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狀況調查論文
時間:2022-07-20 06:12:00
導語:中學生心理狀況調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問題的提出
中學生心理是發展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近幾年心理及教育方面的專家對此進行了更為豐富的研究。對于絕大部分中學王來講,這個年齡是他們更多地接觸社會、認識社會、逐漸形成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初始時期.同對這這個年齡又是他們青春萌動的時候,在心理上與小學主有了實質的不同.這些發展與變化都會反映在他們的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包括他們對社會的態度、家長的態度、學習的態度、學校的態度、教師的態度、以及同學的態度。目前.我國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接班人,對各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培養都即強調智力因素的教育,又強調對其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雖然社會、學校、家長都已對學生傾注了極大的關心和熱情,但不可否認.這兩大方面還有許多需要了解和溝通的地方。本項調查即在學主心理狀況方面進行調研。
通過與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接觸發現.學校教育和學校管理的有關問題中,如學生中的厭學傾向、逆反心理及師生情緒的對立等問題表現突出、很值得探討.因此針對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調查1.對心理學的了解。2.對學校及教師的態度;3.朋友關系.4.對家庭教育的看法。
2方法
此項調查以不記名方式進行,涉及一年級兩個班,二年級一個班,共計125人。學生年齡在12--14歲之間.3結果及討論
3.1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調查中詢問是否聽說過心理咨詢,有63.2%的學生聽說過,其中一年級有63.6%的學生聽說過,二年級有62.2%的學生知道.大體比例相當。男生有5O%聽說過,女生有78.9%有此概念,男女生之間的比例相差較大,在一個年級內部.男女生知道心理咨詢的比例也大約同上。此結果說明心理咨詢這項工作在男女學生中所起的作用或其影響深度是不同的。
當身邊有一個心理咨詢人員時,他們最想從咨詢人員那里知道些什么呢?學生想知道:“長大后我能不能成才”.“怎樣才能讓別的同學喜歡我”,“提高學習成績的辦法”。比較曾遍的問題是想知道“我的心理是健康的”“我怎樣做就是心理健康”等心理學方面的內容,有這樣要求的學生占全體學生的42.4%。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很關心自己的未來.他們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遇到了許多諸如人際關系、自信心問題等方面的困惑.因此我們認為.在中學開展心理學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家長、心理學工作者可以積極引導學生,使其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3.2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的態度
這項問題的提出是由于學校領導和教師普遍認為現在的學生厭學、不尊重師長、不能與教師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此我們通過下面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實際心態。
當問及學生是否喜歡上學時.不喜歡上學或者說厭學的學生比例是少數.無論在全體學生中還是在兩個年級中.其比例均不超過3%。但是、兩個年級中厭學比例雖然沒有太大變化.而很喜歡上學的學生比例隨年級升高下降了13。9個百分點。這應該是學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分析思考的,學生逐漸不喜歡上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競爭壓力大?還是教學方式不適應?是自暴自棄?是社會環境某種程度的負面誘惑?
在學校教育中,32.1%的同學認為愛學生是優秀教師應具備的品質,同樣比例的學生也認為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是優秀教師的品質,27.2%的同學強調:認真負責的態度是優秀教師的品質之一,同樣也應該具有受歡迎的性格,如敬業、溫和、幽默、開朗、嚴謹等等。學生最不能容忍老師的缺點是什么呢?打罵人(22.4%),亂發脾氣(20.5%),過分嚴厲(10.4%),還有對學生不負責任(如上課時間只批評某同學,不講課),不講理(如不讓同學講述事情的原委),并對學生進行懲罰等。
這些內容即可以反映出學生的愿望,也可以反映出學校教育中的一些問題,都可以作為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改善教學環境,降低厭學率,融洽師生關系的實際著眼點來考慮。
3.3同學關系、朋友關系
在這項內容中有三個問題,一是你有幾個朋友,二是你的朋友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三是朋友在一起時一般做些什么。調查結果表明:其中有41.6%學生認為同學之間能夠成為朋友是因為性格相近,如都比較開朗,喜歡說笑等。其它共同特點還有學習成績差不多,想法相近,喜歡玩,喜歡運動.另外一方面的問題是,在一起時他們干什么呢?36.8%的朋友們在一起玩,20.8%一起學習,在一起學習的朋友們中,一年級學生中有26.l%,二年級學生中有8.1%,比例相差很懸殊。另外,28.8%的學生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年級學生的比例為23.9%,二年級學生的比例為40.5%,相差也有16.6個百分點。很明顯,高年級的同學和低年級的同學相比,在一起學習的時間少了,在一起聊天的時間多了。
這部分調查可以說明中學生交友數量的特點是要么少要么多,少要能夠做知心朋友,方便在一起溝通聊天,多要能一起做集體活動,一起玩一起做運動。在共同點中又說明現在中學生已經以性格相似或相同為出發點選擇朋友了,是比較高水平的一種選擇。
3.4學生對家庭教育的態度
在這些12~14歲的中學生中,對家庭教育的效果還是基本肯定的,73.6%的學生認為父母的管教方式適當;19.2%認為管得過嚴;一年級學生有5.7%認為管理過松,二年級學生沒有人這樣認為。雖然有73.6%的學生認為管理得當,但仍有3O.4%的學生在半年之內被父母打過。
把家長和老師兩者相比較,學生們更看重老師的評價.占學生比例的57.6%,看重家長評價的比例是34.4%。學生們還比較一致地認為父母比老師更喜歡自己,父母和老師喜歡自己的比例分別是73.6%和176%。父母更愛自己的孩子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學生們更看重老師的評價,這就更需要每一位老師慎重評價每一位學生。4結論與建議41學生中有63%以上知道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同時他們也有興趣通過心理學老師了解更多的心理學內容,包括如何成才,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如何取得好成績等。42雖然在學生口頭上和教師的感受中,學生有明顯的厭學傾向,但從本次調查看,,問題不是很大,或者說不象想象的那樣嚴重.不喜歡上學的學生只是個別的1~2個人.4.3在學生眼中,愛學生、性格好、知識面廠、敬業的老師是受歡迎的,而對學生態度粗野、專業水平低、修養差的教師得不到學生的認可和支持。因此,建議教育機構或學校領導更注意提高現任教師的素質,包括性格、修養、專業水平,嚴格管理教師隊伍,提高教育水平,使教師隊伍名符其實地成為優秀的人類靈魂工程師。4.4中學生很看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然而他們又認為家長比教師更能接納他們。4.5學生對朋友的選擇需要引起重視。如學生以性格相同為準則選擇朋友雖然水平不低,但忽視了朋友的人品,也可能出現麻煩。因此,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深層次的教育很有必要。4.6通過此調查,可以說明一個最基本的看法,即學生的心態是積極向上的,求知欲也是比較強的。
此次調查是比較簡單和粗糙的.只能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學生對心理和學校的某些看法的實際情況,也基本可以看出當前中、低年級的中學生對學校、對家庭教育、對交友等問題的態度.而其它更深人的問題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
- 上一篇:學校心理學服務模式論文
- 下一篇:中小學生心理沖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