他控"為"自

控"。他們在教學管理中,開展了"四自"活動,這"四自"是①自選內容,即自己選擇教學內容;②自請聽課,即自己請學生家長到校聽放心課,自己任意請其他教師和領導聽課;③自看錄相,即電教組把每一位教師的課錄制下來,課后自己安排一節課時間看錄相;④自己評課,自己評價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寫出評課報告。這種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該校一位教師看完自己的授課錄相后說:"自己上課時胸有成竹,課后感覺良好,認為是一節較成功的課,但看完錄相后,從教育行為、教學過程的設計都發現許多不足的地方。自己很不滿意,應當改進?quot;這是一個自我檢查、自我分析、自我鑒定、自我激勵、自我調控的過程,通過自我評價,既能使教師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比教師互評和領導評更能使教師心悅誠服,促使教師在完全自愿中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學校內部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

形成性評價又叫過程評價或進行型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工作中進行的,并突出發揮評價在進行過程中的控制作用。它可以即時掌握工

作中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或者掌握學生在學習中的錯誤類型以及學習困難的原因,便于及時改進,所以過程評價的本質是反饋→調節→矯正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形成性評價特有的反饋作用,必須要求兩個條件:一是必須與工作過程緊密結合才可能經常進行,反饋與矯正緊密結合才能取得改進的成效。二是必須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突出在工作過程中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完善,形成性評價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通過分析我們應認識到:

1.評價并不是游離于日常工作之外的。不少校長和教師認為,自己的日常工作非常緊張,根本沒時間搞評價,若搞評價也只能到期中或

期末進行,平時搞評價是與日常工作相矛盾的。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全面的,因為他們觀念中的評價,是終結性評價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