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資格考證引發問題的思考
時間:2022-10-25 09:40:00
導語:職業教育資格考證引發問題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果說教師這一職業是個良心活,那么,從事職業教育行業的教師,更應該稱得上是良心中的良心活。因為學生來源的緣故,從事職業教育行業的教師,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付出更多的艱辛和汗水。為了培養出職業教育領域合格的應用型人才,本文就一個“考證”問題做了思考,并對個人想法展開闡述。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資格證:職業院校
作為國內眾多職業院校中的佼佼者,寧夏工業學校秉承把每一位學生放在心上的辦學理念,本著尚德、善教的教風,為區內外各大企事業單位培養了一大批明德、善學的學子,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廣泛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與好評。
1.概念明晰
1.1什么是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個人就業的要求,對受過一定教育的人進行職業素養特別是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為其提供從事某種職業必需實踐經驗,并能迅速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的一種教育。
1.2什么是職業資格證?職業資格證即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
1.3何謂職業院校?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
2.敏感問題調查分析
2.1你覺得職業資格證考試能否作為就業的“敲門磚”?支持者:擁有相關證件,說明你曾經為之做過努力才可以取得的,就業時如果有相關的資格證,更好找工作。反對者:辦證、假證猖獗,即便是真的,也有作弊靠關系取得的,良莠不齊。看證件,不如看實際本事。找工作,可以現場能力測試更為直接。其他:人際關系最終要,不需要什么資格證。(小部分人)
2.2你覺得職業資格證考試能否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嗎?支持者:通過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證,這個過程可以促進我學習更多相關領域的知識。如果不參加,可能就不會學習。反對者:考證占用大量的時間,考完后基本就拋之腦后。完全就是為了考證而考證。其他:適當的考取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還是有必要的。
2.3假如你是一名職業院校的學生,你愿意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嗎?支持者:愿意。通過考證這一過程,拓展專業知識的學習。反對者:不愿意,持排斥態度。其他:隨大流型。另外還會考慮考試費用、難易程度、通過率等問題。
3.對策
3.1做市場調研、抓企業對接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敏銳地摸清現階段或者未來企業對那些方面的職業資格證件需求比較大,同時,擇優選取,為學生講解各類職業資格證的特點,以便學生選擇。避免考完證件后,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發現此證并沒有當初介紹的那么有用,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3.2一專多能、適者生存原則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來職業院校上學的學生,目的相對比較單一、比較純。就是為了學一技之長,在畢業后找到一份自己能夠勝任的體面的工作。做到一專多能明確分工。按照專業來分,開學之初明確為學生提供考證的類型及項目。學生便向著這一目標奮進。告知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的利弊。考證,有利有弊。告知學生其中的利弊,給學生選擇的余地。現階段學生或家長很關心學生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同時,要對學生進行分類教育。
3.3查漏補缺、夾縫中求生存原則規范考證。一旦確定為學生培訓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件,就需要深入調研改證件被社會的接受程度、含金量等問題。嚴格培訓。從教師、配套設施、學生等方面綜合權衡,做到培訓到位、嚴格執行,避免虛張聲勢、臨陣磨槍及找關系放水等現象發生。查漏補缺、夾縫中求生存。告知學生,進入職業院校,就需要掌握一門專業技能。以便在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上能夠快速適應工作。
4.結束語
作為一名職業院校的教師,我有責任和義務在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的前提下,關心學生的就業問題、職業規劃與發展問題以及職業院校在職業教育過程中職業資格考證的問題等。作為職業教育者,教師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職業,何況學生呢?最后,我對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和學生殷切的提出如下建議:教師:健全自身技能,做到一個假如。即:假如我是這個來職業院校學習孩子的家長。學生:掌握一項技能,從事一份體面的、有尊嚴的工作。
作者:陳雪嬌 范青 單位:寧夏工業學校
參考文獻:
[1]陳爽,冀國峰.歐亞五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及對我們的啟示.環球視野,2001年24期.
[2]河源.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及其啟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22).
[3]姜旭.職業資格證書在勞動力市場中的使用價值.工業技術經濟,2008(08).
[4]吳祝平.關于對證施教的幾點思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03).
- 上一篇:小學數學教學中素質教育探討
- 下一篇:法學專業學生職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