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職業教育教學引入措施

時間:2022-01-03 10:48:06

導語:信息技術職業教育教學引入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職業教育教學引入措施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已經逐漸引入信息技術,受信息技術影響,我國職業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信息技術在我國職業教育中的實踐來看,信息技術是有利于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同時由于基于信息技術下的職業教育較傳統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一大發展方向。對此,本文分析了當前信息技術在我國職業教育領域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較為合理的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引入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職業教育;問題;引入措施

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今時代,我國各個領域都已經離不開對信息技術的利用。而當前我國正大力進行教育改革,在職業教育中引入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當今時代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此形勢下,我國職業學校也開展了各項基于信息技術的教育改革措施,從實踐效果上來看,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種種原因,當前我國職業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當務之急,是盡快完善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引入機制,從而促進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

一在職業教育中引入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我國教育領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并且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下,許多基于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也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此類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更加靈活,并且其教學形式、教學載體也具有一定的多樣性,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1]。毫無疑問,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為我國教育改革開辟了新的路徑。

二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來看,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領域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主要是采取計算機輔助教學。雖然,從表面上看,計算機輔助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我國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但由于信息技術在我國職業教育領域應用時間較短,還沒有完全地融入職業教育體系。因此,在實踐中,職業教育領域對信息技術的利用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職業教育中信息技術的引入效果不佳。從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現狀來看,部分教師雖然在課堂上引入了信息技術,但由于教師對基于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在認知上存在偏差,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引入還缺乏一定的實際意義[2]。比如: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認為只要運用了計算機輔助教學或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引入了信息技術,以至于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雖然用到了信息技術,但由于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仍然是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因此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完全沒有得到發揮。換句話說,這樣的教學方法僅僅是將傳統教學模式用計算機或多媒體的形式呈現,事實上,與教師直接在黑板上板書沒有任何區別。(二)沒有充分調動學生思維。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很大一個層面就是為了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創造力等等。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部分教師雖然講教材內容上的部分抽象內容利用計算機或多媒體以直觀的形式展現了出來,但在自主思考與探究環節卻又直接將教材內容上的標準思路和標準答案照搬過來。很明顯,這一措施與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目標是不相符。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創造,而教師顯然將信息技術的引入當做了一種幫助學生解題訓練或深入理解題目的手段,但事實上,這種變著花樣的解題訓練除了在傳統教學模式上的解題訓練上有所升級之外,試想還有什么其它的作用的。換言之,這種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創造性思維發展的信息技術應用模式是不符合我國教育改革目標的,并且這也在一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優勢。(三)教學課件過于注重形式。隨著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的教師都開始制作微課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等等。并且很多教師也意識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因此,很多教師在微課教學課件和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過程中,過于追求教學課件的形式。雖然利用華麗的課件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但由于部分教師制作的教學課件過于追求華麗,以至于教學課件的教學內容精煉程度并不高,而這就導致了教師的教學課件缺乏充分教育意義,從而導致了教師教學質量下降[3]。

三職業教育中信息技術的引入措施

(一)加強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在上文中本文已經提到過集中基于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技術,事實上,這也表明信息技術并不是適合所有的教學課程,它更多的是針對教學課程中一些特定的問題采取的輔助教學手段。并且,通常來說信息化教學都具有一定的碎片化特征,也就是說信息化教學的教學內容知識點比較零散,因此若將信息化教學作為教師的主要教學手段,將會導致學生接受的知識過于碎片化,不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4]。由此可見,在職業教育中,教師若想有效地引入信息技術,就應該充分分析教材內容,并明確教學的主次,從而選擇出適合信息化教學的部分開展信息化教學。(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信息化教學的主要目的除了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發展。這表明在信息技術的引入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準備充足的自我發揮空間,同時尊重學生的思考成果。具體來說,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期間,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所有的教學任務、問題都應該由學生自主完成,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學生較為陌生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指導,但不應過于干涉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進而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三)合理制作教學課件。在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或微課教學課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設計:第一,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應力求教學課件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并確保教學內容的簡短、精煉;第二,在教學目標方面,教師應制定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并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依次為學生構建漸進性的教學目標。其目的在于確保各階段教學任務具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學生也能夠通過自身的思考進行解決。而采取漸進性目標的原因在于通過降低兩個目標之間的難度落差,從而提升學生突破重重難關時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三,在技術質量方面,教師應在材料的選擇和教學任務的制定上進行體現,首先教師選擇的教學材料應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制定的教學環節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四)結合網絡技術實施信息化教學。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是密不可分,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教師若想有效地引入信息技術,加大對網絡技術的應用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利用互聯網環境,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網絡教學資源,從而優化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資源配置;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網絡學習交流平臺,教師和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下學習的交流和討論[5]。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拓展了信息化教學的路徑,同時也提高了學生信息化學習的靈活性,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接收信息化教育,同時在課后時間也可通過網絡學習交流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并且,在整個線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非常自由,而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也可在學習平臺上直接留言,并尋求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我國職業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分清的教學的主次,從而選擇合理的教學課程進行信息化教學。另外,為了強化信息化教學質量,教師還應該完善教學課件設計,注重課件教育價值,并設計良好的教學環節,從而確保學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碩童.現代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7(18):29-29.

[2]劉莉莉.基于信息技術的職業教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探析[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4):83-85.

[3]夏娟.計算機職業教育教學中交互性教學的應用探析[J].職業,2017(32).

[4]謝培璇.以信息技術推動教學,以創新模式引領教學——中等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建設研究[J].廣東教育:職教,2017(8):69-70.

[5]林斐連.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8):27.

作者:王秀群 于長輝 單位:威海市水產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