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時間:2022-05-22 10:12:48
導語: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村高中留守學生由于長期缺乏父母家人的照顧,心理相對敏感和脆弱,因此加強農村高中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農村高中留守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主要的促進其心理健康的有效原則。
【關鍵詞】農村;高中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中,這就造成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這些學生由于長期缺乏家人的關愛和呵護,在心理容易產生強大的心理落差,容易產生自卑和消極的情緒,長此以往,不利于這些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呵護農村高中留守學生的心理,幫助其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煩惱,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一、農村高中留守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
1.以自我為中心。高中生雖然大多步入成人的心智發展階段,但是常常會產生叛逆的心理情緒,教師常常會遇見難以管教的學生。其基本的表現類型包括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不通暢,容易產生口角甚至是肢體沖突。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大多數是由于孩子們的童年生活缺乏父母親人的管教,使其過度任性,在犯錯的同時不愿意承擔后果,從而給其他學生和教師帶①來了不良的影響。2.自卑和自閉的心理問題。農村的留守學生由于家庭的原因,成績一般都比較差,再加上缺乏親人的關系和愛護,在心理相對于家庭圓滿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的落差,使其產生自卑甚至是自閉的心理。其表現不愿意與他人交往,認為其他人看不起自己,總是形單影只,在課堂上總是一個人低頭,不敢和老師和其他學生對視,天性缺乏活潑好動的基因。長此以往,在一些不利因素的誘惑下,這些學生很容易走入歧途,在危害自己的同時,對社會的發展也具有不利的影響。
二、加強農村高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想要提升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需要學校對其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檔案,其中需要包括留守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家庭的經濟和人員情況、身體的基本情況以及家庭成員的教育方式等。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掌握和管理,能夠方便學校教師對高中留守學生進行管教和管理。2.強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由于農村高中留守兒童長期與外界分離,并得不到父母家人的關懷和呵護,使其情感上一直處于空白的狀態,其對于情感上的需求也是極其強烈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成為了主要的情感疏導員,高中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應該主動積極地關懷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工作,消除他們心理上存在的落差和孤僻的性格。3.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即使家長不在身邊,但是也有義務對這些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學校作為教育學生的主要陣地,需要定期邀請家長或是學生的監護人到學校進行視察,教師和教育工作人員負責指導他們如何管教和理解孩子。首先,應該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不僅要關注學生們的成績,同時也要注重其心理的健康問題;其次,需要讓家長們多拿出一些時間關心孩子和理解孩子,及時排解他們的心理障礙;最后,在平時的工作中,要讓家長們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情緒上的變化,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們排解心理和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使其隨時感受到家的溫暖。4.讓留守學生在群體中茁壯成長。學校應該經常組織校園的群體活動,充實學生的業余和娛樂生活,多和他們保持聯系和溝通,以填補他們缺失的大部分歡樂時光。同時,教師作為教育的引領者,需要在學生的成長路上扮演指明燈的角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同時,使其能夠擁有一定的人生理想和發展方向,以提升高中留守學生的意志力和綜合能力,從而彌補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學校在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的同時,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付諸于實踐中,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的同時,使其能夠迅速地融入到體積活動中來,②感受特定的心理氣氛。5.建立完善的社區心理健康教育系統。留守學生最缺乏的就是來自于父母及家人的關心和呵護。因此除了校園之外,學生們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就是家庭了,因此學校應該建立校園和家庭的教育聯系網,組織家長和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找到最科學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升教師和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綜上所述可知,農村高中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因此學校和家長們都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強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學生在群體中茁壯成長,建立完善的社區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在提升這些留守學生文化課素質的同時,促進其心理健康的完善發展,使其成為對未來社會建設有用的人。
作者:趙彥彪 單位:甘肅省莊浪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探索
- 下一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入點研究
精品范文
10留守兒童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