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
時間:2022-11-04 10:47:09
導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關乎到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穩定。在當前經濟與科技迅猛發展的形式下,國際局勢也變得十分微妙,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日本、美國等國家對中國的崛起虎視眈眈。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在國際經濟、政治和安全領域中仍然存在,并且通過網絡、媒體等媒介,侵蝕大學生的思想,妄圖加以利用。而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思想都較單純,為人淳樸、善良,容易遭受欺騙。學校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安全教育等來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保護他們在思想上、人身上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少數民族大學生大多來自較偏遠的地區,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經濟基礎較差,導致學生學習、生活壓力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的青年學生給民族院校的管理者帶來困難,給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帶來更大的挑戰。
(二)民族院校大學生藝術教育的特殊性
由于地域的關系,少數民族地區在藝術文化上都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少數民族同學也大都能歌善舞,他們承擔著本民族文化的續接、傳承與發展。因此,在民族院校開設民族藝術教育是民族藝術傳承和發展的需要。民族院校的藝術教育需要體現民族性,這就需要各民族院校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制定藝術教育的方案和教學內容。
二、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結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強課程導向性
在民族院校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結合講授內容,融入藝術教育的手段,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賦予思想性、藝術性和趣味性,不但可以使枯燥單調的課堂氣氛鮮活起來,也使學生更加容易接收理論知識。在藝術類課程中通過欣賞、演唱、演奏不同的音樂作品,不但可以提高大學生欣賞高雅音樂的水平,還可以通過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引導學生去領悟人類共同追求的真善美;將民族傳統音樂引進課堂,不但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趣,調動了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傳統文化深情,另一方面,也是對本民族文化極好的保護與傳承。
(二)有利于增強民族教育針對性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新形勢下,聯系到當前民族問題這一熱點,民族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突出并且意義重大,為使得這一根本問題在民族大學生中得到解決,必須要考慮到民族院校的特殊性,結合民族大學生的活潑好動、喜愛藝術的特點,采用多種途徑進行思政教育、藝術教育,樹立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三、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路徑探究
(一)提高對兩者相結合的重要性的認識是前提
將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與藝術教育相結合,提高認識是前提。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刻板的說教和灌輸,課堂氣氛不活躍,但可以借鑒藝術教育的方法,使課堂充滿趣味性。而傳統的藝術教育注重技能的培養,缺乏深刻的思想性,可以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思想引領。因此,兩類教育的結合對于培養民族院校復合型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完善管理體制是關鍵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嚴謹的管理體制才能保證兩類教育結合的正常運行。在學校層面要設立分管領導,對藝術教育教研室、思政教研室、團學組織三類資源進行整合,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安排、活動實踐、評價機制等方面研究出長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注意反思、總結。學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色成立專門的機構來對學生進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如西藏民族大學在校團委專門成立了大學生藝術指導中心,該部門由藝術教師和思政教師組成,主要面向全校開設公共藝術課程,以及開展實踐活動,完成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及審美教育。
(三)優化師資力量是保障
思政教育與藝術教育分屬不同的學科,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目前在民族院校中,思想政治教師的藝術水平、藝術修養還不高,無法給學生更好的藝術熏陶。而藝術類教師同樣存在思想政治水平較低,不會在教學中自覺運用思想政治的導向功能的現象。所以學校在整合資源的同時,還應加強思政教師的藝術修養。學校可以面向教職工成立合唱團、書畫班等,既可以豐富教職工課余生活,還能提升他們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對擔任藝術教育的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參與時事討論。思政教師與藝術教師還可以相互聽課,互相借鑒。民族院校的教師還應該加強少數民族文化的學習,一方面可以與學生拉近距離,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傳承本民族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外,民族心理學的學習,在民族院校中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它有助于在教學中,教師把握學生的心理,讓課堂變得更具趣味性和實效性。
(四)重視文化資源尤其是民族傳統文化是途徑
我國的每個民族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傳統文化,而高校教育已經成為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少數民族的同學大都能歌善舞,言行舉止流露出本民族文化氣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互補充,充分運用本民族文化,一方面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本民族的歷史傳統,反過來,也是對傳統文化極好的傳承和續接。
(五)創新開展文體活動是措施
民族院校開展的文體活動需具有民族性,如西南民族大學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辦的“多彩民族風”的活動,在大學校園里展現原生態的民族文化,如苗嶺飛歌、侗族大歌等,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還傳揚了民族文化精神。民族院校可以在少數民族重要的紀念日或節慶日,開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活動。如西藏民族大學在每年的3月28日,都會開展慶祝3.28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活動,通過欣賞照片了解新舊西藏的對比,通過藏族服飾展,藏族歌舞展了解不同藏區傳統文化,不僅激發了他們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民族院校還可以成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學生社團,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結合的實踐載體。如四川民族學院的弦子鍋莊協會、西藏民族大學的雪域歌舞社,每次舉辦活動的時候都會吸引大量的不同民族的學生的參與,大家在一起跳起歡快的鍋莊,傳遞著友誼,加強了民族團結。
四、結語
民族院校學生對各類藝術形態的興趣很高,在民族院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相結合,可以加強課程的導向性,增強民族教育的針對性。本文在對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特殊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兩類教育相結合的路徑進行實踐的探索。在實際工作中,還要不斷的總結、創新,潛移默化的影響、塑造各族青年學生,才能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作者:黃維 單位:西藏民族大學團委
- 上一篇:城鄉規劃“五星創評”活動自查報告
- 下一篇:機關事務局“六五”普法工作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