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環節研究
時間:2022-08-14 08:48:16
導語: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環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大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已越來越重視,在大學的必修課程中都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但是,我國現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學生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對學生進行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引導,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情況越來越多,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
1.1重理論,輕實踐。大多數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仍只停留在初期的工作上。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著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情況,并沒有有效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師和學生對理論的掌握程度比較高,但是在實際的生活工作中忽視了理論的指導作用。這是各大高校在心理教育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之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不能完全落實到實處,大多數的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不認真聽講、偷玩手機,甚至還會出現翹課的情況。1.2教學水平不足。教學水平不足是各大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環節之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師資力量不足,缺乏標準化和專業化的心理教學,在教學效果上無法滿足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大多數的心理健康教學老師都是思政專業的老師,無法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不能夠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1.3教育工作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可以具體的表現在學生的學習上、生活中、家庭中、戀愛中以及就業中等多個方面。在任何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育的方向不全面,教學的內容不深入,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環節之三。各大高校在進行心理教育時,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這樣會導致治標不治本,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性。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建立心理咨詢機構。各大高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必修專業課的范圍里,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詢機構,建立心理健康資源平臺,學生不用面對面的和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雙方看不到彼此的面貌,這樣可以保障學生可以正常的傾訴自己在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中,教師還可以以匿名紙條的形式要求全班的同學將自己的問題寫在紙條上。經過抽簽之后,教師在課上對紙條上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心理的方法[1]。另外,心理健康的教育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共同發展,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理論經驗。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經常組織學生野外集體活動,適當的幫助學生緩解自己的壓力。教師還要定期的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并積極組織有關于心理健康的活動,加強心理健康的教育實踐,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2.2提高師資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必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和專業水平。例如,高校可以設立專門的心理健康研究小組,就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細致的研究。在心理健康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盡可能保障教師可以及時的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加強與心理存在健康問題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發現引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因素,進而幫助學生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加強自身對心理健康工作的研究,及時的了解最新的心理健康問題,并研究出具體的解決辦法[2]。心理健康的教育要盡可能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對心理問題的重視程度,并對身體和心理存在問題的同學予以一定的尊重,盡可能的減少學生之間的矛盾,創造一個團結向上的班級氛圍。2.3深化教育工作。高校學生的生理問題也會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盡可能的深化教育工作,堅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深入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傳遞普世價值中的真善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例如,教師可以講一些抗戰時期的故事,傳遞中國人民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為學生樹立精神的榜樣。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工作之前,要盡可能的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仔細的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學習狀況、戀愛狀況等,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此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教師要盡可能的向學生傳遞正能量的知識,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精神依托,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可能的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優點,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是培養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場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各大高校要針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環節,改變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持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進而促進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廣春.茶文化環境下構建個性化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平臺[J].福建茶葉,2017,39(11):189.
[2]毛俊青.淺析高校農村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途徑[J].山西農經,2017,(16):18+26.
作者:楊函 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 上一篇:視頻教學資源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
- 下一篇:商務英語口譯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