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分析

時間:2022-06-14 10:25:46

導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分析

摘要:自編問卷對四川省資陽市的122名專兼職心理教師“停課不停教”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各校對教學互動平臺的使用情況較好;教師在線教學積極主動,形式多樣,工作量大,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多數教師對在線教學的優缺點有正確的認識,贊成在線教學。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停課不停教;在線教學

一、調查背景

為抗擊病毒肺炎疫情,教育部通知2020年春季延遲開學,省、市教育主管部門也先后出臺通知延遲開學,并要求各中小學加強延遲開學期間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的教學管理。為全面了解居家學習期間四川省資陽市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情況,有效指導和督促本市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做好停課不停教工作,資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設計并開展了此次停課不停教情況調查

二、調研設計與實施

我們研讀教育部《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信息化2.0計劃》等文件精神,對學校領導、教師進行電話或視頻訪談,形成問卷初稿。在此基礎上,聽取一線教師、管理員意見,修改完善問卷,并最終形成“資陽市中小學‘停課不停教’調查問卷”。問卷編制完成后,我們利用問卷星TM平臺,對資陽市小學、初中各年級及高中一、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并通過QQ群、微信群、遠程會議、電話訪談等方式,輔助了解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停課不停教”情況。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基本情況。資陽市中小學“停課不停教”調查問卷共36題,本報告主要分析居家學習期間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施教情況,主要內容包括:教師基本信息調查、互動平臺使用情況、在線教學情況、教師對在線教學的認識態度及評價四個部分。全市共有122名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參加此次調查。縣區人數分布上,參與人數方面雁江42人(占34.43%),安岳52人(占42.62%),樂至28人(占22.95%);所處的位置看,城區36人(29.51%),鄉鎮52人(42.62%),農村34人(27.87%),總體上城鄉分布比較均衡;性別上,女教師82人(占67.21%),男教師40人(占32.79),女教師多;學歷方面,研究生10人(占8.2%),本科生56人(占45.9%),專科生32人(占26.23%),中師生24人(占19.67%),多數教師為本科及以上學歷;職稱方面,高級教師14人(占11.48%),一級教師36人(占29.51%),二級教師40人(占32.79%),三級教師30人(占24.59%),高級教師偏少;教齡上看,1-3年的教師39人(占31.15%),4-6年的22人(占18.03%),7-25年的46人(占37.7%),說明心理教師教齡呈現兩極分化;任教學段上看,小學教師88人(占72.13%),初中教師26人(占21.31%),高中教師僅8人(占6.56%),以小學心理教師為主;專職心理教師15人,占12.3%,兼職心理教師107人,占87.7%。(二)互動平臺建設使用情況。全市中小學有統一教學互動平臺的學校比例達57.38%;認為平臺建設效果非常好的占34.29%,比較好的平臺的占48.57;常用的平臺前三位分布是微信、QQ、釘釘;對平臺教學的熟練度達到中上水平的教師占88.53%。平臺建設使用情況較好。(三)在線教學情況。多數教師通過自己查找、學校及同事推薦、專家教研員推薦獲取教學資源;教學計劃實施很順利的教師占16.39%,比較順利的占37.7%;心理輔導的內容排前三位的是情緒管理、生命教育、學習輔導;心理輔導的形式調查中,100%的教師選擇了推送各種心理防護資源,47.54%的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心理咨詢,親自上網課和講座的教師極少;教師主要通過導學案、推送教學資源、組織收看平臺資源進行教學;63.93%的教師在線教學時間固定;和學生互動交流方式主要是微信、電話及平臺留言,有63.11%的教師認為和平時相比學生的參與度低,認為參與度極低的教師占14.75%;居家學習期間所花備課時間比平時更多的教師占42.62%,一樣多的教師占47.54%;有44.26%的教師比平時上課或者輔導所付出的時間更多;有44.26%的教師對學生在線學習有明確的要求并形成了制度;有39.34%的教師認為家長對心理輔導持中間態度,有17.21%的教師認為家長比較重視并支持心理輔導,只有9.84%的教師認為家長非常重視支持心理輔導;有16.39%學生能完全按照教師要求完成學習任務,有36.07%學生能完成三分之二的學習任務??傮w來看,教師在線教學積極主動,形式多樣,工作量大,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四)教師對在線教學的評價。有21.31%的教師完全贊成在線教學,37.7%的教師基本贊成在線教學。在有關在線教學的好處調查中,排前三位的分別是:培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解決學生不能到校學習的問題和可作為傳統教學的有效補充;在線教學的問題調查中,排前三位的分別是:缺乏面對面的師生交流、不能保證全體學生在線聽課、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和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不夠及時快捷。多數教師對在線教學的優缺點有正確的認識,贊成在線教學。

四、問題與思考

(一)主要問題。1.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總量偏少。全市共有122名心理專兼職教師參加問卷并有效作答。截至2019年9月,我市有429所中小學(其中普通高級中學16所,中等職業學校7所,初中178所,小學228所),2017年9月,市教科所登記在冊的全市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143人。平均每3所學校才有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要求的“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相差甚遠。2.在線教學難以體現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特色。69%的教師認為在線心理輔導學生的參與度比平時底,85.71%的教師認為在線教學缺乏和學生的面對面交流,57.14%的教師認為上心理課時與學生互動不暢,42.86%的教師認為學生上課容易分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重活動重體驗,這需要師生、生生面對面進行活動組織、語言溝通、情感交流,在線學習很難有效組織活動,學生更難真正融進課堂進行體驗。學生參與心理課需要一個安全的值得學生信任的環境進行,在線學習時,家長的陪伴讓學生沒法全身心投入,比較多的學生不會真實表達自己,學生沒法靜下心來和老師、同學進行情感交流,不利于課堂生成,課堂流于形式。3.在線教學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有57.14%的教師認為在線學習增加了教師備課、輔導、管理工作量。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還要備多種軟硬件的使用,備特殊情況下的組織教學。心理輔導時,微信、QQ及電話輔導偏多,師生之間缺乏面對面的溝通,教師難以取得學生的信任,難以走進學生的內心,難以共情,降低了輔導的有效性,輔導后教師也難以通過課堂內外、學生群體、科任教師及時了解跟進后續輔導,教師只能多花時間繼續輔導,造成教師工作量的增加。(二)思考與建議。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業務素養培訓。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以兼職教師為主,在專業素養上有待提高。各級部門應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納入教師培訓計劃,分期分批對區域內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輪訓,切實提高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要在中小學校長、班主任和其他學科教師等各類培訓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內容,建立分層分類的培訓體系。2.加強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培訓,督促學校面對新課改及教育信息化高度發展形勢下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并做好監測。信息化教學必須成為教師重要的專業素養。3.疫情結束后,將在線教學作為常規教學的有效補充,某些科普宣傳、意外事故、危機處理可以采用在線形式進行,也可以將停課不停教期間探索和創造的有效教學方式與線下教學有效整合。4.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在線教學的有效管理制度,讓在線教學規范化、標準化?,F階段在線教學的形式、手段、操作流程多樣化,沒有標準可參照,在線教學的效果差異大,規范化、標準化的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在線教學的效果。5.加強對心理一線教師的人文關懷。注重心理教師的心理疏導,防止出現師源性心理障礙;各級各部門要減少教師事務性工作,切實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為教師創設良好的教育教學條件,確保教師的心理輔導工作能順利進行。6.整合師資力量。由教研部門建立心理教師互動交流平臺,將我市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形成合力。對平臺的建設、發展、監管要有相應的制度,由學科教師組建平臺組織機構,參與平臺的管理。7.加強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心理教師和家長做好溝通工作,提高家長對在線學習的認識,重視心理疏導,指導家長親子溝通技巧。心理老師還要積極發掘優質的家長資源,分享成功經驗。

作者:謝平英 單位:資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