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創新思路
時間:2022-07-03 09:42:35
導語: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創新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全社會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認識不斷深入。但對貧困地區來說,由于農民基數大、地理交通不便、農業資源匱乏,使得該類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受到極大限制。因此,在新時期,需要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提升農村資源開發精度;創新金融扶貧模式,促進農村經貿發展;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提升勞動力的價值產出,借此促進貧困地區農業結構升級和改善。
關鍵詞: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創新思路;新時代
在我國,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要始終依靠農村的進步,只有實現了農村經濟增長才會實現社會的整體進步。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獲得了極大發展??墒?,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卻未能得到顯著提升,區域間的不平衡問題也長期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區域經濟的協同共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1]。因此,通過多種途徑實現農民收入增長,不僅關系到農村改革與農村經濟發展,還與國民經濟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直接相關。從這個角度講,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一方面要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另一方面,還應創新發展思路,讓貧困地區農村盡快從傳統農業朝現代農業轉變,最大限度的釋放其勞動潛能與經濟潛能。
一、新時代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困境
按照已有的成功經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壯大需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讓生產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同時要最大限度的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主體性與創造性。唯有如此,才會突破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2]。但是,在我國很多貧困地區,不但經濟市場管理體制有待完善、產業結構單一化特征明顯,配套資金使用效率也較低,所有這些都成為新時代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困境。1.配套資金使用效率較低。與城市地區良好的基礎設施配套相比,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就顯得十分低下。比如,貧困地區農村的醫療水平還處于低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的健康水平,繼而對農村勞動力的可持續性產生了消極影響。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配套資金的使用效率較低。雖然資金扶持是貧困地區農村發展的關鍵手段,更是貧困農民擺脫貧困的關鍵保證。但是,在資金扶持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一般會選擇特定的標準,甚至會將大部分資金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這雖然能夠在宏觀層面滿足貧困地區農村大多數農民的需求,可是當地農民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單純把資金打捆使用,不但無法釋放資金的靈活性與針對性,還讓資金的使用和實際訴求脫節,難以真正解決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困境。2.經濟市場管理體制有待完善。雖然自改革開放之后,歷經40年的發展和進步,我國農村社會與市場經濟之間的融合度越來越高。但是,需要承認的是,在很多貧困地區農村,其經濟市場未能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出現了大量農作物產品滯銷,農民無法將農產品帶到市場進行交易的情況,這不但讓農民耗時耗力、效率低下,還明顯抬高了貧困地區農民的農業生產成本,間接消減了農民收入。此外,由于我國很多貧困地區農村的教育較為落后,現代化科技難以傳遞到此類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也難以轉化為貧困地區農村的生產力,加之經濟市場管理體制的完善性較差,使得貧困地區農村的生產模式還十分滯后。3.產業結構單一化特征明顯。在我國大部分貧困地區農村地區,還基本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能夠耕作和利用的土地十分有限。雖然重點發展第一產業(農業)是十分必要的,即便在未來,這種生產形勢也不應完全改變??墒?,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此類單一的農業生產結構已經引發了農作物生產過度的情況,近年來玉米、小麥、大豆價格持續走低就是一個例證。如此一來,產量巨大的基礎物資價格被市場壓低,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無法得到提升。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在國家“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貧困地區農村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扶貧模式還集中在種養殖等農村傳統行業上,這種做法雖然有著天然的優勢,但借此實現減貧、發展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速度勢必受限,如果沒有創新突破,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制約。
二、新時代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在我國很多貧困地區,農村人口基數較大,唯有讓這些地區脫貧才會實現真正的富裕,才會在“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指引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多支撐[3]。通過調查發現,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所遭遇的諸多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技思維和現代觀念滯后、勞動力綜合素質處于較低水平、地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等。1.勞動力綜合素質處于較低水平。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與該地區勞動力綜合素質低下有著緊密的關聯。在我國很多貧困地區,農民對子女的教育雖然也越來越重視。但是,需要承認的是,近年來,我國很多貧困地區農村的農村小學都進行和合并或者撤銷,農村子女教育成為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要么到更遠的縣城就學,要么放棄,過早走向社會,成為只接受有限教育的普通勞動者。對于后一種情況,還有另一種原因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很多貧困地區的農民認為即便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學歷,也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農民脫離了土地和農村,到外地務工或做買賣,使得貧困地區農村的勞動力越來越少。2.地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在我國的廣袤的版圖上,聚集了很多貧困地區。這些地區要么以山地、山脈為主,要么土地較為貧瘠,很多農民只能依靠天氣與地理環境艱難的生存。比如,按照我國有關部門的調查,貧困地區一般會在夏季出現泥石流和滑坡,在冬季出現更多沙塵暴或者暴風雪,所有這些貧困地區農村的地理環境都十分復雜。更為重要的是,貧困地區農村能夠種植的農作物、能夠養殖的家禽家畜都十分有限,加之很多貧困地區農村山地、沙漠較多,平地、平原較少,使得當地農民“支出”了更多額外勞作,這不但影響了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還極大限制了該類地區的經濟發展。3.科技思維和現代觀念滯后。一個基本的事實是,我國很多貧困地區農村的經濟條件都相對落后,而這又會產生“連鎖反應”——對科學技術的應用程度較低,信息和文化領域也相對封閉,農民對科技和現代觀念未能形成較高的認知。而基于這樣的事實,貧困地區農村就難以讓經濟獲得有效發展。比如,在我國部分貧困地區,很多農民還處在文盲或者半文盲的狀態,部分農民的觀念甚至還停留在相對原始狀態,不相信科學、只相信迷信,這種無法跟上時代步伐的思想和行為,是難以讓貧困地區的經濟獲得顯著發展的,也難以借此改變當地農民的生活質量。更為重要的是,基于這樣的事實,即便是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也無法在貧困地區農村得到充分發揮。
三、新時代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創新模式
加快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但要提升農村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更應該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4]。為此,有必要創新金融扶貧模式,促進農村經貿發展,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提升勞動力的價值產出,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提升農村資源開發精度,唯有在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才會實現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1.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提升農村資源開發精度。在我國,貧困人口集中的地區一般都是經濟發展水平滯后、民生事業相對遲緩的貧困地區。此類地區的各類社會矛盾較多,突發的概率較大。因此,在新時代,為了能夠改變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狀況,需要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提升農村資源開發精度。比如,要充分發揮貧困地區生態和文化的獨特優勢,改變其閉塞狀態,將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并借助資金、人才等要素的介入,注重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健康進步。2.創新金融扶貧模式,促進農村經貿發展。在前文的分析中已經指出,資金是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保障,更是扶貧政策實施的主要手段[5]。為此,需要針對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創新金融扶貧模式,促進農村經貿發展:(1)構建針對貧困地區農村的金融政策扶持體系,注重對該類地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借助相關產業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確保貧困人口能夠盡快實現脫貧;(2)為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性保障,將產業優化視作地區發展的支撐,并在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實現農村與城鎮的協同進步;(3)活化貧困地區農村各項資源,為經濟發展提供資源保障。比如,可以將土地流轉資金轉化為農民增產增收的持續性資源。3.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提升勞動力的價值產出。在新時代,貧困地區政府部門應該更加重視農村基礎設計建設工作,通過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對貧困地區農村開展實地考察和研判,然后按照不同地區的貧困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經濟發展政策。比如,政府應該加強貧困地區農村通訊設施的建設工作,借此提升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同時,政府部門應按照貧困地區農村的發展實際,注重對勞動力素質的培養工作,以此提升其價值產出。只有這樣,才能為貧困地區農村的經濟發展聚集人才或者勞動力優勢,基礎設施建設和先進生產技術的應用才能得以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林彩云.精準扶貧與農村貧困地區經貿的發展[J].農業經濟,2017(6):21-22.
[2]翟播.西北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路徑的若干研究[J].經濟研究,2017(9):182-183.
[3]歐陽勝.貧困地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研究——基于武陵山片區的案例分析[J].貴州社會科學,2017(10):156-161.
[4]楊祥祿,侍慧宇,李華.農村人口結構特點與推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農村經濟,2017(4):90-92.
[5]王舒,李旻,催麗麗.農村人口“老齡化”特點及對策分析——以遼寧省為例[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29-31.
作者:曾靜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
- 上一篇:基層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研究
- 下一篇:商貿流通體系激活農村經濟研究
精品范文
10貧困生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