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教育思想下音樂教育思考

時間:2022-01-03 10:20:25

導語:新時期教育思想下音樂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教育思想下音樂教育思考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逐步深入,教育體制逐步完善,尤其是素質教育逐步發展,我國音樂教育取得了長遠的發展,并且已經進入了繁榮的發展階段。在20世紀初期,我國學校音樂教育逐步發展發展至今,已經有百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音樂教育經歷了眾多的困難,是一個曲折迂回的發展過程,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音樂教育有了長遠的發展,音樂教育的各領域各學科逐漸深入,發展速度極為迅速,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眾多的寶貴經驗。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簡要分析新時期教育思想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教育策略,有效促進音樂教育工作化發展,切實提高音樂教育發展水平。

關鍵詞:新時期;教育思想;音樂教育;多元發展;教育策略

在20世紀發展初期,西方國家對于地域音樂文化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認為歐洲的傳統音樂文化屬于世界音樂的核心內容,是世界音樂的最高展示形式,但是在此過程中,西方音樂教育的音樂文化主題大多數是本區域的音樂文化,對于其他地域文化存在歧視。在時代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部分西方學者逐步認識了此類認知的不足,并且逐步嘗試接受其他國家的多元音樂,例如流行音樂和爵士樂,并且發現了音樂教育內容中的優秀部分,將自身的音樂風格予以了實時融合和交流,產生了更加柔美的音樂形式。20世紀后期西方音樂文化體系,形成了較為專業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并且擺脫了傳統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正確認識到音樂文化中的不足之處,并且積極的與國外音樂展開交流溝通當前我國以及西方各國也逐步創新了音樂教育模式,并且將更多外國音樂融入到國內音樂教育體系中,吸收外國音樂的教育優秀內容,并且逐步推動自身音樂教程的發展。所以在新時期開展音樂教育,應當有效結合自身的音樂體系,并且積極吸取西方國家的先進音樂文化,加強音樂文化的有效融合與交流,才能夠逐步完善我國的音樂教育內容,促使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

一、新時期教育思想下音樂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基于新時期教育思想下,音樂教育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但是在教育過程中仍然存在各類問題,亟待完善和解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問題:(一)并未正確認識音樂教育作用及價值。由于部分學校開展音樂教育時,并未正確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與價值,盲目的認為音樂教育就是增加音樂欣賞課程,甚至有的人認為音樂教育與并沒有較大的關系,也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所以音樂課程可學可不學。由于此類觀念的影響,教師教學不認真,學生學習也并不積極踴躍,缺乏音樂學習主動性與音樂教學熱情。主要原因在于學校與教師并未正確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與價值,但是音樂教育能夠陶冶學生性情,開拓學生學習事業,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情懷,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藝術鑒賞能力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切實提高綜合素養。(二)音樂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尚未明確教學目標。當前音樂教育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但是并不是要求學生必須要掌握高超的音樂技能或者是技巧,音樂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通過音樂作品欣賞或者是練習,有助于陶冶學生性情,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美,提高審美能力,使學生在發展過程中能夠精神愉悅,身心合一,從而提高思想水平與精神境界。所以開展音樂教育,應當明確音樂教育目標,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美育與德育功能,但是學校的音樂教師都是具有音樂專業特長,所以教師在上課時可能會運用自身的強項去展開音樂教育,導致課程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隨意性,缺乏科學合理的系統性,也體現出音樂教育教學目標過于混亂,教學內容尚未清晰。(三)課程設置單一滯后,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大部分學校內音樂課通常是音樂欣賞教學教師只是向學生簡單介紹著名的音樂作曲家以及代表作品教師,將音樂家的創作經歷以及生平、音樂代表作品的創作背景,簡單介紹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曲目進行思考欣賞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提問,學生聽了作品后有何感想,但是缺乏多元化教學方法與內容,此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主動性,也無法加深對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主要原因在于音樂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滯后教學方法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失去音樂學習興趣,音樂課程教學價值與作用也難以得到凸顯。(四)師資隊伍水平亟待提高。由于音樂教育并未得到重視,所以大部分音樂教師并不愿意倒學校任教音樂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承擔教學任務,并且將精力放在學生工作上,所以難以有效開展音樂相關活動,或者是進行教研改革,所以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難以有效提高,導致音樂教師整體素質水平平較低,所以教育效果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新時期教育思想下音樂教育思路及路徑

21世紀世界音樂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并且各區域的文化呈現融合走向各國家各地域的音樂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且逐步更新了教育觀念,展現出多元音樂教育走向。為了進一步適應21世紀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以及素質教育的多元化要求音樂教育必須以改革和創新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予以完善,才能夠促進音樂教育可持續發展。(一)設置針對性與趣味性課程。在音樂課程體系設置上必須形成科學性的體系,應當有效處理好課程設置的個性與共性問題,所以學校必須明確辦學體制與辦學目標,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及素質教育要求,明確教育發展方針,創新教學模式與辦學規律,充分發揮審美教育功能,才能夠利用各類共性,有效設置多元化內容,由于每個學科每個學校的情況有所不同,所以音樂課程設置具有個性差異性問題,在設置音樂課程時應當充分重視個性與共性的發展,對于學校音樂課程設置而言,必須著重突出音樂教育的趣味性與針對性,可以根據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設置多層次的音樂教育內容,例如可以帶領學生欣賞外語歌曲,也可以欣賞純音樂或鋼琴演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也能夠確保音樂課程豐富多元,由于大多數學生喜歡豐富多樣的音樂內容,所以通過豐富音樂類型,例如選用流行歌曲或者是戲曲、美聲以及民歌等,有助于滿足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多元化需求,使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音樂學習活動。(二)引入專業性教師隊伍。教師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執行者,也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與專業技能,有助于提高音樂教育質量,促使音樂教育可持續發展,由于目前部分學校的音樂教師隊伍結構尚未合理,教師數量明顯不足,缺乏高學歷高素質的教師,尤其是高水平的專業教師,目前的音樂教育隊伍過于滯后,教學觀念極為單一,所以必須通過有效的定期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所以學校應當根據音樂教育的多元發展需求以及自身的發展情況,積極引入先進教學設施以及應用型和專業型的音樂教師,對于當前的教師隊伍予以完善,并且采取多元化教育培訓措施,從經費與制度角度確保教師能夠得到多元化發展,通過應有的培訓,使教師在短時間內提高音樂教學水平。基于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下開展音樂教育,最重要的是促使學生多元化發展,所以教師不僅要掌握音樂專業技能,也應當等與音樂相關的技能,例如運用計算機設備制作音樂曲目,或者是唱英文歌曲的,通過教師多元化引導與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使學生多元發展。(三)開展生活化音樂教學。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但是目前音樂教學過于枯燥乏味,學生感覺音樂學習可有可無,主要原因在于并未正確認識音樂學習的重要性,也難以感受到音樂學習與自身生活的關聯性。所以在新時期教育思想引導下,教師應當有效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將課程教學與生活進行有效結合,通過引導與幫助,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例如通過音樂作品欣賞,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以及自然的神秘無窮,同時以播放生活化音樂內容,例如演奏自然風景的作品,或者是描寫歡快事物的歌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化認知水平,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經驗,也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與自身的生活緊密相連,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會逐步學習并應用音樂知識,加強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音樂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是提高學生審美水平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校應當充分重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緊密結合新時期的教育思想,有效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結合素質教育要求理念,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并且創設音樂教育內容,使學生能夠多角度感受到音樂知識的熏陶,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與綜合素養,有助于學生日后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瑛琪.西藏拉薩市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及策略研究[D].拉薩:西藏大學,2017.

[2]廖洪剛.淺談基于新課改背景下音樂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D].拉薩:西藏大學,2017.

[3]巴桑財吉.新時期教育理念背景下音樂教育多元發展策略[D].拉薩:煙臺大學,2017.

[4]李洋.素質教育理念下音樂教育調查與分析[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17.

[5]馮哲.社區音樂教育的調查與實踐開發研究[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17.

[6]張煜晗.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音樂教育的調查與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7.

作者:汪學政 單位: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