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教學法在體育舞蹈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18 08:47:41

導語:反饋教學法在體育舞蹈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饋教學法在體育舞蹈教學的應用

摘要: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普通的“注入式教學”會擴大體育舞蹈動作數量多、變化多的難點,使學生感到信息量大且復雜,不利于學生學習。反饋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總結出舞蹈動作的內在規律,梳理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反饋于課堂,由此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反饋教學法能夠很好地解決體育舞蹈動作數量多、變化多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體育舞蹈教學;反饋教學法;舞蹈動作

1前言

反饋教學法是根據“信息論、系統論和控制論”原理,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來的。反饋是輸出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經過一定的轉換,這部分輸出的信息又返回到輸入信息中,通過調整使再次輸入為更精確的過程[1]。反饋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和思考并行,總結出課堂規律,并將所總結的規律反饋于課堂。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所掌握的程度,以達到對知識深層化和深入化掌握的目的,并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智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它不僅能夠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地位而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還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信息交流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反饋教學法運用在體育舞蹈課程中,就是對體育舞蹈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并及時做出調整,最終使課程教學目標與教學結果吻合的過程。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學生常遇到體育舞蹈動作變化多的難題。動作的變化多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動作數量多;二是動作運行方向、路線變化多;三是每個舞蹈動作包含的元素多。這些問題讓學生在普通的“注入式教學”學習過程中,感到信息量大且復雜。由于反饋教學法的教學恰恰能夠全面地解決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的這三個問題,所以正確地運用反饋教學法,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2反饋法的特性和反饋內容

2.1靈活選擇方法和手段的特性。在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內在的各種聯系是通過各種反饋信息,把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外部環境、學生與外部環境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是通過對學生的思想、身體素質和舞蹈技能狀況進行全面了解而得出的。此外,學生通過分析教師的反饋回來的信息,明確學習目標、解決遇到的難題,從而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術。2.2及時準確預測教學效果的特性。通過一定量的信息反饋可了解系統某方面或整個系統的狀態[2]。單個動作和動作元素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著整套動作的學習效果,通過對基本動作和基本元素的學習情況的反饋,教師可以大體上了解學生對全套動作的理解程度并對其未來的掌握情況作出預測。2.3啟發與激勵學生對教學過程進行總結認識的特性。反饋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對體育舞蹈的學習方法進行思考,對學習過程進行探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通過對各種反饋信息的整合,學生可以加強對體育舞蹈基本元素的理解,總結出體育舞蹈基本動作的形成規律,最終認識到整套體育舞蹈動作內在連接的科學性,提高對體育舞蹈教學的認識。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自己總結出正確動作與錯誤動作之間的差別。通過教師、學生及環境之間信息的互動及反饋,學生可以提高對體育舞蹈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學習體育舞蹈理論及動作技術的主觀積極性。在該方法的輔助下,教師可以合理運用評定機制對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評定,深化正確動作、杜絕錯誤動作。2.4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反饋內容。教學活動應當有詳有略,不能所有知識一把抓。蹈教學中應著重針對五個內容進行反饋。第一是反饋對體育舞蹈的十個具體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包括具體的形成背景、發展歷史和國內外的現狀。第二是反饋對體育舞蹈身體姿態、基本動作技術、專項舞蹈技能、動作概念(方向、方位、運行軌跡及路線)的理解程度。第三是反饋對體育舞蹈中一般身體技術和專項舞蹈技能動作的熟練程度。第四是對體育舞蹈各個舞種基本技術和專項舞蹈技能動作的靈活運用和展現能力的反饋。第五是對學習體育舞蹈的目的、態度、興趣的反饋,并在課后對課堂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作出客觀評價。

3反饋教學的互動機理

3.1情境定義的互動機理。反饋教學的互動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的,在體育舞蹈教學中也不例外。所謂教學情境,是指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是任何影響教學過程和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課堂心理氣氛,教師、學生角色形象,是師生彼此交往的主要場所[3]。在實施情景教學前,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個預先認識和仔細思考的階段,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境定義”。其實,對情景定義的依賴性不僅限于具體的教學實踐,教學前的準備和教學后的評價同樣如此。情境教學多年來已日臻完善,常用的教學情境已經得到了準確的定義,其對應的教學行為也已經被精確的歸納出來。然而,學生自己對情境定義的總結與傳統的教學情境所提供的定義,并不完全吻合。教學情境希望它的組成成員有節制、守紀律和自主學習,而作為成員的個人卻并不總是能夠這樣,控制與指導等的反饋行為就在于使學習個體遵從教學情境的要求[4]。3.2師生角色互動機理。在體育舞蹈反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角色扮演的“游戲”中,師生之間可以形成良性互動,教學情境也就應運而生。同樣,事有利弊,教師和學生如果對角色扮演的標準和界限的劃分不清楚,就會產生矛盾。如果這個矛盾得不到及時的解決,課堂就無法正常進行。一直以來,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靈活多變,這種方式將注意力放在了教學目標的完成上,忽略了學生在教學實踐中也是一個主體的事實。運用這種方法教學,教師有時甚至會采用懲罰、斥責等手段保證學生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學習和訓練,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變化在無形中被忽略,變成被迫地扮演“學生”這一既定的角色。而體育舞蹈反饋教學建立在老師和學生互相理解、協調相處的教學關系基礎上,以解決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矛盾。3.3角色期望與合作學習互動機理。角色期望是角色行為的最終目標。在體育舞蹈反饋教學中,師生如何扮演角色,以及角色扮演應達到怎樣的程度,都要受到角色期望目標的影響。角色期望的有效性是影響反饋教學中師生能否實現自己角色期望目標的重要因素。角色期望可分為兩種:一是教師對自己和學生的期望;二是學生對自己和教師的期望。兩種角色扮演的一致性是師生角色行為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教師和學生各自強調的重點不同,比如作為一名教師,希望受學生喜歡和愛戴,并希望學生能刻苦練習;學生則希望教師以身作則、品行優良、為人師表,希望自己得到教師認可。在角色扮演中,教師和學生的“演技”是否卓越,角色定位又是否合理,都是影響角色期望達成的重要因素。相比于傳統的體育舞蹈教學,反饋教學有了進一步發展。它看重的不僅僅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有學生之間的配合。反饋教學法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搭建良好的教學互動平臺,以構建互幫互助的課堂教學結構。通過組織開展師生與學生之間的反饋教學活動來達成課堂教學的目標,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和群性的協同發展[5]。良好的體育舞蹈反饋教學互動環境能夠對教學實踐起到積極影響,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發揮。當然,教學互動并不是由始至終一成不變的遵循既有的法則,而是應該由教師對整個教學時間實時調控,最終完成教學目的。

4反饋教學法的實際運用

反饋教學在實際運用時,還可以做進一步的分類,常見的反饋教學法有如下幾種:4.1正反饋法。正反饋教學法體現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就是指教師在教學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身體條件以及易犯錯誤動作,適時區別對待教學,以達到理想訓練效果。正反饋法主要運用在新技術教學的開始階段,主要在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對知識點進行口頭講解、并對動作技能做出示范、進一步運用分解與完整和區別對待的教學方法,將體育舞蹈的技術和理論具象化,以方便學生進行信息接收。學生則是對教師的動作進行模仿、想象、跟隨,學習和理解新傳授的技術動作的結構和原理,從初步形成體育舞蹈動作技術框架和思想建構,過渡到建立穩固的技術動作的動力定型,最終將應學內容完全習得,達到技術動作自動化的目的。4.2負反饋法。負反饋法是教學過程的另一個方面。即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如堂上提問、技能測評、達標檢測、課后總結和教學競賽等,進一步了解學生對體育舞蹈概念的清晰程度和技術動作掌握情況。教師一旦發現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不良狀況,就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語言是負反饋教學采用的主要工具。教師通過語言,對體育舞蹈的技術動作和理論進行準確地描述,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深層次理解,使學生注意易錯動作進而避免錯誤動作出現。另外,教師運用語言鼓勵并肯定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對學習體育舞蹈技術動作所付出的努力,對提高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積極性有極大的幫助,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信,促進學生自發地去熟練并掌握正確的動作和技術。4.3自我反饋法。自我反饋法是以學生自身為主體的,是學生自我習得和改進的方法。學生通過觀看圖像和視頻等資料,參加校內外教學比賽、課外技術和學術交流,對所了解的體育舞蹈信息和掌握的體育舞蹈動作技術作出分析、練習、總結,達到不斷改進、鞏固和提高技術的目的。自我反饋法在學生對體育舞蹈知識和技術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適用。學生在學習體育舞蹈技術動作時,運用既有的知識,自我分析并總結出規律,以提高自己體育舞蹈技術水平。4.4再反饋法。再反饋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專項素質的水平和動作技術的熟練程度,有目的有步驟的安排一定量的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借以調節和控制教學過程,從而提高身體素質,專項素質和技術動作質量的方法[6]。再反饋法的使用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它不僅要求學生和教師之間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還要求教師做到因事、因人制宜。教師不能對所有學生一以論之,而是要遵循人各有異的原則、區別對待不同的學生,在布置課堂練習內容、練習形式以及課外作業時要因人而異。這對教師本身的素養也是一種考驗,這種方法如果運用得好,對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準確性和深入的程度都大有裨益。此外,課堂練習的內容也要體現出體育舞蹈的細膩性,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是盲目的重復,而是可以切實感受到每一塊肌肉在體育舞蹈中的重要性。當然,這也離不開體育教師及時給出的正確、客觀的評價。在體育舞蹈教學中,一方面要關注學生對舞蹈基本動作技術掌握以及基本動作的規范化,另一方面,學生基本身體素質的高低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根據體育舞蹈項目教學的特點,充分運用再反饋法進行教學,既能加速體育舞蹈教學的進展,使學生較多、較快地掌握正確的基本動作技術和專項技術,又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同時使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也就能隨之按時且高效地完成了。

5結論

體育舞蹈教學中存在多種多樣的反饋方法,這些方法相互影響又彼此依存。在實際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某一種或者幾種反饋教學法同時運用于體育舞蹈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在使用上述反饋法進行教學時,教師更要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在進行體育舞蹈反饋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利用反饋教學法的優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理論和技術的積極性,提高體育舞蹈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體育舞蹈水平。體育舞蹈反饋教學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體育舞蹈教師為教學的引導者和輔助者的基本理念。通過體育舞蹈教學目標設計,激發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劉顯國.反饋教學法.中國教育學刊[J].1994(4):24-28.

[2]吳亞娟.林春源.賀睿.反饋教學法在大眾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體育文化導刊[J].2012(08):113-116.

[3]肇濤.利用反饋信息優化體育課堂教學[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9(2):149-150.

[4]韓昌松.多媒體信息反饋教學法在排球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03):42-43.

[5]張健,馬堅.合作學習模式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學研究,2007,11(02):65-67.

[6]鄭金.淺談反饋教學法在體操教學中的應用[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6(04)99-100.

作者:韓金勇 單位:嶺南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