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6 11:44:11
導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健康是促進人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應包含大學生學習心理的健康即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對情緒能協調和控制;人際關系和諧;社會適應能力良好;也包括戀愛、網絡使用心理等眾多方面。這些都可以作為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也是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目前雖然各高校都通過各種途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引導,例如,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設心理咨詢室以及各種各樣活動、講座等,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還不容樂觀。如秦紅霞等(2010)用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調查安徽省6578名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結果顯示存在較明顯心理癥狀的學生比例為22.5%,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沖動、精神病傾向、軀體化及社交退縮等方面。辛自強等(2012)用SCL-90自評量表對研究1986年到2010年間大學生心理健康整體狀況的橫斷研究中顯示SCL-90中9個因子的均值均下降了1%到13%,其中偏執、人際關系、抑郁、敵對因子變化較明顯,25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減少,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整體水平逐步提高。這說明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度提高,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還是不容樂觀。眾多調查顯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所改善但仍是需要高校關注的課題之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二、心理測驗在大學生心理健康中的應用
1.心理測驗概述。心理測驗就是通過觀察人的少數有代表性的行為,對于貫穿于人的全部行為活動中的心理特征作出推斷和數量化分析的一種手段。心理測驗被使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在80年代,北京、上海等高校先后建立了大學生心理輔導與咨詢機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正規的引導與教育。隨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建立心理檔案等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擺脫了主觀臆斷的不足,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了更加準確的判斷,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順利地的進行。
2.心理測驗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①通過心理測驗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頒發了《關于教育部直屬高校暨部分地方院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工作的通知》,要求從秋季新學期開始對教育部直屬高校和部分地方院校開展入學新生心理測評工作,并公布了四種心理健康測驗相關量表。有《中國大學生生活應激量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中國大學生人格量表》,這些量表都從不同角度測量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表明國家不僅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重視心理測驗量表的選擇問題。目前各種心理測驗都被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對大學生人群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有了早期掌握和干預控制,并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這些心理檔案提供了個體心理變化的特點以及心理咨詢與輔導的過程和效果等,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育工作者提供了可供參考查詢的信息,促進大學生心理更加健康的發展。②心理測驗在心理咨詢與輔導中的診斷和預防作用。當前,許多學校都有專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擁有心理咨詢室,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當個體自感心理不適或心理活動不協調時會前往心理咨詢室咨詢。心理健康工作者為了進一步收集來訪者的資料,確定來訪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就會對其進行心理測驗,來鑒別和診斷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工作者結合交談中觀察到的和心理測驗的結果對來訪者問題進行量化分析,確定問題性質及程度,使接下來的治療工作能有的放矢。涉及到發展性心理咨詢,心理測驗可以了解個體的興趣、性格及價值觀等方面內容,幫助個體更好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也為個體今后發生心理問題起到了預防作用。總之,心理測驗在心理咨詢與輔導的診斷和預防中應用非常普遍,幫助了廣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更準確地了解問題所在,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進行下去。③心理測驗的評估作用。心理評估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是檢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而心理測驗是為心理評估搜集數量化資料的常用工具。在對有心理問題的個別輔導中,心理測驗為每個階段咨詢效果的評估提供了有效的指標,使心理健康工作者有了明確的方向。而且在團體輔導中,心理測驗更為省時、方便。總之,心理測驗在評估各種心理干預措施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效果很大,對干預措施的有效性以及調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上都發揮著作用。
三、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測驗量表的選擇
心理測驗中量表的選擇決定了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作用的程度。目前已有許多信、效度都很高的量表被采用。在心理健康量表中最早被廣泛應用的是SCL-90癥狀自評量表,有90個項目,包含9個因子,雖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但還被許多研究者使用著。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格量表也發揮著作用,如大學生人格問卷(UIP),主要是用于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普查的非標準化量表,由60個項目構成,包含了大學生的各種煩惱;除此之外,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等也常被應用于人格健康測驗中。還有一些智力、能力及焦慮、抑郁量表等也應用于心理健康工作中,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都起了一定作用。
四、心理測驗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心理測驗在很大程度上為確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詢等提供了有效依據,但在實施過程中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者及研究者注意。例如,選擇的測驗工具不恰當,施測不夠規范,測驗解釋不夠科學,以及從國外引進的本土化不適應問題等,這些都會影響心理測驗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作用的程度,需要加以克服和完善,使心理測驗真正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狄晗工作單位:安徽師范大學心理學系
- 上一篇:新媒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 下一篇:微博實踐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