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學點改革創新思考
時間:2022-04-21 10:13:54
導語:農村教學點改革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點多,這是我省農村義務教育的一大特點。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和教學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省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合理調整學校布局,農村教學點有所減少。但由于我省境內山高坡陡,河流縱橫,地形復雜,交通不便,廣大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為確保邊遠山區的孩子都能依法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一些農村教學點不能撤并,還須長期保存。
教學點雖不能全部撤并,但教學點的存在又對農村教育帶來一定影響。首先是地處邊遠、條件艱苦,教師派不進,留不住,在教學點任教的多為當地“民轉公”教師或代課人員,往往年齡偏大,知識老化,教學水平不高。其次是學生不多,公用經費總量小,教學點資金緊缺,教學設備簡陋,辦學條件差。第三是教師少,有些是一人一校,教學點課程難以開齊,教學存在較大的隨意性,教學質量偏低。第四是山水阻隔,交通不便,教學點多為農村教育管理的盲區,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難點。
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位學生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要求。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加強教學點管理,克服當前教學點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強教學點管理,辦好農村義務教育就必須進一步改革農村教育管理體制。在堅持“以縣為主”,加強縣級統籌的同時,要切實落實鄉級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工作職責,發揮鄉鎮中心學校的指導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實行教學點掛靠村完小,作為村完小的延伸教學班,人、財、物由村完小統一管理。鄉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鄉鎮教育工作的領導,認真履行教育工作的職責。鄉鎮中心學校要加強對轄區各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與指導,成為本鄉鎮師資培訓中心、教研教改中心、信息傳遞中心、圖書資料中心。對鄉鎮中心學校的評估,要抽查轄區內村完小,看其是否發揮“中心”的指導和輻射、帶動作用;對村完小的評估,應當包含其延伸班級,即所掛靠的教學點。
實行教學點掛靠村完小,成為村完小的延伸教學班,是辦好農村教學點的重要舉措。具在方法為:一是教學點任課教師由村完小統一安置,同培養培訓、同考核、同獎懲,從而有效解決教師派不進、留不住問題,有利于師資水平的提高;二是教學點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研教改、質量監測等由村完小統籌安排,這有利于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三是教學點辦公經費由村完小統一核算,教學設備、設施統一由村完小配備,這能有效克服資金不足,辦學條件差的困難,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為全面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整體辦學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使廣大農村孩子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義務教育,我們應當加快改革、創新,加農村教學點管理,努力辦好農村教育。
作者:廖錦工作單位: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 上一篇:農村教學中的困惑研究
- 下一篇:農村課堂班班通教學思路