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出口貿易研究
時間:2022-07-12 10:14:59
導語:農產品出口貿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廣西是農業大省,位于華南地區西部,背靠大西南,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是中國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本文分析廣西農產品的生產、出口現狀,指出廣西農產品貿易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廣西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對策。
關鍵詞:廣西;農產品;出口
一、農產品生產情況
廣西是農業大省,全區人口5579萬左右,農業人口為4000多萬,占總人口的80%左右。農業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由于廣西特殊的自然資源條件,目前主要生產的農產品有:糧食、糖、木薯、水果、油料、蔬菜、水產品、奶類產品、肉類產品、禽蛋、桑蠶、經濟林木、茶葉、中藥材等14類農產品。其中蔗糖產業穩居全國第一,市場份額超過50%。木薯、熱帶水果等支柱產業產量也多年蟬聯全國第一,而新興產業桑蠶產量也超過了江蘇、浙江,多年保持全國第一。中藥材的產量僅次于云南,在全國排名第二。
二、農產品出口貿易
廣西擁有豐富的農業自然資源,生產多種農產品,是中國主要的農業產區之一。其中,水果、糖料、蔬菜、畜產品和水產品是廣西的主要優勢農產品。(1)產品結構。由于廣西農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和質量較為低下,出口的農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低價值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高價值農產品較少,使得廣西農產品出口的競爭力不強。(2)市場結構。在出口地區方面,根掘廣西農業廳的統計數據,2016年廣西農產品的出口市場中,東盟和美國兩大市場共占據了廣西農產品出口總額約70%,其中東盟國家高達53%左右。此外,廣西農產品的出口市場還包括日韓、俄羅斯和歐洲等國。在廣西農產品的出口市場中,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位,這些國家是廣西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但廣西農產品出口市場結構過于集中,農業生產和貿易不協調,影響了廣西農產品出口發展。廣西農產品出口市場存在局限性,主要為亞洲臨近國家和歐美國家,這些國家農產品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市場份額有限。而非洲、拉丁美洲等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地區市場份額卻相當少。
三、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出口種類單一,缺乏包裝、深加工。根據海關的統計數據,雖示廣西對外出口植物產品主要以蔬菜、水果和堅果類為主,而動物產品則主要以水產品為主。而且就產品品種和結構而言,低價值產品較多,附加值高的農產品較少,出口也較為稀少,而單一的低價值農產品種并不能很好地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2)農產品出口市場密集度高。廣西目前農產品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特別是近幾年,對廣西農產品進口量最大一直是東盟尤其是越南、歐美等。對于其他市場開拓不足,造成了廣西農產品對少數國家出口份額過大,出口量過于集中。對越南、美國、歐盟、日韓的出口占全部出口市場的70%左右。高度的市場集中度造成了廣西農產品較大的風險隱患。一旦這些國家的貿易政策發生變化,將會對廣西農產品的出口造成較大的影響。(3)農產品出口企業規模小。廣西農產品出口企業主要為集體和私營企業,龍頭企業的數量少,大多數的農產品出口企業規模小,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落后。
四、對策
(1)增加農產品附加值。要大力引進國內外先進農產品加工技術和生產加工設備,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發出新型產品,對以往老式方法加工的農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將農產品無論是生產、加工還是包裝環節都要做精致。(2)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廣西農產品出口渠道應當以多市場、小份額的戰略為主,積極開拓國際化的多個市場區域,并將關注區域放寬到全球范圍。從廣西農產品出口多元化、差異化的戰略規劃出發,任何一個國家市場都可成為潛在市場,可結合市場狀況和需求制定不同的市場策略進行市場推進。(3)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抓住國內外大企業擴大規模和產業轉移的大好機會,尋找合作對象。一要有針對性的挖掘大型龍頭企業,了解其企業發展動態,尋找合作的機會;二要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通過招商的方式,吸引大型企業洽談合作事宜,并把握好機會,提高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王溶花,朱國平.我國農產品出口問題探討[J].農業經濟,2011(5):27-29
[2]屈小博,胡求光.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2006(9):108-113
[3]黃祖輝,王鑫鑫,宋海英.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結構和變化趨勢〔J].農業技術經濟,2009(1):11-20
[4]袁其剛.“綠色壁壘”對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建議〔J].國際貿易問題,2005(2):65-70
作者:梁曉東 單位;廣西大學
- 上一篇:快遞業對國內貿易影響實證分析
- 下一篇:國際貿易和技術效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