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養成教育探究
時間:2022-12-22 10:29:57
導語:初中班主任養成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式良好習慣養成最為重要的時期,對于學生以后人生的發展是最為重要的階段,因此,對于初中學生的養成教育就變得非常的重要。所謂的養成教育主要指的就是:學生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良好的健身習慣等的養成,這也是當前教育界對素質教育最好的定義。良好的習慣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的發展成長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學生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前提。所以,我們作為初中的班主任就必須要去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注重對學生們的養成教育培養。但是如何來根據我們所帶的初中生制定更好、更有效的培育方法,就成為了非常關鍵的點。在本文中,筆者將根據自己的班主任經驗,淺談對初中生的養成教育培養。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養成教育;成長
隨著當前我國的快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質量也是越來越高,那么我們傳統的培養模式就并不能夠完全的滿足需要,就需要我們通過創新實現對人才的培養。近些年來我們非常重視與強調素質教育,那么作為班主任去為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養成教育可以讓初中生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們有一個更好的行為道德,更好的學習效率,更好的成長以及更好的價值觀形成。那么接著筆者將淺談作為初中班主任如何來開展養成教育。
一、作為老師首先就是要做好榜樣
對于初中學生們而言,自身的一個正確認識并沒有完全形成,他們還是會去更多的進行一個模仿,更多的去學習身邊的人的一些觀念以及做法。那么作為班主任,是與學生們相處最多時間的人,那么我們自身的一些表現就成為了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所以就需要我們做好表率,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模板。并且當我們作為一個老師,去要求學生們做到什么,要完成什么的時候,我們首先也是需要自身能夠去完美的做到。就比如:我們要求學生們懂禮貌,講禮儀,那么在校園中,筆者遇到自己的學生們的時候,就是會去對學生們微笑,點頭示意,甚至去和學生們進行一個有效的交流,那么學生們看到筆者這樣做,那么自己也會去做,這樣就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們有了講禮貌的習慣。當然筆者在講錯了知識或者一些話的時候,也會進行及時的反思,并且大方的去向學生們道歉,那么這樣就為學生們樹立了一個良好師德的榜樣,學生們也就會有反思,改正的一個良好習慣。
二、進行養成教育的時候我們要從細節點滴做起
對于一個良好的習慣的形成,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去從小事做起,更多的去注意細節,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因為,我們都知道“百尺高樓平地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等這些警句,這些古人經驗就是要告訴我們要去注意一點一滴的改變,我們要從細節去抓起,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積少成多,最終對自己有一個質的提升。對于很多的初中生,由于當前社會,家中孩子都是非常的受寵,使得他們都比較個性,對于很多本是自己改完成的事情也是由家長代為完成,這樣對于他們的發展成長是不利的,那么在初中階段,作為班主任就需要扭轉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求學生們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要幫助學生們從內心去理解一些道理。
三、我們開展養成教育時要注重教育的形式以及教學的內容
對于養成教育而言,是非常的具有實踐性的,那么我們再開展教育的同時就必須去更多的開展一些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教育的內涵,并且活動的教育形式,也可以讓教育本身形式單一的缺點得到改正,將教育變得更加的寓教于樂,這對于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去體會其中的意境以及感受影響,都會非常的有效的。就比如:筆者組織班級的學生們開展拔河以及接力跑的一些競賽,通過這樣的一些活動就可以很好的去對學生們施展養成教育的影響。當然,我們組織一些活動的時候,也要去重點強調知、行的統一,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讓學生們去自覺、積極、主動的態度來參與活動,感受活動,最終起到教育的作用。
四、營造養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環境
校園里面無小事,到處都以育人為目的。積極向上生動活潑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綜合習慣發揮著重大意義,但畢竟學生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為了促進學生培養成優秀的習慣,我們要對校園內的一花一草一樹都進行精心的設計,使其都發揮出育人的效果,使學生無時無刻都處在培養良好習慣的氣氛中。因此,學校也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圍,將養成教育的培養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方位。比如,學校里面的全體教師都要成為養成教育的參與者、監督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結合著各個學科的教學特點和教學實際情況來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在教學工作中和日常的生活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學校要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自主管理的空間和氣氛,將養成教育的具體內容和實際要求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貫穿在整個校園文化的建設當中來,增加養成教育的氣氛。學生自身的家庭氛圍是養成的教育的關鍵,家庭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家庭教育時學生養成良好品格的基礎。在家庭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孝心,要勤儉節約,要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曾經一位日本的教育學家說過,家庭是培養學生習慣的學校,家長是孩子養成各種習慣的做直接的老師。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實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靠著高學歷、較高的社會權位,僅僅依靠著家長高尚、健康的品格與良好的自身素質。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長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樣,只有家長做好了榜樣的力量,孩子還可以養成好的習慣。家長平時的所作所為孩子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因為孩子具有較高的觀察性,每一個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例如,我之前交過的一個學生,父親有自己的企業,家庭條件非常優越,孩子的花銷從來都不會節儉,根本沒有心思在學習上,整天腦子里面都是打網絡游戲,結交社會上一些不務正業的小混混。結果班主任就找到進行談心,這個學生卻很不屑一顧的說:我這有算什么,有什么不好嗎?我爸爸身邊到處都是女的。多么明顯啊,這就是效仿啊。家長的一些不經意的行為,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因此,父母要去用自己好的一面去影響孩子,培養孩子養成健康的品格,如果所有的家庭都可以為孩子營造出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氛圍,那么社會上就不會出現“我爸是誰誰”的事件了。五、我們要去高效的創建出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養成教育網絡養成教育與傳統文化的教學并不相同,因此,如果只是要利用班主任來進行教育,那么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那么就需要我們進行家校合作的模式,我們作為班主任,就要去創建一個教育網絡,讓班主任以及家長學生們都能參與其中,并且合力去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那么對于學生的教育就會變得事半功倍,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成長成才。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以及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下,我們需要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在教育當中,我們需要重視養成教育的開展。那么作為班主任,對于初中生而言,是陪伴最多的師者,因此,我們必須承擔起責任,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入手開展培養:一是做好榜樣;二是注意細節;三是注意教育形式以及內容的選擇;四是班主任、家長以及學生之間的通力合作。筆者相信,只要我們做到這些,初中生的養成教育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周朝陽.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J].語文學刊:高等教育版,2012,000(008):P.173-174.梁金飛.
[2]淺議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J].儷人:教師,2015(11):109-109.
[3]王垚.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文學教育(下),2020(09):159-160.
[4]王和.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0(08):174-175.
[5]田俊成.初中班主任管理對班級整體表現的影響[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232.
作者:錢鵬燕 羅濤 單位: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晉原初級中學
- 上一篇:大理學生養成教育實施路徑
- 下一篇:特殊兒童自由與教育環境哲學思考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