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生增強職業生涯教育

時間:2022-12-09 03:14:00

導語:青年學生增強職業生涯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學生增強職業生涯教育

近幾年來,我校通過對畢業生的流向進行跟蹤調查以及學生家長的反饋信息表明,無論是應聘就業還是自主創業,他們在職場上往往難于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往往難于融入五彩繽紛的現代社會,他們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沒有獨特的人格魅力,缺乏職業持續發展策略,面對著這個奇跡迭起的世界,學非所用和用非所學的尷尬在他們身上日益凸現出來。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可著重從四個方面進行職業生涯教育:

一、比對五種人格類型

1、常規型。這類人對系統的、有條理的、有規劃的具體工作十分感興趣,他們面對現實,講究實際,喜歡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于按固定的程式和周密的計劃辦事。適合的職位主要是辦公室文員、圖書管理員和財會稅務工作者。

2、科研型。這類人喜歡長期從事艱辛的腦力勞動,要求有獨立的空間和清靜的環境,善于完成智力的、抽象的、分析推理的定向任務,忠于職守,事業心強,敢于擔當。適合的職位主要是自然科學的科研工作者和實驗工作者。

3、管理型。這類人性格外向,頭腦靈活,富于理想,善于判斷,會謀事用人,有組織能力和運籌能力,喜歡拋頭露面,對領導角色感興趣,能說會寫,擅長管理和控制別人。適合的職位主要是國家機關公務員、企業家、宣傳工作者。

4、社會型。這類人以廣闊的社會為舞臺,關注社會問題,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樂于與廣大人民群眾相處,憑自己的一技之長自覺為社會付出,服務熱情周到,有社交能力和公關能力。

5、藝術型。這類人性格活潑豪放,富有樂觀主義精神,喜歡用自己創作的藝術品來達到自我肯定、自我張揚的目的,感情豐富,想象奇特,敢于創新,追求卓越,視藝術創作為生命,不惜一切為之奮斗。適合的職位主要是文學創作者、書畫創作者以及戲劇、音樂、舞蹈、攝影等藝術工作者。

對于青年學生來說,應根據自身的人格特性和人才市場的需求,自主地選擇人生追求的方向,果斷地作好職業定位,并精心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和實現職業生涯發展的路徑。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人生道路上成就自己的事業。

二、培養五種職業品性

1、培育自信心態。成功學家認為,自信是人生進步的最大動力。作為青年學生,只有真正樹立了自信,才能激發進取的勇氣,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才會克服困難、跨過坎坷。在學業上,在職場上,許多機會都會因你的自信而被牢牢把握住,你的天空便會亮起一道絢麗的彩虹。

2、修煉謙恭美德。謙恭是一種冷靜,是一種自省,是一種成熟,是一種睿智。只有謙恭地對待別人、謙恭地對待社會,才會得到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垂青。要做到謙恭處世,必須有自知之明,仔細掂量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憑自己的本事老老實實地做人做事。

3、學會理智做人。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事事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有的人卻命途多舛、四處碰壁,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有多種,而關鍵還是在于是否有理智。從學校到職場,會遇到不少困惑,比如學歷高卻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甚至一時難以就業,于是就埋三怨四。對于這個問題如果能理智地去考慮,就會心境平和。

4、堅持勤奮創業。勤奮是成就一切的基石,要想學業優秀、技藝超群,要想在職場競爭中穩操勝券,只有執著于勤奮方可到達勝利的彼岸。厭棄勤奮,則終生一事無成。

5、樹立進取之志。一個成功者,他總有進取的志向、堅韌的毅力,他們善于挖掘自身的潛力,他們敢于成就卓越。年青人在實現人生目標的過程中,要勇于戰勝挫折、征服逆境,才能領會“千淘萬洗雖辛苦,去盡泥沙始得金”的真諦。

三、掌握五種擇業原則

1、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擇業。到哪里就業,找什么崗位,都要辯證地、發展地、全面地認識和選擇。職業是謀生的手段,職業更是社會分工的需要。對職業生涯的規劃,應以社會發展為前提,立足當前,兼顧長遠,根據自身的就業能力,對城市和農村、白領和藍領、機關和企業、應聘和自主創業進行精當的選擇。

2、根據自身人格特性擇業。選擇職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職匹配,即選擇與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氣質、職業性格、職業能力基本適應的職業。這樣,進入職場以后,就可以較快地進入角色,就能勝任所安排的工作,較好地完成任務,從而得到領導的認可,受到同事的尊重。通過內外激勵的互動,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就會成為一名優秀員工,就會實現卓越的人生。

3、根據自身就業實力擇業。要選準職業,首先要考慮自己能否勝任,要根據自己的學識水平、實踐經驗、身體狀況、個性特點、綜合素質等因素量力而行、揚長避短。要經過反復篩選,才能定位一個“對口專業”。切忌盲目攀比,切忌好高騖遠,切忌“跟著感覺走”。

4、根據趨勝避敗勇氣擇業。人才市場的需求千變萬化,隨機因素很多,如果不能棋高一著而靈活變通,擇業就會陷入困境;如果不抓緊時間當機立斷,擇業就會失去機遇。

5、根據恬淡從容心態擇業。要認真做好擇業成功與擇業失敗兩種思想準備,不要把就業想象得那么糟,也許等待一段時日就會有轉機,這是應有的健康樂觀的擇業心態。每個人無法選擇命運,也無法主宰生存環境,但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態。良好健康的心態,是推動人生前進的動力。

四、克服五種不良心理

1、自私心理。有些人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千方百計去追逐無窮的物質財富。這種心理,因患得患失而不能為單位全力付出,終究不能成為好員工;這種心理,時時處處會傷害周圍的人,很難找到真正的朋友,無法享受美好的人間真情。

2、逆反心理。有些人以反潮流自居,總愛與領導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標新立異;總是強調單位必須人性化管理,但在執行力上大打折扣;對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總愛唱反調,怪話連篇還理直氣壯。逆反心理往往混淆是非、制造混亂,會削弱單位的凝聚力,也常使同事產生反感和厭惡。

3、猜疑心理。猜疑成癖的人,愛捕風捉影、節外生枝、挑起事端、影響團結,其結果是自我封閉、眾叛親離。

4、嫉妒心理。嫉妒是無能的一種表現,它往往把傷害別人作為保護自己的手段。一旦被嫉妒的心態所左右,就會放棄行動,甚至放棄目標,這種人不僅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也使別人不愿與之交往。

5、自卑心理。這種心態如不及時改變,就會逐漸消磨自己的膽識、魄力和獨特個性,會阻礙自己的進步和職業理想的實現。事實上,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優勢,都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和事業。要學會客觀評價,要學會自我欣賞,由自卑轉化為自信,你就會在職業生涯中節節勝利、碩果累累。

加強對青年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開發有效的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就業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實力,解決就業困惑和擇業技巧等一系列問題,并為實現職業發展作好堅實的鋪墊。在新的就業形勢下,大中專學校既要強化通識教育,又要強化職業生涯教育理念,主動地為青年學生提供系統的職業化教育和相應的職前養成教育,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