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運動項目布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1 03:07:00

導語:競技運動項目布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競技運動項目布局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正確合理的項目布局是我國競技體育得以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新形勢下必須及時調整競技運動的項目布局,挖掘新的金礦,尋找奧運金牌新的增長點。文章在分析我國以往奧運項目狀況的基礎上強調指出:傳統優勢要擴大,弱項群中尋突出,新增項目要重視,好項目要擴展,方能實現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摘要題】體育研究

1984年,我國第一次全面參加奧運會,在前蘇聯、東歐及古巴等國缺賽的情況下,獲得了15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第4位的較好賽績。經歷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波谷時期,在第25、26兩屆奧運會上皆獲得16枚金牌,并連續位居排名榜第4位。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進至金牌榜和獎牌榜的第三位,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競技體育在國際上的地位。世紀之交,中國體育代表團在第27屆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使得國人對中國競技體育的期望值空前增長。當前,北京申奧成功,中國順利加入WTO,新的形勢促使中國競技體育不得不重新考慮自身的發展戰略問題。中國競技體育如何應對第28、29屆乃至未來奧運會,如何成功地應對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世界競技體育的挑戰等問題,將直接關系到中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一、正確合理的項目布局是我國競技體育得以快速發展的經驗之一

我國競技體育運動水平在20年時間里,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已躋身于世界競技體育強國之列。究其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正確合理的項目布局,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資源,形成了一批穩定的優勢項目。1979年,我國恢復了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地位之后,我國競技體育運動的決策組織機構,根據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狀況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提出了“重點發展優勢運動項目”的戰略,并組織專家、學者對我國重點競技項目的設置與布局研究。1980、1984、1989年分別確定了13、16、18個重點項目,并對這些項目在全國各省市的重點布局作出了統一規劃。這一戰略對我國競技體育運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國體操、跳水、舉重、射擊和乒乓球5個優勢項目的運動員在5屆奧運會中共獲得金牌60塊,占80塊金牌總數的75%。我國優勢項目的發展對我國競技運動水平總體競爭實力具有決定性作用。1988-2000年四屆奧運會的成績足以說明這一點(見表1)。

表1我國參加近四屆奧運會獲金牌項目情況

年代屆別獲金牌項目金牌數

198824屆體操、跳水、乒乓球5

199225屆體操、跳水、乒乓球、射擊、柔道、田徑、16

游泳

199626屆體操、舉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16

擊、柔道、田徑、游泳

200027屆體操、舉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28

擊、柔道、田徑、跆拳道

客觀分析我國競技體育項目布局的特點主要有3個:①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的性質,全國一盤棋,在各省市重點布局、統一規劃;②由于經費投入的單一性、有限性,只能用較少的錢辦成幾件大事,所以只能按照投入產出的原理,把競技體育項目分成經濟類項目、準經濟類項目、非經濟類項目,對于花錢較少的項目優先發展;③優先發展適合中國人特點的項目,重點發展技能性較強、技巧性較高的競技體育項目。

二、新形勢下必須著手進行新一輪的項目布局

我國競技體育的項目布局是競技體育得以快速發展的經驗之一,是與我國經濟體制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但是,從發展的角度看,在新的形勢下,這種布局的指導思想、模式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甚至可以說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競技體育快速發展的障礙因素之一。新形勢下進行新一輪的項目布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首先,從第27屆奧運會來看,我國僅參加了24個大項的166個小項的角逐,占全部項目的55.3%;獲金牌面為9個項目,占全部參賽大項的37.5%。我國基礎大項薄弱,與世界強國有明顯差距。優勢項目與基礎項目一冷一熱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美、俄、德金牌項目的分布特征給我們展示了競技體育大國實力結構的基本模式。那就是應該在各個項群中都擁有一批可參與金牌角逐的選手,同時,在12~15個重點大項中能夠奪取金牌。中國要想成為世界競技體育大國,也必須走這條路。

其次,從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進程來看,過去我國競技體育項目的布局是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一是主要運用行政的手段、統一規劃;二是由于競技體育經費的投入渠道單一化,經費的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項目布局,阻礙了競技體育的快速發展。

最后,從現實可能性來看,且不論奧運會項目的設置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是在目前許多落后的項目上我們也完全有信心,能夠在不遠的將來把它們搞上去。雖然在身高、體重、體質等許多指標上,中國人的總體水平與歐美人相比有很明顯的差距,但13億人給我們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選材資源。只要我們切實組織好廣泛的科學選材,就一定能夠從13億中國人當中選拔出一大批具有出色的先天性競技能力,適合于參加專門訓練的競技體育人才。從歷史上看,即使許多現在落后的項目,歷史上也都曾經取得過好成績:鄭鳳榮、倪志欽、朱建華的跳高世界紀錄,黃志紅的多次世界女子鉛球冠軍,女排五連冠和女足、女籃的奧運會亞軍,更不要說游泳項目上的“五朵金花”了。而且,從第27屆奧運會來看,我們已經在許多非傳統的優勢項目上有較大的突破,像擊劍、自行車等。

三、新一輪項目布局的基本構想

新一輪的項目布局要在繼續發展已有的傳統優勢項目的基礎上,根據世界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立足我國體育人才形態結構特點,審時度勢,積極挖掘新的金礦,努力尋找奧運金牌新的增長點。我國多年來形成的競技優勢項目,在悉尼奧運會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舉重、射擊和柔道7個項目獲得了26枚金牌,總計53枚獎牌,411分。分別占金牌總數的92.9%、占獎牌總數的89.8%以及總分的90.5%。其中,女子舉重與乒乓球比賽中,中國運動員全部獲得金牌;在羽毛球5項比賽中,獲4枚金牌;跳水8項比賽中,獲5枚金牌。必須看到,在今后的比賽中,保持同樣的獲勝概率有很大難度。

首先,要積極尋找已經在大賽中有所突破的項目,如跆拳道、水上項目(賽艇、皮劃艇、帆船帆扳)、擊劍和自行車等?,F在距離第28屆奧運會只有3年的時間,要想在第28屆奧運會上增加金牌的數量,除了要搞好傳統的優勢項目之外,對于這些已經在各種大賽中有所突破的潛項目要首先予以關注。

其次,根據項群原理,對于優勢項群中的弱勢項目要注意積圾開發,培育成新的優勢項目。比如射擊項群是我國傳統的優勢

項目,但是我們并不是在每一個項目上都有優勢,如步槍、男女跳高、男女標槍,而這些暫時還不具有優勢的項目,很可能是我們未來的優勢項目。

第三,根據國人體能特征選準那些處于弱勢項群中的個別項目,力爭突破,尤其是那些對體能要求較高的項目。從田徑項目看,歷屆奧運會中,我國選手在中長跑、競走等7個項目上曾進入前8名,表現出一定的實力,尤其在女子投擲(主要是鉛球)、中長跑、競走三項有過上佳表現。另外,男子跳高、女子3級跳遠、女子撐竿跳高均可作為我國重點突破的項目來考慮。

第四,要重視奧運會的新增項目。自1984年奧運會商業化運作以來,連續4屆平均每屆項目凈增17項。目前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已從1984年的223項增至2000年的300項。我國在第27屆奧運會上的輝煌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本屆奧運會新增項目。對于一些已經進入的新增項目要積極發展,如山地自行車、沙灘排球、鐵人三項和蹦床等;對于有可能進入奧運會的準奧運會項目也要提前準備,未雨綢繆。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總數將有所控制,但是在一些小項的設置上還是會有一些調整,尤其是在女子項目上。

第五,大力發展女子項目,我國女子體育為我國的競技體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國許多優勢項目中,女子項目的優勢更明顯;在許多弱勢項目中,女子項目也有不俗的表現。此外,女子項目還是奧運會增項的主要來源,2000年奧運會增加的有女子舉重、跆拳道、撐竿跳高、鏈球和水球等項目。

最后,對群眾喜愛、觀賞性強的足球、蘭球、排球等集體項目也要考慮加快發展。對于2004年奧運會,可以考慮以女足、女壘、女排、女籃、女曲、女手6個女子集體項目為重點突破口,力爭奪得獎牌,而且個別項目要沖擊金牌。對于男子項目則力爭打入決賽,爭取更好成績。

新一輪的項目布局要注意發揮市場的機制,既要考慮我國體育人才的地理分布,又要考慮充分利用市場機制,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運用貸款、招標、獎勵和股份等多種籌(融)資方式,建立起布局合理,資金投入多元化和現代化的競技體育訓練基地。

【參考文獻】

[1]秋水.第27屆奧運會帶給我們的啟示與思考[J].體育工作情況,2001,(4):2-7.

[2]孔慶鵬.構建競技體育戰略同心圓[J].中國體育科技,1999,(3):1-6.

[3]吳壽章.中國2010年競技體育發展戰略研究[J].體育文史,1999,(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