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教育弱點問題探討
時間:2022-10-24 10:58:07
導語:農村小學教育弱點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體育”與“閱讀”在學校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根據北師大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提出的“體育教育的任務”及“好的體育教育的五個標準”,分析了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提出重視師資建設與提高教育投入等觀點。借鑒北師大實驗小學課內外閱讀的經驗,思考了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問題。
關鍵詞:思考;小學;體育;閱讀
2014年4月13日至5月13日,在北師大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進行教育理論學習和到北師大三附中、二附中、實驗小學參觀期間,讓筆者這些來自農村的教育工作者大開眼界。其中,“體育”與“閱讀”的話題更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共鳴。由此聯想到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2013年在新生入學時講的一句話:結交“兩個朋友”,一個是運動場,一個是圖書館,不斷“充電”“蓄電”“放電”。因此,筆者有了下面兩個思考:
一、如何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質量
近二十年來,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如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如何提高體育教育的質量,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已迫在眉睫。北師大運動與體育學院院長毛振明給“汕頭中小學校長教育理論創新研修班”的學員上了一課《什么是體育、什么是體育教育?》,其中講到兩個問題:學校的體育教育應該完成什么任務和好體育的五大標志。對照毛院長的講課內容,筆者對目前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做了如下幾點分析:1.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師。按照廣東省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小學體育課一、二年級每周4節,三至六年級每周3節。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2013至2014年度,共有26個教學班1500多名學生,至少要配4名專業體育教師。而實際情況是,只有一名專業體育老師和幾名非專業的兼職體育老師。沒有足夠的專業師資,怎能完成體育教育的任務?又何來好的體育教育質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會否成為一句空話?缺乏藝術、體育教師,這是農村小學的普遍現象。2.老師的付出與效果不對稱。廣大的農村小學教師,也能認識到體育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師資缺乏的情況下,只能想方設法上好體育課,堅持一日兩操活動(廣播體操與眼保健操),每學期盡可能舉辦一些體育比賽活動,如拔河比賽、廣播體操比賽。部分學校還舉行小型運動會,如跳高、跳遠、短跑、乒乓球、羽毛球比賽……基本上以傳統的運動項目為主。可以說,能堅持這樣做的話,也豐富了學生的文體生活,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但大家知道,由于不是專業的,教學水平較低,因此體育教育還相對落后。3.教師培訓欠到位。近些年來,上級教育部門、體育行政部門也認識到農村體育教育的薄弱與落后,對體育教師進行了一些培訓。2016年,汕頭市體育中考也提高了標準,這對加強體育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目前還未能完全扭轉體育教育相對落后的現狀。按照國家規定:中小學生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要真正落實還須下大力氣。如何提高體育教育的質量?筆者認為,關鍵在師資,政府培養足夠的體育師范生,讓他們上崗,這是當務之急!其次靠學習培訓。自2000年以來,北京市“小學生健身工程”,500多項運動克服困惑學生的“軟、硬、笨、暈、胖”,值得學習。除了上好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以外,還可以增加一些新的運動項目或趣味體育項目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以豐富運動的內容和形式。如“花樣跳繩”“趣味游戲”等。此外,加大投入。現在,學校可借助“教育創強”等良好契機,開辟足夠的體育場地,或對原有場地進行整改、優化,增加體育設施、器材,提高硬件配置。要提高農村小學素質教育的質量,不但要更新理念,而且要以體育教育為切入口,努力提高專業水平。
二、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總理說: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關系一個民族的素質和質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國排名第一,數量為8本。而中國13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一本都不到。中國人閱讀量少,閱讀的功利性明顯。實現中國夢,建設文化強國任重道遠。2014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倡導“全民閱讀”,凸顯政府對閱讀問題的重視。培養國民的閱讀習慣,應從娃娃抓起。北京是素質教育走在前沿的城市,他們是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的?2014年5月6日,我和同仁到北師大實驗小學參觀學習,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學校圖書館和走廊、教室的圖書角。圖書館在一樓,藏書甚豐,設計上色彩明麗,有黃綠藍橙等顏色。書架高度、椅子的造型(矮矮的、圓圓的坐墊,長長的方凳)適合小學生,營造出一種溫馨寧靜的讀書氛圍。圖書館里間是教師書庫。圖書館門口貼有閱讀課預約表,每班每周1節。走出圖書館,參觀教學樓,我發現每個年級走廊空闊的地方也有圖書角。書柜有四方形、三角形、圓形等造型,周圍還放著椅子。據介紹,這些書是學生從家里拿來的,同學們可以在課余時間隨意翻閱。下課的時候,我還發現教室里同樣也有圖書角。后來,大家來到學校大禮堂跟校長交流。我向校長請教學校開展課內外閱讀的情況,校長做了具體介紹:(1)每個年級教師會向學生推薦10~15本書,放在教室的圖書角(為滿足學生閱讀,相同的書有幾本)。后來也聽取學生意見,學生可向老師推薦自己喜歡的書。(2)課內設閱讀指導課每周1節。教師指導學生怎樣閱讀,比如看書名、出版社、作者、目錄等。(3)低年級學生每學期必須看完整的一本書,中高部提高閱讀量,教師每學期讀五本。(4)舉行學生閱讀交流會。學生一周一講座,培養學生的演講能力,并為學生出《讀書演講會》的專輯,由北師大出版社出版。(5)圖書館管理員經常向老師、學生推薦最新圖書,推薦書目通過電子郵件發給老師。聽了校長的介紹,聯想到我等農村老師、學生課外閱讀的貧乏,更觸動了多年來我想做好的一件事:開放學校圖書館,設立教室圖書角,大力培養師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師生的文化素養。目前遇到的困難是:(1)如何調動師生閱讀的積極性?(2)如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他們有時間讀書。(3)目前,圖書館的藏書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應注入新鮮血液(教育創強是一大良機)。(4)缺乏專業的圖書管理員。(5)如何安排閱讀的時間,怎樣安排校本課程的閱讀時間?(6)如何開展閱讀交流會,讓師生讀書有成就感?北師大附小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只有老師提高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們樹立愛讀書的榜樣,給孩子們開辟一片閱讀的新天地,通過閱讀,給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窗戶,才能讓他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通過閱讀,受到美的啟迪與好的熏陶,讓孩子們更加健康、陽光。通過閱讀,不斷培養孩子們的學習力與創造力。為了下一代能夠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最強的大腦,學校應千方百計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努力建設好運動場和圖書館,并充分地發揮它們的作用,讓孩子們從小與它們交朋友!
作者:李映娜 單位:汕頭市潮陽區貴嶼北林小學
參考文獻:
北京師范大學運動與體育學院院長毛振明.什么是體育、什么是體育教育?
- 上一篇: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現狀及相關建議
- 下一篇: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實踐導向課程設置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