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式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07-30 10:19:08

導語:啟發式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啟發式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的應用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在幼兒時期都會選擇一些早教,在正式進入幼兒園教學前對孩子進行開智培養。幼兒音樂教育的重點就是思維啟發,開展益智趣味音樂教學,讓幼兒能夠受到音樂的感染,形成思維邏輯,發現音樂傳遞的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引導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孩子的創造思維,讓幼兒的音樂啟蒙帶來積極意義。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幼兒音樂教育;教學應用

時代在不斷進步發展,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育成為時代重點。在幼兒的基礎教育中,音樂藝術啟蒙成為主流,音樂旋律能夠引導幼兒思維邏輯發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音樂作為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之一,在社會生活中作用明顯,很多人在孕期都會進行一些音樂胎教,陶冶藝術情操。音樂的旋律能吸引幼兒注意力,通過音樂傳達的情感,啟發幼兒的認知能力,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老師在音樂教育的方式上,要以幼兒的理解思維入手,用舒緩溫暖的音樂來進行音樂啟發式教育,幫助幼兒開拓智力,鍛煉幼兒對聲音的敏感度,學會接納新鮮事物,為學習生活增加趣味性。

1啟發式教學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1.1具有時代傳承意義。音樂作為小學開始的基礎藝術課程,在培育學生德智體美勞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能夠提升幼兒的審美水平,通過聆聽美妙的聲音,音樂感染力直接而傳達到大腦中,能夠陶冶人的性情,凈化心靈,也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優秀結晶,能夠切實反映民族文化精神。啟發式音樂教學,能促進幼兒的想象力發展,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讓幼兒學會了解客觀世界,是對民族文明進行傳承和創新。1.2啟發式教學是主動學習。幼兒思維比較活躍散漫,不收約束,在學習生活中可能很難集中精神。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在各學科的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式要跟著時代進步,用啟發式教學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激發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探索精神。在幼兒的音樂教育中,啟發式教學能夠引起孩子興趣,引導學生學會聆聽聲音滲透的美,以幼兒思維發展制定合理的音樂教學方案,在學習上能夠自覺主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傳統的教育模式都是以灌輸式為主,學生在被動的情況下被灌輸一堆知識,音樂課程的教學也只是讓學生跟著詞曲練唱,不會跑調離譜就算完成任務。音樂作為聲音藝術,講究藝術與現實相結合,不能用傳統的文化教育灌輸理論的方式開展教學,而是讓幼兒能夠通過鮮明生動的音樂得到感染,學會聆聽,從中發現音樂的美,讓學生理解音樂,愛上音樂,對生活保持積極熱情,將音樂的情感共鳴作用發揮出來,帶動學生思維發展。幼兒的年紀比較小,老師的教育方式要靈活轉變,根據幼兒思維方式,用啟發的模式開啟教育,讓孩子對音樂充滿興趣,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學習音樂課程的意義。1.3啟發式教育能促使幼兒全方面發展。幼兒時期是思維培育的重要階段,在成長過程中,幼兒由一張白紙,不斷學習新鮮事物,形成邏輯思維,開發智力,從全面得到發展。音樂對幼兒的精神和智力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能夠啟發個性發展,促進身心健康成長。音樂通過聲音能夠傳達積極樂觀的精神,可以消除孩子面對的緊張學習壓力,讓大腦保持精力充沛,充滿活力,更好地激發邏輯思維發展。音樂的啟發式教學的作用,就是以幼兒為主進行的主動引導,讓幼兒的思維邏輯通過感受音樂得到鍛煉,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揮主動創造的積極作用。幼兒對新鮮事物都是保持著積極探索的好奇心,在音樂這門藝術課程中,有著鮮明的思想導向,旋律能夠引導人的積極性,一聽到旋律響起就能跟著節奏唱歌。幼兒聲樂傳達的意義能不能深刻理解,關系著幼兒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以幼兒的思維可能沒辦法理解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年齡限制他們的思維發展,音樂德育的教學不能立竿見影,只能通過音樂的時代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幼兒思想品德中,啟發學生情感、智力和個性全方面發展,能夠擁有創造思維,在未來發展中學會舉一反三。

2音樂啟發式教學實施策略

2.1結合幼兒思維因材施教,開啟多樣化課堂。幼兒比較容易被新鮮有趣的事物吸引,音樂作為一門感染力強烈的藝術,根據幼兒思維開展啟發式教學,能夠引導學生發現音樂的美,從小培育孩子的審美觀。藝術教學比文化課程多了趣味性和靈活性,能夠增加幼兒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音樂的節奏和旋律感染,師生之間能夠保持愉快的相處方式,沒有距離感,切實地觀察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利于老師落實音樂教學。比如,教學《摘草莓》的時候,可以先用啟發式教育提問幼兒對草莓的認知,幼兒的理解思維中,草莓就是鮮艷美味的水果,而《摘草莓》這首歌曲表達的是比草莓更鮮艷的心靈美,這比美味的草莓更加吸引人。用草莓來吸引幼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將歌曲的內涵給孩子科普,啟發孩子的情感思維,在面對美味的食物誘惑時,卻還是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發揚尊老敬老的心靈美德。音樂是可以帶來快樂和放松的課程,用趣味性故事引導幼兒集中精神,記憶歌詞能有效地鍛煉記憶力,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聆聽音樂能得到情感共鳴,讓學生能夠跟著音樂的旋律,體驗音樂的藝術美,跟著音樂去了解世界,發現更多潛在的美好事物。在課程教學之外,老師還能做個延伸教學,提問一下幼兒,如果自己面對美味的草莓和軍屬老奶奶的時候,會怎么選擇。幼兒的心靈處于最純凈的時期,面對草莓這樣的誘惑可能沒辦法拒絕,而將德育滲透到音樂教育用,啟發幼兒思想品德,幼兒可能就會在面對選擇的時候,能夠忍住草莓的誘惑,發揚中華優秀傳統,將草莓送給老奶奶。啟發式教育能夠讓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理性面對外界的誘惑,保障自身安全,在未來發展中,面對誘惑和道德,能夠堅持底線,保持理性。2.2創新教育模式,以音樂疏導情感。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對外面的事物都保持著好奇的心態,向往著祖國大地的風景。音樂中很多歌曲都是歌唱祖國大地的風景特色,能夠起到拓寬視野的作用?,F代社會發展中,幼兒的社會生活都是以家庭和學校為主,而且中國很多地方還存在大量的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陪伴,沒有人給他們講解新奇的事物,對外面的花花世界根本沒有認知。音樂中應用啟發式教學,可以讓幼兒通過音樂描繪的大好河山,認識祖國大地的美景,拓寬視野和思維,還能在情感方面進行疏導,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缎÷萏枴愤@首歌曲是幼兒音樂課的必學曲目,幼兒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叫“小螺號”,有什么作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新教學,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將小螺號應用的場景放映給學生看,讓學生知道吹響螺號是海邊漁民的返航之音。通過多媒體投影帶著學生去領略浩瀚無邊的大海,感受在祖國沿海地區漁民的日常生活,為什么螺號吹響能夠“聲聲喚船歸”,在變幻莫測的大海中生存的漁民,要經歷多少暴風雨的威脅,這是孩子期盼父母親人安全返航的情感。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中要更加注意情感疏導,讓孩子思考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情感,是否也跟歌曲中的一樣,滿懷期望團聚的心情。讓幼兒能夠理解父母在外為生活打拼辛苦,體諒他們不能陪在自己身邊。

3結語

在新時代的發展潮流中,主動啟發式教學是應對潮流趨勢而生,音樂作為發展心靈和道德教育的最好途徑,在幼兒教育的基礎奠定期,教師在啟蒙教育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用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教學中要充分結合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引導孩子學會聆聽,引發情感共鳴,從音樂中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國家培育出優秀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虞青榮.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嘗試[J].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6):55.

[2]劉曉東.從學習取向到成長取向:中國學前教育變革的方向[J].學前教育研究,2016(4):16-20.

[3]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0):33-34.

作者:李雅燕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木廠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