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招生高校音樂教育途徑探索
時間:2022-06-13 08:06:01
導語:大類招生高校音樂教育途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高等音樂教育深化改革,同時為適應社會人才需求多元化,學生個性化發展,大類招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大類招生有利于音樂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培養,整合高校內部資源等諸多優勢,滿足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大類招生;高校;音樂;教育途徑
一、從共性化教學觀念向個性化方向轉型
單一共性化的音樂教育觀念,在教學中往往忽視個性發展,重知識技能輕視素質,重規范化的共性輕視藝術化的個性。教師較少尊重學生的學習感受,以灌輸型的教學方法主宰課堂。無論從課程設置、教學大綱,還是教案、教材均少見突出學生個性的內容。老師們根據規定的課程內容、自身的知識技能和教學經驗確定授課內容,無視學生的存在,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創造和想象,很少發揮個性在音樂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空前的限制,嚴重地阻礙了音樂學習者主體能動作用的發揮。高校這種失去個性的音樂教育是不健全的,與當今各層次迅猛發展的音樂教改大潮格格不入。要與時俱進,就必須實現課堂重心的轉移,將共性建立在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之上,使個性化面向全體學生,以整體學生發展為本。為達此目的,老師首先應該建立全方位突出以人為本、關注每個學生個性發展方向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的個性成長置于教學的中心地位。尊重學生個人的天性法則,解除個性發展的種種束縛。其二是在教學中不斷促進音樂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結合,促進全面發展與個性成長的合理統一。每個學生的個性均內含了整體性和共性,二者的統一是對學生個人音樂素質和全面素質的整體要求。其三是換位思考,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將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和創造性行為作為教研和教改的內容,如何使每門課程在教學中均能從學生出發,設置不同類型的課型、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使每位學生均可充分自由地展示其聰明才智,激活個性的最大潛能。
二、課程研制中的“教課”和“教學”的認知
眾所周知,傳統意義的“教課”是老師們以課本和教材為中心和依據,在課堂上以主導者的身份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這是多年來教師們早已習慣的授課觀念和授課形式?!疤烊撕弦弧钡臉方逃^啟示我們要將“教課”改為“教學”。這里所指的“教學”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學生接受教師傳授知識技能范疇,教師除了教會學生的課本(課程中原本內涵的知識和技能)能力外,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終結成果,學習思路、學習歷程、學習檔案、評賞能力,以及共同能力(或叫共通能力)。老師在課堂上下想方設法地推薦、傳授各種學習的方法和意見,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學會學習。這樣具有改革意義上的“教學”理念,擴大了“教學”的原本內蘊,教與學的主體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學生的學習也從“要你學”變成了“我要學”。面對大類招生下的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既當先生又當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置身于學習者、研究者、監督者的境地。這是重塑人格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體現高素質教師的重要環節,從而,讓新世紀的學生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職業,都有過硬的知識和敬業精神。
三、科學化與藝術化的平衡
科學是音樂教育發展的基石,是音樂賴以生成和發展的根本。它不但揭示了音樂的本質,還積淀了它的發展、平衡、統一和沖突等種種規律。使師生能站在科學的高視點去審視。因而音樂教育必須不斷挖掘教學內容的深層底蘊。音樂源于科學,科學推動音樂,相反相成,相輔相成,不斷促進音樂教育的快速發展。面對未來,現代科技對音樂教育的作用將更加直接,音樂教育手段的更新將與日俱增,音響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不斷改變音樂教學手段,不斷給音樂教育科學化注入新的活力。世界各國音樂藝術的有識之士早已覺醒,提出了各種音樂教育藝術化回歸的改革方案,尊重音樂藝術的整體性,從生活實踐中找回音樂藝術的本質,呼喚藝術本性的回歸,從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中尋覓藝術“善”(對于音樂來說,我國先哲認為“善”是代表內容好的音樂)之精髓。“科學化”與“唯科學化”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科學化的音樂教育是科學和藝術不斷交叉滲透、相容交融,逐漸形成的不可割裂的整體。由于科學偏重于邏輯思維,藝術偏重于感性的形象思維,二種思維活動都是依靠藝術實踐而存在,需要通過不可分割的人腦而相互依賴,所以科學和藝術有著同源的共同基礎。在音樂教育中二者只有相輔互補、共生互動,方是構建音樂教育嶄新未來的唯一途徑。
四、結語
從改革目標來看,旨在保持知識的統一性、彰顯學生的主體性、滿足社會的新型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李文靜,唐棟.高校大類招生改革過程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8,19.
[2]高強,李翠蘭,張晉京,李明堂.推進高校大類招生改革若干問題的探討[J].大學教育,2018,12.
作者:王春雨 湛邰 單位: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如何創新幼兒師范音樂教育
- 下一篇:高校音樂教育業胡琴教學探究
精品范文
1大類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