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策略研究
時間:2022-04-11 09:28:15
導語: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這個國家人才的數量與質量,進而影響到國家的綜合國力。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國家與國家之間在教育領域的交流活動越來越密切。在此背景下,中等職業院校作為培養優秀職業化人才的重要陣地,應當抓住當前國際化快速發展給中等職業教育提供的良好機遇,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學校國際化發展路徑。
關鍵詞:國際化;中等職業教育;國際人才;教育創新
一、國際化概述
國際化不僅要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的出發點,而且要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其中,前者主要體現在:中等職業院校領導者要明確學校國際化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國際化發展規劃以及相關的保障制度;教師要以國際化人才標準要求學生,以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以國際交流學習活動為手段,提升學生的國際化意識與能力等。后者主要體現在:學校要以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強的國際化人才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中等職業學校要將國際化作為學校的一項發展戰略,在客觀分析自身軟硬件條件與總體教育發展規劃的前提下,科學地組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這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的共同參與及努力。
二、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基本策略
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若想取得顯著的成效,需要中等職業學校做好多項工作,如積極學習貫徹政府關于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政策方針;引入國際優質教學資源,搭建國際化的中等職業教育平臺;制訂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教育規劃;加強中等職業教育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為學生提供境外學習、實習、交流和就業機會;創設良好的國際化文化氛圍等。(一)積極學習貫徹政府關于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政策方針。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自中等職業學校在我國誕生之日起,我國政府就沒有停止過對它的政策引導。正是有了政府的政策引導,中等職業學校才能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當前,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對我國職業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能夠充分發揮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優勢,政府近年來出臺了多項政策,指導中等職業學校的國際化發展。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而言,應當積極學習貫徹政府關于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政策方針,并以這些政策方針為指導,組織、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如組織教師與學生出境培訓、學習,邀請或聘請國外知名院校教師到校交流或任教,與國外院校開展國際合作,建設境外學生實習基地等。中等職業學校領導層應及時將自身在國際化發展規劃以及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難題上報給政府,以便政府對學校提出針對性的政策支持。(二)積極引入國際優質教學資源,搭建國際化的中等職業教育平臺。中等職業學校是培養高水平職業化人才的重要陣地。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市場對職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一個突出的要求就是職業人才需要具備較強的國際化意識與能力。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許多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國際化意識單薄,能力較弱,這與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國際化教育教學資源匱乏有很大的關系。長期以來,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所應用的教材都由國內出版社出版,雖然在知識體系方面已經比較健全,但在知識深度與廣度上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為了能夠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職業化人才,中等職業學校應當積極引入國際優質教學資源,增強學生的國際化意識,提高學生的國際化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應當積極引入西方發達國家在中等職業教育領域的信息(先進的教材、教學技術和教學理念)、資源(優秀教師、先進的教學設備)、專家(研究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的專家、學者)與服務(保障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配套服務)。(三)制訂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教育規劃。基于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長期性與復雜性,中等職業學校在組織、實施具體的國際化教育教學活動之前,應首先制訂一個明確的國際化教育規劃。制訂規劃時,需要注意六個問題:一是要以學校當前的經濟基礎、軟硬件條件以及學生主體需求為重要依據,尤其是學生的主體需求,學校絕不能忽視;二是明確規劃的發展目標,目標應有短期、中期與長期之分,且切實可行,制定目標時既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好高騖遠;三是設計出實施規劃的具體路徑,如“每年定期組織教師出國學習”“引進某國先進的教學設備”“與國外某企業聯合建設學生實習基地”等;四是科學配置、規劃實施所需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五是制定規章制度,為學校教育國際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六是注重實施過程中的評價,評價方式以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為主。另外,評價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評價與社會評價。(四)加強中等職業教育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其個人素質的高低,教學能力、研究與創新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了最終的教育教學質量。中等職業學校國際化發展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這里的“高水平”表現在:不僅素質高、教學能力強,而且具有較強的國際化意識,能夠熟練掌握國外先進的教學技術,并能夠靈活運用,另外,還能積極參加關于國際化教育教學的學術研究,并能發表優秀論文等。中等職業學校領導層要十分重視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在具體工作中,學校應當定期組織教師到國外知名院校學習與培訓,條件不足的學科可以邀請國外知名院校教師到校,以公開課、講座、辯論會、研討會等形式,與校內教師共同探討中等職業國際化教育問題。(五)積極為學生提供境外學習、實習、交流的機會。中等職業學校應積極開展與校外中等職業學校的合作,為本校學生提供境外學習、實習、交流的機會。學校應建立健全學生評價制度,對成績優異、素質良好、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強的學生,要多給他們提供境外學習的機會。就全球而言,德國的中等職業教育處于領先地位,與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相比,德國的中等職業教育與生產的結合更加緊密,且與其他教育的融合度非常高,這樣的教育模式每年都會為德國培養一大批優秀的職業人才,從而極大地促進德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基于此,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有必要多給學生提供到德國學習、實習、交流的機會。此外,可以和德國中等職業學校共同建立職業教育合作中心與實訓基地,并以此為平臺培養優秀的職業人才。(六)創設良好的國際化文化氛圍。中等職業學校要通過校園內的公告欄、宣傳畫、大屏幕以及校園網等,向全校學生大力宣傳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相關內容,包括中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必要性、重點工作、具體實施途徑等。學校還可以通過舉辦演講比賽、辯論賽、職業技能比賽等,增強學生的國際化意識與國際化能力。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對于那些表現優異的教師與學生,學校要及時表彰、獎勵他們,以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賈劍方.職業教育國際化概念的重新審視[J].職教論壇,2017(7):54-57.
[2]許文凱.職業教育國際化的內涵、形勢及推進策略[J].才智,2016(16):14.
[3]潘曉娜.新形勢下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對策探究[J].職業技術,2017(8):28-30.
作者:伊水涌 姚興祿 單位:1.寧波市鎮海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2.寧波市鎮海區龍賽中學
- 上一篇:web表單在職業教育的作用
- 下一篇:職業教育精準扶貧論文
精品范文
10中等生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