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改革的機遇與挑戰

時間:2022-03-04 04:11:22

導語:職業教育改革的機遇與挑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改革的機遇與挑戰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開篇就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方案》的體現了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大量技術、技能型人才,如何抓住政策的“紅利”讓高職院校邁入發展的“快車道”,并做好迎接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顯得更加重要。本文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面臨的機遇挑戰兩方面來進行分析,以期能為廣大高職院校參考和借鑒

1面臨的機遇

1.1生源緊張狀況有望改善。生源是高職院校的生命線,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高校規模不斷擴大等因素的影響[1]高職院校生源數量逐年下降,已經嚴重威脅到部分高職院校的生存。《方案》第十五條提出“支持技術技能人才憑技能提升待遇,鼓勵企業職務職級晉升和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傳活動,深入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進校園’‘優秀職校生校園分享’等活動,宣傳展示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質勞動者的事跡和形象,培育和傳承好工匠精神”。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必將在整個社會形成新的價值導向,讓廣大考生和家長明確通過高職院校也可以實現人生價值,同樣可以成為受到社會認可的有用之才,從而讓更多的考生報考高職院校,緩解目前緊張的生源情況。1.2生均經費有望落實。高職院校的發展離不開經費支持,雖然國家關于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即生均撥款問題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鑒于各地財政狀況不同,部分院校在生均經費上并沒有得到保障,影響了學校的發展,《方案》第十六條提出“各地在繼續鞏固落實好高等職業教育生均財政撥款水平達到12000元的基礎上,根據發展需要和財力可能逐步提高撥款水平”。此條款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如久旱逢甘霖,經費問題一旦得到解決,高職院校的發展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才能穩步推進。1.3校企合作有望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的水平體現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的能力,目前我國由于校企合作法律體系不完善、校企合作信息不對稱、學校吸引力不夠[2]等原因導致校企合作不夠深入,往往出現“學校熱、企業冷”這一現狀,《方案》第十條提出“學校積極為企業提供所需的課程、師資等資源,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促進人力資源開發”。此條對于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進一步加強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令校企合作進入更高階段。

2面臨的挑戰

2.1來自中等職業院校的挑戰。《方案》第二條提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條款提到要多方面保障中等職業院校的招生、改善辦學條件、擴大中等職業院校的服務區域發展的能力,此條款促進中職院校的發展,同時也對高職院校帶來挑戰,就要求高職院校要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2來自社會辦學力量的挑戰。《方案》第十三條提出“推動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條款中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大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來自社會力量興辦的各類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對高職院的招生、就業等方面也會帶來不小的沖擊。2.3來自高職院校之間的挑戰。《方案》具體指標提出“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干專業(群)”,這勢必加劇高職院校之間的競爭,入選的高職院校和骨干專業(群)在資金支持、人才吸引力、校企合作等方面勢必會占有較大的優勢,給未能入選的高職院校和專業(群)帶來較大的競爭壓力,這種來自高職院校之間的挑戰會一直存在,各高職院校只有不斷提高自身實力才能夠不被社會所淘汰。

3總結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是所有高職院校面臨的一道新課題,最終能否完成這個課題取決于每所高職院校,只有通過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源源不斷培養出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才能獲得企業和社會的認可,才能完成這道時代賦予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顧吟秋.江蘇省高職院校生源減少的現狀與原因分析[J].機械職業教育,2019(6):15-17.

[2]沈宇.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問題表征與解決對策[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10-12.

作者:朱晨 金瑩 張娟榮 劉小英 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