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林業發展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9-20 11:39:54
導語:山區林業發展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是對山區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進行分析論述,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從而推動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山區;林業發展;措施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林業發展速度加快,現階段,加快林業發展是形勢所需。但是山區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交通不便,加之發展林業會導致耕地面積減少,經濟效益下降,導致當地居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不高,最終影響山區林業發展。下文將對山區林業發展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山區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林業結構不合理
近年來,在政府的鼓勵推動下,山區林業在林地面積和森林蓄積量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林業結構不盡合理,林種、樹種結構較單一,樹木成活率低,混交林面積不足,樹木密度不協調。優質用材林資源少,馬尾松林偏多,林帶抵抗力較弱;一旦發生松毛蟲害或松材線蟲害,將給松樹林帶來毀滅性的災害。經濟林比重偏低,經濟價值不高;苗圃基地建設緩慢,不能滿足生態林業建設的發展需要。林業產品深加工滯后。政府組織少,林業產業化經營剛剛起步;民間資金投入少、生產設備落后,市場占有率不高,競爭不力,不能真正將資源轉化為商品。
2.林業發展不協調
現階段,林業生態建設和其產業建設之間的協調性嚴重缺失,特別是林業產業過分注重速度,導致其不適應“增比、進位、突破”和推進“三化”戰略的要求。所以,為保證林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實現生態和產業的協調發展,既要獲得眼前的經濟效益,又要實現林業的長遠發展。除此之外,山區由于其教育、醫療、娛樂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很多林業人才不愿意留在山區發展,造成山區林業發展沒有專門的技術指導人員,最終影響其發展。
二、完善山區林業發展的措施
當前,我國山區林業由于其主客觀原因導致其發展滯后,因此需要針對問題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從而加快山區林業發展。具體措施如下所示:
1.完善林業法制建設
現階段,我國林業建設中的政策有些不完善,導致林業發展缺少相應的規章制度保障。因此,為保證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從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動人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兩山責任制”,鼓勵和引導山區人民創辦多種形式的經濟實體,實現經營的規?;?;其次,建立健全完善的林業經濟扶持政策,增強林業總的發展水平;再次,對重要的林副產品實行政府最低保護價,合理確定林副產品之間的比價,從而提高山區人民發展林業的信心;最后,建立合理的退耕還林補償機制,確保生態建設順利實施。
2.提高林業的科學含量
現階段,我國林業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開發了很多質量上乘的林業科技成果,然而還沒有健全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機構,與此同時林業生產第一線的科技人員有些素質不高,不能將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導致科技成果的推廣使用與生產力脫節,科技不能創造經濟效益。所以,要不斷解放思想,加大科技的應用力度,增強山區林業的科技含量。具體做法有以下兩點:第一,有效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加大林業科技體制的改革。加強林業科研結構對林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擴大林業科技市場,逐步建立起適應山區的科技推廣運行機制;第二,重視人才,提高林業科技人員的技術含量,同時調動其積極性。國家采取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科技人才到山區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采用優惠激勵政策吸引優秀科技人員到山區搞技術。并且加強林業科技人員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素養。除此之外,還要加大對林業科技人員的資金扶持,重點投入,保證山區重點科技項目的開發。
3.實現山區林業建設資金的多元化
現階段,在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有些地區實現了林業資金渠道的多元化,但山區林業建設資源渠道單一,不能有效落實多元化、穩定的生態環境建設投入機制。因為為促進山區林業的快速發展,必須實現林業建設資源渠道的層次化,可使用股份制、股份合作等方式招商引資。除此之外,國家政府可通過稅收手段,給予山區更多的優惠政策,鼓勵山區林農大力發展經濟林,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4.加大宣傳力度
保護生態環境需要全民共同努力,但是山區地區由于比較閉塞,導致農民積極性不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保護資源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還不完善。因為加快山區林業發展,需要政府及其林業相關部門明確產權、降低稅費、放活經營等,從而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使山區人民認識到發展林業的重要性,提高其意識,調動其積極性,增強山區人民發展林業的主動性,從而形成對林業的培育、管理、愛護的良好氛圍。同時借助電視、廣播、手機、標語等形式加大發展林業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并且宣傳我國相關的方針政策,宣傳發展林業的好做法、好經驗,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生態意識,增強其參與綠化造林護林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為推動山區林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5.強化領導,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般而言,山區人民的文化素養不高,廣大群眾不能認識到發展山區林業的重要性,因此發展林業的積極性不高。所以,在山區林業的發展過程中,要強化領導,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第一,建立健全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并定期進行考核;第二,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林業發展規劃;第三,在實際工作中協調“人工植樹造林,封山育林以及林地管理”工作,提高森林覆蓋率,緩解山區惡化的生態環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山區林業由于某些原因,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林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如完善林業法制建設、提高林業的科學含量、強化領導,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等等,從而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慶玲 單位:安徽省岳西縣林業總場
參考文獻:
[1]楊武松,柳國忠.淺談山區林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保護[J].農業與技術,2015(10).
[2]張義華.山區林業生態體系的建設與發展[J].北京農業,2015(06).
[3]陳克斌,雷麗萍.山區林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發展途徑[J].現代農業科技,2011(20).
- 上一篇:林業改革與林業增長探討
- 下一篇:林業可持續發展意義及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