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教育中開發幼兒潛質

時間:2022-02-27 04:35:00

導語:在藝術教育中開發幼兒潛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藝術教育中開發幼兒潛質

幼兒園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發掘幼兒的潛力。處于幼年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待于啟蒙,有待于發展。近年來,不少教育者把藝術教育作為開發幼兒智力的重要手段,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科學的。

藝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領域,也是重要的教學手段,為幼兒所喜聞樂見。以此為切人點,來培養幼兒的能力,發掘潛質,不失為一個好平臺。

藝術教育的目標主要是引導幼兒感受美好的人、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愿望。只有幼兒的感性知識得到相當的豐富,使他們對人、事、物有形象的認識,這些人、事、物才會在幼兒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些深刻的印象,就是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源泉。記得有一次在陽臺上游戲,一個孩子突然對大家說:“太陽出來了。”是的,太陽出來了,朝霞萬狀,彩云滿天,色彩繽紛。所有的孩子都停下活動來觀望,被日出的景象吸引了。有個孩子觀察更細心,他說遺老師,云在動”,還有孩子說:“靠近太陽的云是紅色和金黃色的,其他地方的云是藍色的?”我問:“云的樣子一樣嗎?”“不一樣。”孩子們紛紛說出自己的觀察:“那朵云像馬”;’’那朵云像樹”廠那朵云像一條紗巾”;“那一片云像蛋糕”。經過這次觀察,幼兒對太陽、云、朝靛有了切身的感受,在以后的繪畫中,云的顏色不再是單一的白色,它有了豐富的色彩,它的形狀也有了更多的變化。這是因為積累在幼兒記憶中的情景和事物的表象起了作用。在對四季的描繪中,幼兒用飛舞的燕子,輕揚的柳枝,絢麗的花來表現春天;用盛開的荷花,可口的冰淇淋,水中嘻戲,漂亮的裙子來診釋夏天;用金黃的落葉,南飛的大雁,繽紛的菊花來證明秋天;還會用白白的雪花,憨態可掬的雪人,光禿禿的樹干,冬眠的蛇和青蛙來描繪冬天。幼兒之所以能用自己的美術作品對四季有如此豐富的表現,是因為他們經歷過、感受過,有經驗、有積累,才有了得心應手的表現,有了成功的體驗。

在藝術活動中,不同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熱衷于繪畫,有的孩子醉心干歌舞,有的孩子更偏好手工泥工。對此,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孩子,給予不同的引導,讓他們體驗成功。例如:有個孩子叫王和康,他不太愛唱歌,也不愛繪畫,可他用膠泥制作的大蘑菇、小蘑菇、蜷成一團的小蛇、背著殼的蝸牛··…都栩栩如生,每當老師把他的作品介紹給大家,請其他小朋友欣賞時,他總是欣喜萬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于是,每當泥工活動,他會加倍努力,創造出新的作品。楊涵小朋友也是這樣,她不愛畫畫,跳舞才是她的最愛,只要一聽到音樂,她會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翩翩起舞,邊舞邊唱,一掃面對繪畫作業時的無助和無奈,讓我這個作教師的也覺得:“如果有天使的話,舞蹈著的楊涵就是”。由此,我生出不少感慨!是啊,人無完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和特點,有其不可抹殺的天分,每個孩子不可能非常全面,可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和可愛之處。讓這些長處、這些特點和這些天分有成長的土壤,有表現的空間,需要我們的愛、支持和鼓勵,需要我們的扶持和容忍,這就是教師的責任。

所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可鳥必須先學習飛的技巧,魚必須具有游的能力,然后才能翱翔于天空,暢游于大海。教孩子對藝術的表現方法和手段就像教小鳥學飛,教魚學游一樣不可或缺。所以,當孩子敢于表現后,還要教他們善于表現,那就是適當教給他們對藝術的表現方法、表現手段。從簡單的線條、單純的色彩認識、到流暢的線條、合理的構圖、色彩的搭配;從不太協調的肢體動作、單純的模仿到用豐富的舞蹈語言來創編、表演,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教孩子學會觀察,學習積累,嘗試表現,真正“授之以漁”。許多孩子在畫“水”時,最初的方法是用藍色的彩筆畫出一些直線,表示那就是水,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觀察流動的水,學會用波浪起伏的曲線來表現水的動感,在水“流動”的過程中,又試著用圓形表示“小玻渦”,用深藍或淺藍表示水的不同深度,這不就是幼兒逐漸掌握繪畫技巧和方法的進步嗎?舞蹈活動也是這樣.孩子最初的舞蹈語言是對現實生活中肢體動作的摹仿,配以相應的音樂就是最初的舞蹈了,如對刷牙、梳頭、洗臉、扣紐扣等動作摹仿。后來,幼兒會跳新疆舞、蒙古舞、傣族舞、現代舞,甚至會簡單的創編,這都得益于舞蹈技巧的提高。所以,只有掌握了藝術表現的技能技巧,孩子的表現空間才會寬闊,也才會用新的方法去表現想要表現的事物。

盡管孩子對藝術的表現方法還很幼稚,甚至還有些笨拙,但我們仍應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和芬重,因為孩子本身都渴求表現,渴求發展。在音樂教學中,許多老師靚認為,幼兒對學歌曲是不感興趣的,特別是小班的孩子。但事實是:孩子喜歡唱。只要能形象的讓幼兒了解歌詞,啟發幼兒對歌詞輔之以形象的動作,允許他們手舞之,足蹈之.他們會興趣大增。在幼兒學會歌曲后,讓他們仿編歌詞,哪怕是簡單的詞語的仿編,然后再經大家的口唱出來,幼兒都有莫大的成功感。不要小看一個音樂活動,它可以是一個融語言、肢體動作、創造力、想像力、美育于一體的整合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孩子信任.相信他們的接受能力,尊重幼兒的表現,盡管這種表現力還非常膚淺,而幼兒卻在活動中體驗了、感受了、創造了、成長了、發展了。

藝術活動可以培養人的美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開發智力,啟迪想象,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應牢牢地加以把握和利用,以促進幼兒潛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