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探索
時間:2022-05-22 10:11:17
導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華區是“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區”,也是石家莊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近年來,我區本著“教育為主,預防為先,以人為本,注重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隊伍建設為保障,以途徑落實為手段,以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為目標,廣角度、深層次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一、打造心理站點,建立“四預”機制,夯實心理健康教育根基
為有效整合心理教育資源,提升區域心理教育專業水平,我區大力加強未成年人心理維護站點建設,明確了“打造站點專業優勢,拓展網點輻射功能,帶動區域整體發展”的工作思路,撥付專項資金,建立了石家莊市未成年人心理維護中心新華分中心和14個二、三級維護站點,擴大了學校心育工作的輻射面,便捷了師生的溝通交流。在全力打造心理站點的基礎上,我們還積極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四預”工作機制,即預防、預警、預測、干預機制。預防。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德育課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到課程標準、課時、教材、教師“四落實”。心理輔導教師和班主任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按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或者借助心理熱線和個別咨詢輔導,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指導和服務。預警。定期對學生心理健康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突出問題,及時發出警示,防患于未然。如42中的“心靈預報”,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學習心理、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提前制訂相應的應對策略。預測。目前,我區9中、28中等學校建立了學生心理測量室,擁有先進的測量設施和量表,可以進行有目的、大范圍的心理測量,能為心理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寶貴的數據參考。干預。全區有20多所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輔導熱線和心理咨詢網站,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傾訴的場所,一旦發現心理危機,積極進行干預,有效地控制和減少心理失衡導致的過激行為。
二、創新工作模式,提升專業水平,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深入開展
校園是中小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之一,教師及其教學對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能夠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是中小學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力量。我區將提升師資隊伍專業化水平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目前,我區共派出了208名教師參加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舉辦的心理咨詢師培訓班,其中62名教師已經通過了專業資格認證考試。全區中小學專業師資配備率,示范校師生比達到1:500,普通中小學師生比達到1:670,為實現教師全員培訓、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活動推動隊伍建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主要途徑。我區堅持兩年一次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活動,通過說課、議課、評課,確立一批科學性、規范性、導向性強以及有示范意義的優質課例,為廣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引導心理教師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同時,我區堅持每年舉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工作案例、優質課例、優秀論文、優秀活動方案等評比活動,并將優秀作品結集出版,實現了資源共享。以班主任專業能力提升作為隊伍建設的重點。我們對全區班主任進行輪訓,并要求班主任積極參加心理健康教育資格證書培訓。例如,28中有多達28位班主任參加了心理健康咨詢師課程的學習。我們組織全區班主任素質大賽,在“情景答辯”“案例分析”環節中設置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考察參賽班主任分析、處理心理事件的能力。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動提高隊伍專業化水平。我區采取行政推動、專家引領和校本科研等途徑,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有效提升了隊伍專業化水平。我們選定了“整體構建和諧德育體系”“小學生行為習慣培養”“中學生學習心理研究”三個國家級課題作為區域總課題,將子課題輻射到區內各中小學、幼兒園,構建了全區“一盤棋”的課題實驗網絡。28中承擔的教育部重點課題“學習•心理•生活指導”已圓滿結題,“構建人本管理機制,優化教師心理品質”作為省“十五”重點課題,榮獲了河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機場路小學、石崗一校等4所學校承擔的國家教育科學規劃“十五”課題已進入結題階段。9中、42中等21所學校承擔的國家級課題,中華大街小學、合作路小學等16所學校承擔的省級課題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們還先后組織了“初三學生心理狀態及教育對策”“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疏導”“小學一年級學生適應性問題與對策”等研討活動,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我局先后被中央教科所、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評為“優秀實驗區”和“課題實驗先進單位”。
三、提高思想認識,構建工作平臺,不斷提升師生心理品質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建構師生心理品質。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情感體驗性學習。為使心理教育發揮實效作用,我們努力讓其與日常教育教學相結合,走到學生中去,根植于教師隊伍中,并與家長形成合力。在師生互動中提升師生心理品質。學校中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主體間的交往、互動、對話、理解是學校生活的精彩內容。我們通過創設健康課堂和健康班級兩個途徑走進學生心里,優化學生心理品質。而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教師心理素質的提升。在實踐中,我們努力打造一個師生互助共創、共同建構的心理健康系統。在主動參與中優化師生心理品質。依據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性目標和預防性目標,我區全力打造落實心理教育的三大平臺,即健康課堂、健康班級和健康家教。在健康課堂中,我們積極倡導“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的多元教學評價,立足于“喚醒”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發展自我、展示自我、悅納自我和超越自我。評價在學生眼里不再是一張張令人發怵的“考卷”,也不再是教師目光下的“監督勞動”,而是體驗的過程,認識自己的過程,是師生增進了解、共同反思的過程,是師生形成教學策略與成效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呵護和張揚,形成自主、寬松、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健康班級是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學生優良的心理品質主要在班級這一團體中形成。我們提倡建設有溫度的班級文化,讓學生能夠在班級中感受到關注、尊重、鼓勵和來自家長、教師和同學的愛,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情感,不斷獲得向上的動力和信心。我們通過建設家長學校、創新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傳遞健康家教理念。建立“家—校—生”立體聯系本、溝通本,孩子取得進步或遭遇挫敗后,父母在溝通本上寫下飽含親情的祝福和鼓勵,教師也加上了激勵的話,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成功和失敗。讓家長走進教室,走上講臺,給學生講課:從人生體悟到社會生活,從國際形勢到中國國情,從知識經濟到誠信做人和自我保護……臺上父母語重心長,臺下學生感悟親情和責任,家長會成了家長、學生、老師互相理解的溫馨課堂。新華區十年多的心理教育歷程,經歷了從注重學習心理到注重健全人格、全面發展,從注重個體心理到注重全體心理,從注重學生心理到師生心理并重,從注重調查數據到注重干預和策略,從注重解決問題到注重前瞻防御的邁進……加強領導是前提,建立機制是關鍵,創新模式是途徑,提升內涵是努力方向。今后我們將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向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滲透,為提升我區教育質量做出貢獻。
作者:蘇瑞杰 單位:石家莊市新華區教育局
- 上一篇:數學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下一篇: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